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儿子在小区玩泥巴,玩得浑身上下都是泥,连裤衩都脏了。 她一看火就上来了,气得不轻,当场吼了他一顿:“你看看你自己,跟个小泥猴似的,你知道有多难洗吗?你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 可没过多久,孩子又凑到她身边,搂着她的胳膊,说:“妈妈,我想让你抱我。” 晚上睡觉,还一头钻进妈妈怀里,一边搂着她一边睡着了。 宝妈忍不住笑着问:“这孩子,被我吼成那样,咋一点不记仇呢?” 你吼孩子、骂他,他当时哭鼻子,可过一会还是要你抱,还是缠着你不放。 一:孩子的心,就像一块“海绵” 可你一看孩子,哭着哭着,过一会就好了,还凑过来想跟你玩,一点都不像记仇的样子。 但其实,你吼他的每一句话,骂他的每一个表情,他都像海绵一样,吸进去了,一点不漏地吸在心里了。 孩子不像大人,不会反驳,也不懂得还嘴,更不会讲道理。 他记不住你的话,但会记住那种“被嫌弃”“被否定”的感觉。 你说他不记仇,其实他只是——不会表达“我受伤了”。 二:他不是不在意,而是“太在意了” 一次孩子没考好,她当着同学的面吼他:“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可有天他跟在小区跟同伴说:“我有时候真的不想回家,我妈妈要是能常抱抱我该多好。” 你看,孩子不是不知道“委屈”,也不是“皮厚”,他只是太在意你了,怕你真的不要他了,所以才选择假装没事。 而你的一句狠话、一个冷眼,有时候能让他记很久很久。 有个三年级的小女孩,被妈妈骂“你这猪脑子,肯定是当时我抱错了”。 她嘴上说“我才不信”,可晚上却偷偷问奶奶:“奶奶,我是妈妈抱错的孩子吗?” 他们觉得,不管怎么闹,怎么哭,你都不会真的不要他。 三:被吼大的孩子,长大会变成“没自信”的大人 可能有人会说:“我小时候也被打被骂,也不是一样长大了?” 这就是小时候留下的“印子”。不是身上的,是心里的。 我们上一辈人,吃过的苦多,讲究“打是亲骂是爱”,可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 他们接触的信息多,心思也细,一句“你真笨”,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不敢相信自己聪明。 孩子每次都吓一跳,眼泪含着,就是不敢说话。后来老师反映:“这孩子特别胆小,上课从不举手。” 而那些动不动就“吼”的大人,往往养出的,是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他们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最后连“做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四:忍不住想吼时,试试这几招 特别是有的孩子调皮,不听话,一天到晚鸡飞狗跳,哪个大人能永远保持冷静? 但咱可以学着少吼一点。吼之前,先做这三件小事,没准,我们就忍住了: 闭上嘴,数“1,2,3”,这几秒,够我们理智回来一半。 比如:“你怎么又不听话!”可以换成:“你是不是太累了,注意力不集中了?” 这不是让我们纵容,而是我们语气一换,孩子反而更听。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对不起”,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情绪处理。 你可能不会讲大道理,但你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能影响一个小小的心灵。 文章来源于佑子爸爸育儿,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