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
而是父母的修行 爱是一种本能 但高质量的爱 需要不断的自我成长
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幼儿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应当放下手机,尽量多陪伴孩子,多多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与学习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父亲经常待在一起的儿童对环境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功能,出现问题行为的情况也更少。父亲与孩子相处时开展的游戏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孩子们的童年会因为爸爸们的陪伴更精彩、更幸福、更完整。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学前的孩子们学习的一大途径就是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因此,要想成功教育自己的子女,父母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果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家长们首先应该注意一下,是否是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处了什么问题。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好,对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糟糕,对孩子的教育就可能失败。那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定位自己。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有自己的使命,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完成使命,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做“裁判”,应该努力让孩子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起到“啦啦队”的作用,让孩子树立起信心。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鼓励孩子向好发展。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迫不及待地充当起“法官”,对孩子的行为评头论足,这样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父母要积极地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否则什么都无从谈起。了解孩子的第一要义是要维护其尊严和权利,成为孩子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父母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那样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其内心的需求,而且,始终将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作为唯一宗旨。
人们往往通过他人的反馈而认识自己,孩子也一样,孩子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时,父母就要发挥“反馈”的作用即“镜子”的作用。 不做“驯兽师“,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通过和父母沟通来解决问题。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认清自我,提高自我意识。
当今社会,由于父母工作较为忙碌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隔代教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那么隔代教养这一现象究竟是好是坏呢?
首先,不少长辈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并且他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的问题,知道该怎样处理,这是隔代教养的好处。
然而隔代教育也同样容易形成溺爱。很多爷爷奶奶常常因为自己年轻时没有条件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想方设法地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这种做法则很容易导致“隔代惯”。同时,老一辈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也会造成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隔阂,使孩子难以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克服弊端, 从而帮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一、祖辈家长和孩子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的思想认识应统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二、祖辈家长要善于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三、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四、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线,要爱得适度。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教育在无形中发挥作用。家长不能如同权威一样高高在上,用审视和挑剔的眼睛看孩子;要和孩子在同一水平面上,与孩子平等相待,让他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文章来源于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十八幼儿园。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