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切痛苦之源”
有一个来访者,30多岁,接受过良好教育,做着一份高薪工作,她的人生看似足以令很多人羡慕。 但她却终日活在紧张和焦虑中,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不论怎么努力,我始终都觉得妈妈对我不满意,没有做到十全十美。” ☞所以,不舒服了,她也要咬牙忍着去工作; ☞对所有人都谦和,照顾别人的感受,唯独不能考虑自己。 这其实就是深深的不自信,她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以苛刻的方式严格要求自己: “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能喊累,喊累让人很讨厌。”“也不能哭,哭是没有出息的。”“能者多劳,不能让别人失望。”“……”
不管自己做得有多好,这些声音就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提醒她「你还不够好」,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类似「自卑」的情结: 很少主动说话,不敢为自己提要求; 害怕成为焦点,不敢承受他人的注目; 即使不愿意,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不”; 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努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仿佛自己只要活着,就必须满足别人,为他人提供一些价值,以此来收揽喜欢和认同,否则就会像是欠了别人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早已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依然不快乐。 即便在体验到为数不多的快乐时,那挥之不去的自卑感也会自己跑出来,提醒自己“我不配”。 于是,人就陷入「不够自信—拼命优秀—我不值得—彻底否认自己」的怪圈,痛苦不堪。
真实的自信,源自于爱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自卑,跳出怪圈,真正活出自信呢? 武志红老师提到: 真实的自信,只能源自于爱,而不是条件有多好;
特别以条件好自傲的,可能内在都有一个虚弱的小孩,或者被抛弃的婴儿。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自卑”还是“自信”,都跟我们的「全能自恋」有关。 全能自恋是指婴儿原初的心理,它的逻辑是,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念头而运转。 而自卑,是自恋发展受阻的一种表现: 一方面,拿全能感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完美得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另一方面,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使所有人满意,这会让我们受挫。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优秀卓越症、强迫症、归罪论、阴谋论、诛心论等等,其实都是自恋发展受阻导致的。
“自恋”这个词被诠释多遍后,我们很容易忘了它原本的样子,也忽略了“自恋”其实每个人都有。
如果无法发展出健康的自恋,这些问题将一直缠绕着我们: 对自己: 过度渴求完美; 害怕质疑,只爱赞美; 过度拖延,执行力不足; 无法享受当下;
对亲人:渴望亲密,无法深入;控制欲强,容易暴怒;压抑想法,沟通困难;
人际交往:唯我独尊,嫉妒、敌意;缺乏同理,无法深入交往;过度在意外界评价;过度归罪他人……
武志红说,自恋是人的根本属性,一直谈自恋,并不是想说,自恋是错的。
而是要去认识它接纳它,毕竟作为生命动力,需要的是疏而不是堵。 看到、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自恋,是解开很多乱局的关键。 全能自恋这个话题,是武志红老师非常受欢迎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受欢迎,是因为这些内容戳中了大家的心: 一开始觉得,啊,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后来发现,哎呀,说的不正是我吗!
来源|武志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