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成长经历简单归纳一下是这样的(用第一人称叙述): 从四年级开始,经历我小学的第一个奥数班。那时奥数成绩逐渐成为海淀区重点中学选拔的关键。 五年级时,我妈担心我不能顺利进入某重点附中,就想再多几个学校保底,一下给我增报了7个奥数班……等于每个目标学校的“坑班”都占上了。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委屈,因为我根本就没时间玩儿。我妈也特辛苦,特焦虑。
后来她发现这样太累,便放弃了几个班。除此之外,我还参加过迎春杯、智慧杯等奥数比赛,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最终被某重点附中点招,然后我被编入初中实验班。 班里每次考试排名都有很大变化,且采用末位淘汰制,压力巨大。一旦被淘汰,耻辱感非常强。 老师常给差生压力:“你们这些后面的差生都给我留意,到时候淘汰你们,别怎么着……”让我觉得很压抑。 那时我常怀疑自己,不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找到自信。后来知道我们初中两个实验班有两名同学在大学自杀。虽然学校开设了最早的心理健康课,但无法改变教学环境带来的问题。 普通班氛围轻松,老师管理较松,我开始变得叛逆。很多时间看闲书、听摇滚,还结识了笔友,与同学一起探索其他出路。 高三我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想做记者,最后考上首都师范大学,没考上妈妈期望的学校,我却特别开心。 大学期间,我尽情享受自由,组乐队、排话剧、做调查,彻底脱离父母期待。 我用我的行动,一点点把他们的预期给拉低了,最后拉低到他们不同意也没办法的地步。 毕业后第一次恋爱,找了个没上过大学专门搞音乐、在我父母眼里什么也不是的A君。 与其说我觉得和A君特别合适,不如说我特别想跟以前的生活方式一刀两断,想脱离那种被父母管理,被父母规划、认可的人生。 就这样,从15岁开始,我一路叛逆,一直叛逆到了快30岁。 后来我遇到现在的先生,成为母亲。目前我的孩子在海淀区普通小学就读。 我不想让孩子重复我的“鸡娃”经历,因为我深知,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无法完全掌控。 我女儿钱小雅的小升初比讲述者晚了20年,这里面依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好在我们明白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一心巴望她成为什么牛娃。 看完这个典型“鸡娃”经历,我主要想的是: 一、人能不能成事,最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绝对不是父母规划出来的。 尽管被严管高压的孩子,小学阶段具有成绩优势,是普遍现象。 但像这家妈妈一样,为了娃上个所谓好学校,给她报8个奥数班,肯定是严重过分了。父母一心巴望女儿成为人中龙凤,被外面大环境牵着鼻子走,忘了或者压根儿不懂人的成长规律。结果是,孩子是被鸡进了所谓牛校,但她最终还是会回归她本来的状态。 二、凡是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学校,毫无例外,都是有毒的学校,把孩子不当人的学校,利欲熏心、一心一意创名牌的学校。这样学校的校长绝对不是好校长,你出多少清北生也不会成为教育家,哪怕这学校成为宇宙中心名校也不行。 我认为,像李长铭、李希贵、唐江澎那样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因为他们懂得教育规律,眼里有真实的孩子。 凡是从小被管得过严、被逼太紧的,青春期比其他孩子具有更加强烈的叛逆现象。自述者说“从15岁开始,我一路叛逆,一直叛逆到了快30岁。”弯路不算短啊! 我恭喜那些叛逆孩子的家长,这样的孩子表面上反抗你们,他们反而不会走上绝路,因为他们通过叛逆在排毒,排家庭和学校错误教育的毒。 反观那些不叛逆又身心健康、动力十足的孩子,成长道路一般没发生大问题。 文章来源于 梅拾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