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高质量陪伴,结果把娃养废了?看完真相后悔了

2025-8-21 17:38:54 212 0

[复制链接]
等风初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8-21 17:38:54 |阅读模式

等风初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5-8-21 17:38:54

上周日,闺蜜扬言必须要把娃送我家寄养几天,回炉重造一下。
起因是她为了“避难”,不想带娃,要约我。
而C爸医院值班,我一拖二,实在不便跟她赴约。
可她一看就是有槽要吐不想等,索性,就约到了我家,方便我带娃。
她来我家待了一日。
我们聊天、喝茶、一起做了午饭吃,反正不慌不忙的过了一天。
近距离观察俩娃在家的状态,
她不理解,为什么CC和DD能自己玩那么久。
当然,前提是刨去一半俩娃鸡飞狗跳吵架要我断案的时间。
不吵架的时候,俩娃要么各玩各的:
  • DD搞一堆小恐龙打架。
  • CC搞一堆毛绒玩具过家家。

4e0341270a04c36b9b49a512318d237d.other
要么一起玩过家家,当然也可能合伙式拆家。
要么一起下楼玩:
  • 可能跟各自的朋友玩,也可能俩人一起玩。

dc17c64a47d89e4297a9f036703b650d.gif
她问:你家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喊无聊,为什么不会一直嚷嚷要去淘气堡、为什么不会一直要手机?
他们怎么能,就是简单的——玩?
我:不然呢?
小孩子除了玩还能干啥?
她说:
她之所以想逃离,就是觉得太烦太累了!
娃在家,她根本闲不了一点。
不是找你要钱买个零食玩具,就是要手机看视频,不然就一直喊“好无聊啊、好无聊啊”。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要求,他整个人就会非常烦躁,一言不合就发脾气。
你想让他自己安静找点事做,根本不可能。
所以我要么一直买买买,要么绞尽脑汁带他去各个淘气堡、游乐园。
其实,不只一个人反映过孩子们的这种状态。
尽管这届孩子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和娱乐活动,但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容易感到空虚。
他们好像越来越忍受不了“闲”,更遭不住无聊。
需要更高浓度的陪伴,需要更新鲜的刺激。
  • 周末空下来, 你不带他去个游乐场啥的,他在家就坐立难安。
  • 放暑假了,你不给他玩手机,他就无所事事,缠着你陪他。

咱们小时候泥巴都玩的很开心,这届娃各种买买买、各种高大上还不满足。
以致于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消费型快乐”,认为“糖衣炮弹”的消费型快乐,是让中产子女堕落的陷阱。
但我觉得重点并不在于消费与否,而在于“快乐”的类型,要内外兼修。
如果孩子的快乐,只来源于外部投喂,自己丝毫没有内在创造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就不是好事。
说起来我们小时候,快乐来的确实那么简单,一块泥巴能玩半天,一个娃娃能演绎各种场景。
出去田地里跑一跑都感觉自己是自在的鸟,狂野的风。
但现在的孩子看自然风景祛魅,对人文建筑无感,对历史更是懵圈,唯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手机、零食和游乐园了。
我闺蜜就说她办了各个室内外游乐园的会员卡,每天轮换着带孩子去玩。
孩子在家你就得一直陪玩,要么就得看手机,还不如带出去玩,花钱买清净。
并不是我们小时候更美好,或者说现在的孩子内心太贫瘠。
而是新时代下,孩子享受的都是“外部投喂型”快乐。
比如花钱体验新鲜的事情、买新的玩具、打卡不同的游乐园,还有像手机游戏、短视频等。
一旦外部刺激消失,体内多巴胺水平会下降,就会感到空虚。
也因此,很多孩子一无聊,就容易烦躁。
这种“愉悦感”因为得到的太轻易,所以脱敏的很容易。
  • 以前看一集动画片就行,现在手机刷一上午都觉得不够;
  • 以前买一个新玩具可以玩好几天,现在快递盒拆完快乐就“过期,每天不花点钱买东西就浑身不自在;
  • 以前大人没空陪,自己捣鼓个东西就能玩半天,现在自己玩不了一点,随时随地要大人陪;

依赖了外部投喂型快乐的孩子,TA自己无法内在创造多巴胺,也就是TA内在创造快乐的能力萎缩。
外部投喂的快乐虽然快乐,但不会一直快乐。
当快乐的阈值,被无限拔高,能调动的投喂消失,孩子就会陷入一种“空虚”、“烦躁”的快乐无能的状态。
除了物质上的,还有一个更隐藏的,就是我们这届父母在过分追求“高质量陪伴!
其实,孩子根本不需要“一直”高质量陪伴。
努力给娃每一分钟都塞满快乐,反而可能会害了他!
现在很多妈妈都特别焦虑,总觉得自己陪伴时间不够、质量不足。
每天变着法儿的燃烧自己,温暖娃!
  • 有多少人下班回家不陪娃玩,自己待一会就觉得有愧?
  • 周末放假不带娃出去玩,就觉得是浪费时间?
  • 平常更是各种亲子游戏、早教游戏轮番上阵,就为了给孩子最高质量的有效陪伴?

但真相很扎心,在育儿上越努力的家长,孩子可能越难带。
陪得最认真的妈妈,最后可能会养出最高需求的娃。
不是说,高质量陪娃不对,而是说高质量陪伴也需要“度”。
你可以高质量陪伴,但不能一直都高质量的陪着。
因为这样会一不小心拉高孩子快乐的阈值,而且我们过于努力的介入,还破坏了一个孩子正常的创造空间!
无聊才会进行自我探索,“无聊” 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刻。
人只有无聊了,才会主动思考:我能干点什么?我该干点什么?
在无聊中创造快乐,是每一个小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
95483637b9da5692ebd1f85a09eff654.jpeg
她可能拿自己的几个娃娃过家家,可能拿积木搭一个小城堡,或者坐在阳台上观察窗户外边停着的一只虫子。
孩子开始会想象了,每个娃娃都有自己的名字,城堡是小动物们的家,虫子爬的轨迹原来也有规律。
去游乐园很开心,到公园捡不同植物的种子\果实,再用这些种子做一幅画也是快乐;
去超市选玩具很开心,组织家中玩具总动员,也很开心。
消费型快乐很开心,创造型快乐也很开心。
5ee59b82a89278c4e29af5e480763df9.other a8cd7c717078e154f7c7d06f3a71d7e7.other
如果孩子离开家长的陪伴,根本不会玩,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机会学习独处,没学会自己创造快乐。
所以,咱不需要一直围着孩子转。
你可以休息!也可以偷懒!
每天给孩子一段“无聊”的独处时光,你省脑子,娃长脑子!
怎么做?
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想要消费一下子,或者看会手机、玩会游戏,咱都强硬拒绝,硬要孩子自己玩。
而是要徐徐图之,慢慢引导。
1、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很多人都看不得孩子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一看孩子闲着,就总想给TA安排点啥。
而一个被安排地满满当当的小孩,大脑就像塞满的硬盘,哪还有空间去“创造”新文件?
我们一定要允许孩子独处、无聊和无所事事。
要知道,无聊的尽头,往往是兴趣的起点。
只有孩子在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他才会想“我干点什么好呢?”,发掘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留一段时间,给娃自由安排,绝对的自由。
想玩什么玩什么,哪怕是发呆、乱涂乱画都无所谓。
完全自我主导,孩子才能发掘自己最原始的兴趣,激发最初的创造力。
我们家的娃们,好像永远有玩不完的游戏。
任何身边的玩具、工具、都可以变成他们的道具:
7735b9201dd2c6e1874d6dc4d3106fc4.jpeg
有些人会问,可我的孩子根本不自己玩怎么办?
这就需要咱们下一步了。
2、带孩子体验多元化的快乐
当孩子不能忍受空闲和无聊时,不要着急给他打开电视、平板,刚开始父母可以多提供一些思路:
可以买一些手工材料放家里,比如彩泥、过家家玩具、折纸等;
377d3ddbda2013082e323d6b00114b5d.jpeg
可以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比如纸壳子、泡沫板、竹签子等做汽车、机器人、扇子、花瓶,用不T袖做包包等;
9cd736f83de1c1482a6157bd4e0ee165.jpeg
也可以陪孩子自己用积木、磁力片搭城堡,里面涉及到不同的房间和区域;
fb24f0a09a5419e36a860717615567a5.png
用彩泥做一些小动物、装饰家里的盆栽等;
463874b32d597da9bbf0c1e9905cd399.jpeg
还可以带着过家家的玩具,去外边就地取材用花草过家家等。
0b2c0bb00fc0f22ed71b5ca86294974b.jpeg
还可以试着用树叶铺一条水渠;
a41a2f9568463458b69046003260f05b.jpeg
你先给孩子打开思路,让孩子明白“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慢慢地就可以放手孩子自己去玩了,咱就不要再插手了,只需要在娃需要的时候,上波儿情绪价值:
  • “你这只小鸟做的也太特别了,像是动画片里飞出来的”

  • “你搭的这个城堡也太酷了吧,有卧室、有露台,还养着小狗和鸭子?你怎么想到的?”

0591287f0699ffdc2cad6fd1822eca1c.jpeg
自己随心所欲地玩耍、创作,还能被家长认可和喜欢,哪有孩子能拒绝?
有的只是喜欢插手和怕孩子无聊的大人罢了。
8e603586c4a4fc275780155278da15ac.other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既当快乐的“供应商”,更要当快乐的“引路人”,
当“享乐主义”成了主流,我们越应该帮助孩子可以忍受“慢下来”。
因为能享受无聊、能创造快乐的孩子,才拥有真正的快乐自由。
来源|CC爸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中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8

帖子68

积分386

图文推荐

  • 秋葵炒肉片,秋葵青脆肉嫩滑,美味又保健

    秋葵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是一种营养保健

  • 时间表提前出炉!下个月一定要来澳门赴一场

    第33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即将于9月上演五天合

  • 夏天除了豆角茄子,这道菜也要“可劲吃”,

    夏天除了豆角茄子,这道菜也要“可劲吃”,实惠美

  • 家庭自制烧鸡,熟烂离骨,香味浓郁,做法简

    鸡肉是人人都爱吃的美食,鸡肉的做法虽然众多,

  • 以人格化魅力让羊城八景获得“永生”︳街谈

    8月3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结果揭晓。 彰显广州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