广谈大湾网

【珠海文化】珠海习俗 珠海历史文化 珠海民俗风情概况

2024-1-5 09:43:32 20421 0

[复制链接]
你是我此生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1-5 09:43:32 |阅读模式

你是我此生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1-5 09:43:32

珠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璀璨历史文明,自古就是岭南文化重镇之一,尤其近代以来,中西交融、多元包容、开拓进取,鹤舞、装泥鱼、水上婚嫁习俗、飘色、沙田民歌等文化,形成了珠海独特的城市文化。下面本文的小编盘点珠海的传统习俗、民俗文化、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带大家了解珠海这座魅力城市的历史文化。
120ab6f7dfad6115b481d92b94adf7f8.jpeg
民俗文化
地方方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人口涌入该市,珠海形成了有粤、客家和闽等多种方言,但以粤语为主;香洲区使用的是石岐话,与广州话相近;斗门与金湾区通用四邑方言;沿江地区使用疍家话。另外还有使用中山闽语和客家语。

短语/俗语:猴赛雷一好厉害,点解一为什么,做咩一干什么,冇野一没事,几多钱一多少钱,早晨一早上好,早唞一晚安,便止一哪里、边度,唔day一不知道,hie饭一吃饭,hiang歌一听歌,CUT劲一厉害,返企一回家,翻管一回校等。

节日文化
珠海虽然建市不久,但是同样拥有中华民族普遍的春节、人日、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且在传统节日活动上也有其自身的民俗特点,如人日这天,家家户户捶床打门,以消灾驱邪,并在庭院煎食饼。此外珠海还有四大音乐活动,分别是每年4月、9月在南屏北山村举行的“北山音乐节”,每年5月举行的“珠海大学生原创音乐节”,每年10月在情侣路海滨泳场举行的沙滩音乐派对及每年12月在珍珠乐园举行的木马音乐节,及自2007年起,每年元宵节先后在九洲城前的九洲大道和斗门井岸举行隆重的民间艺术巡游。

嫁娶文化
现代珠海结婚习俗:开厨、冲新、行 茶、找红鞋、洒"福禄米"、摸糖果、孩童踩新床、心抱茶等。

现代珠海市结婚流程:男方去女方家下聘礼、登记领证、筹备婚礼(订婚宴/婚车)、迎亲、敬茶、巡游、出门与入门、心抱茶 、婚礼、三天回门。

饮食文化
珠海是座移民城市,来自大江南北的人给珠海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千差万别的饮食文化。珠海三面环海,海鲜是珠海的传统菜式,但珠海的菜肴风格类似深圳,以粤菜为主,兼收潮州、湖南、四川、东北、中原、西北菜系等各地风味,体现了珠海餐饮文化的包容性。

珠海名吃:银坑叠石蚝、孔雀鲍鱼、秘制重壳蟹、万山对虾、豉油皇白鸽鱼、鲍汁扣横琴蚝、秘制赖尿虾、金汤对虾、花雕鹅肝重壳蟹、虾米糍、唐家湾茶果、斗门艾饼等。

传统戏剧
珠海粤剧
珠海是个侨乡,有深厚的粤剧文化根基,清代以来广府人家祠堂打醮请“大戏”,水上人家“天后诞”请红船来做“大戏”。曲艺社、八音队和业余粤剧团适时生存,此起彼伏。唐家湾诞生了著名粤剧艺术家唐雪卿、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珠海粤剧团自1962年创办以来,经过曲折发展,曾创作演出《莲池仙影》、《一代情僧》、《秦宫冷月》、《伶仃洋》四个剧目,剧团人才辈出,培育出姚志强、赖琼霞两位粤剧名伶,他们曾获中国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殊荣,在粤港澳艺术界声望甚高。

手工技艺
横山鸭扎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它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同时也是珠海市著名美食,享誉珠海及周边城市乃至港澳地区。“横山鸭扎包”是个统称,它包括鸭脚包,鸭下巴包(俗称鸭下铲包)和鸭翼包,均是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的。2013年12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家拳
荔山佛家拳的特色是注重实战,讲究基本功的训练,内外结合,强调下盘马步稳固,有学拳先站三年马的师训,与咏春、蔡里佛等拳种相比和服特色。佛家拳由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多种功夫于一体,然后又尽可能简捷的方式表现出来,尽管它有很多拳力刚猛、动作迅捷的技术动作,同时也有动作舒缓、柔和、用力阴柔的技术来提高练者的内功和内力。刚柔结合、内外兼修的独特之处。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药
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疗法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为诊察手段,强调审证求因,因人而治,因病而治,因经络而治。推拿的手法有推、拿、按、摩、滚、捻、抄、搓、缠、揉、摇、抖十二法,其中一指禅推法是主要手法。这种推法与一般文献记载所称的“推法”的动作完全不同,有其独特操作方法和功法锻炼要求。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音乐
沙田民歌
斗门沙田民歌采用带有沙田地域口音及语汇的广州方言歌唱,有咸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叹情歌、木鱼歌等,都采用无伴奏清唱的形式,不需要很高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只要掌握了歌调,有一定的机智才能就能歌唱。沙田民歌采用无伴奏清唱的歌唱形式,不运用乐器伴奏也不使用任何道具辅助。2007年5月,沙田民歌被列入斗门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对歌会
唐家湾镇鸡山村的中秋对歌会,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村民分为东西两队进行对歌,其内容为唱山唱海唱家乡,唱人唱事唱历史,劝人向善,教人自强。东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江海——鱼虾大汛,西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收成——五谷丰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鸡山村人。此风俗于抗战时衰落,“文革”时中断,2007年得以恢复,2009年3月23日公布为珠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舞蹈
三灶鹤舞
三灶鹤舞是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独有的一种仅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传统舞蹈。民间素有白鹤象征长寿的说法。鹤舞也是三灶村民给60岁以上老人拜寿,为30岁以上村民祈福的一种礼仪习俗。据传,该舞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鹤舞的白鹤造型生动逼真、舞姿优美,形象地将仙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休息、嬉戏、归巢等生活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表演时,以锣鼓伴奏,间唱吉祥的“鹤歌”,场面显得欢快、热烈、祥和。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化
斗门水上
婚嫁习俗
在珠海斗门流行着一种独特的水上婚嫁习俗,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的一些习俗通过婚嫁关系辐射到中山、江门、佛山等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水上婚嫁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主要内容包括“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拜堂”、“回门”等。整个婚俗与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的“花船迎亲”,向“船太公”、“海龙王”敬拜等内容均明显带有“水”的特征。在水上婚嫁习俗中,沙田民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整个婚俗的有机组成部分。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装泥鱼
习俗
装泥鱼是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技艺,最早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在虎山村、荔山村、马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石狗村尤为兴盛,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装泥鱼技艺主要有制作渔笼、制作渔篓、制作泥板、捕捉泥鱼四道主要程序,具有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和性别差异性的特点。这一传统技艺祖祖辈辈相传至今,家喻户晓,生动地记载了一个地域活态的传统技艺发展历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乾务飘色
飘色是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珠海乾务镇人)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乾务飘色多取材于民间故事,造型奇特,制作工艺精致。至今保留人工抬色的传统,每队飘色均辅有领路牌、罗伞、护色等,阵容庞大,色彩夺目,观赏性强。2007年6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文化
海洋文化
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

度假文化
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

休闲文化
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在青山绿水间沿着海岸曲折蜿蜒。阳光、沙滩、温泉、山峦、海岛,珠海的自然景观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把珠海作为自己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心旷神怡的感觉,总让人们对珠海流连忘返。

酒吧文化
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今年,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

沙滩文化
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已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珠海人在月下的海滩踏浪弄潮、篝火野炊,好不惬意!而每年一届的沙滩音乐派对,更仿佛盛况无比的海神节。

生态文化
珠海高度注重生态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全国最大的海岸滩涂湿地保护区、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全国罕见的水松林保护区、全国惟一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平添了珠海的生态魅力。而横琴岛上依山临海的深井村,更因草木葱翠、空气清新,被珠海市确定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点”。

建筑特色

传统民居
珠海现存的村落房屋都是近代及民国时期所建,最早也不过为明代建筑遗址,上世纪80年代之前,大量的民居仍然是人们生活和及居住的场所。在珠海传统居民建筑的主要形象都是以建筑本身的材质、色彩、功能自然地表现出来。房屋多为灰瓦、墙面多为青砖,门窗为原木材质,配以花饰或彩色玻璃,在建筑的主要部位予以重点装饰和点缀。总而言之,珠海传统建筑无不见证了珠海的历史遗迹,体现了珠海的时代特征。

宗教文化

宗教概况
珠海与广东其他地区一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在珠海地区也广泛被移民及土著居民所接受,且以妈祖圣庙为地方特色(含澳门)的海洋文化也流传甚广。今天珠海峰峦叠障的凤凰山,秀色欲滴的板樟山,云雾缭绕的黄杨山上仍有各类庙宇分布,素有世外桃园美誉的竹仙洞,仙山身动的白莲洞,仙气荡漾的灵岩洞,炊烟不绝的香炉洞更是各种宗教的集大成者,体现了珠海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兼容,开放和开发,本土与特色。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23

帖子123

积分810

图文推荐

  • 澳门必买清单:本地人推荐の特色手信!

    澳门必买清单:本地人推荐の特色手信,整理了一波

  • 9款农家特产大赏!长白山猴头菇等超绝!

    你有没有试过在城市里忙碌了一周,周末就想窝在家

  • 春季摆摊必看2种爆火小吃配方,错过拍大腿

    一、炸蘑菇配方 商用技术配方: 一、裹粉制作材料

  • 珠海·接霞庄

    珠海随手拍——接霞庄。珠海城中同样有我们喜欢众

  • 你的蜂蜜来自这里,白色花序似白花紫藤

    天津到处都是刺槐树。 刚到天津,从地铁站出来,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