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肇庆拥有众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蕴含丰厚历史底蕴的古村落。
它们分布在西江、绥江两岸,或隐匿于山野林地,或镶嵌于沟壑江河,或具唐宋遗风,或有明清神韵。这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村落12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4个、肇庆市历史文化名村26个。
△图源 | 封开发布
无形的文化承载了一座城市厚重的回忆,而有形的建筑赋予文化特殊的韵味。这一期让我们走进肇庆,探寻留存至今的古村落,聊聊那些在漫长岁月中,留下痕迹的时光。
01神秘古村,高要黎槎村
△图源 | 高要发布
位于高要区回龙镇的 黎槎八卦村,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清朝中期曾进行过重建、扩建。
△黎槎八卦村 | 苏科伟 摄
村子根据《周易》中的 卦形排列, 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 呈圆形分布, 一座一排一圈, 玄机重重,风格独特, 颇具岭南韵味。
最巧妙是八卦构造:整个古村呈大围屋形状,古屋、村道分布走向状似八卦圆形。
最魅力是大儒文化:“十里一坊”的里仁思想与古朴典雅的门楼,闪烁着儒家思想悠远的光芒。
最古意是石板深巷:99条巷道,15条主巷、84条横巷,在深幽与回环中写满浓浓的古意。
02古艺非遗,四会扶利村
△图源 文明四会
位于四会贞山街道的扶利村, 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 扶利村人依然沿用着 1900多年前蔡伦发明的造纸手法, 其原始工艺保存了 古代造纸术的精髓。
△古法造纸非遗传艺人张熀元 | 图源 四会发布
张熀元是肇庆“古法造纸”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呼其“八叔”。他出生在扶利村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法造纸世家。
张氏大宅
△张氏大宅 | 图源 文明四会
张氏大宅始建于公元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主屋和炮楼组成,主屋三间三进。近年来,扶利村将张氏大宅综合利用改造成我市“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展馆,以供八方游客前来参观,古法造纸、张氏的家风家训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03诗词古镇,德庆金林村
△德庆金林水乡 | 徐汉初 摄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的 金林水乡, 从隋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是古代德庆的四大名乡之一, 也是一个富有诗意、 有“诗词小镇”之称的古村落。
△德庆“天地同流”民居 | 图源 德庆文史
《过金林岭头》 ——德庆 谈金清 榕盖高台湖水平, 远闻朗朗读诗声, 无人超市西山景, 岭上相思最有情。
朴素的“无人超市”
形成于清乾隆年间的“无人售货市场”传承至今,在店铺门侧或自家墙上挂着竹篮,里面装着蔬菜和其他物品,竹篮上绑着一个竹筒写着价钱,需要自付自取。
△金林“无人售货”集市 | 图源 遇见德庆
孔家巷
相传当年孔子第58世孙南下,看中金林的秀丽山水并住下。孔家巷保留着许多儒家文化传统的特色,很多厅堂都有家训、警句和治学格言。
△金林村巷 | 图源 德庆发布 04灵秀乡野,封开杨池村
△村民们在秋冬晒柿子 | 图源 封开发布
位于封开县罗董镇的杨池古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因其完好保留了数十座古屋,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有着“岭南第一村”的美誉。
△图源 封开发布
杨池古村完整保留了 明清古建筑群落的风貌, 青砖、灰瓦、麻石和小巷…… 整个村寨顺着山势而建, 高低错落有致, 立体感强。
△图源 封开发布 古宅内壁画和木雕精美非常, 村里更有许多“墙壁文化”, 庭院的墙壁到处是书法、绘画, 或张贴名人书画, 洋溢着村落中少有的文化气息。
临近尾声,我们发现, 岁月印刻在了这些古老的村落中。它们驻守在原地,无声地诉说着存留于此的记忆,而我们,则应学会守护,使它们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再一次熠熠生辉,撰写出新的时代篇章。
文章来源于多彩肇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