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孩子们的群聊里,藏着一个震惊所有父母的真相,千万要...

昨天 13:23 660 0

[复制链接]
守梦世界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昨天 13:23 |阅读模式

守梦世界 未绑定微信 楼主

昨天 13:23

ede5dd4b75adcc62d77c61cb7c8500eb.jpeg

这几天,只要我拿起手机,就会刷到两部电影的推送。

都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一部是《陪你到清晨》,另一部是《向光花盛开》。

e3ec92ec93eabf5340319221c774978f.jpeg

身边很多妈妈特意去看了,看完后大家感受出奇的一致,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就像是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

倒不是因为剧情多煽情,而是电影里那些孩子的困境,可能正发生在某个我们熟悉的家庭里。

大家突然发现,那些被轻描淡写的“青春期叛逆”、“矫情”、“找借口”,或许正在挡住孩子的求救信号

fbf5b543cc01993e698185e2e9c914e5.png

尤其听说,《向光花盛开》里那个父亲潜入“约S群”拯救陌生孩子的剧情,竟然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那一刻,我真的被触动到了。

原来,我们看到的电影作品,是别人真实的人生。

以为是电影夸张,没想到现实里是更大的“深渊”

“约S群”,光是打出这三个字,我的手都在颤抖。

当我在网上看完电影原型父亲的采访视频,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作为两个女孩的妈妈,那种后怕从脚底蔓延到全身。

也许还有家长不太了解这件事,我简单讲讲。

2020年,河南一名17岁的男孩,从小区顶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作为父亲的徐世海,陷入了痛苦与困惑之中。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儿子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离开了。

明明前一天,父子俩还一起去爬山,儿子全程都表现得很开心,没有任何反常举动。

63ec2153df100afe6d10a55776299821.jpeg

然而,第二天凌晨3、4点,保安敲响了徐世海的家门,带来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也彻底击垮了一个父亲的世界。

徐世海说,那是五月份,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可他却觉得自己置身于冰窖之中,浑身冰凉。

1dc13ce2a96507bc427ed1c4525e236f.jpeg

在收拾儿子的遗物时,徐世海发现儿子手机里播放着一部被明令禁止的日本“黑动漫”。

而儿子跳楼那天,身上穿的衣服,和动漫主角一模一样。

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什么,儿子很可能是受到了不良信息的洗脑。

e79ebbb6314cd7e852f03ac823f1b13f.jpeg

为了寻找真相,徐世海颤抖着双手打开了儿子的QQ群。

几百人的群里,几乎都是孩子,可聊天内容却让人触目惊心,吐槽、厌世、qing生……

有孩子说被家长骂了,感觉没人懂自己;

有孩子说被老师训了,在那么多人面前觉得很没面子;

有孩子说自己成绩不好,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一旦在群里找到“共鸣”,他们就会分出小群,在小群里不谈学习,只谈痛苦和绝望。

聊着聊着,就有人提议“活不下去了,一起走吧”。

e1f8b68bc88781af990bdf79a9ebf7b1.jpeg

然后,几个“同病相怜”的孩子,就会组成另一个更加隐秘的小群,这就是网络上让人毛骨悚然的“约S群”。

在约S群里,没有一句废话,上来就是约定S亡的时间、地点;

S亡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烧炭的,有投水的,有跳楼的,还有服du的。

b63e4f0a1ad86d7434175ddc221f5dd2.png

群里的人在讨论这些的时候,不直接说方式,而是用暗语代替。

烧炭是“约烧烤”,跳楼是“蹦迪”,投湖是“去水吧玩”,服用有毒的亚硝酸钠是“笑纳”。

他们用各种谐音梗,把“S亡”包装成了浪漫的游戏。

而躲在屏幕背后教唆的,竟然是成年人!

这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快感,不断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

“错的是世界不是你”;

“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

“只有重启人生,你才能变强大”;

“睡一觉,醒来就到新世界”……

这些看似“共情”的话术,其实是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毒药”。

0ae635ed11d13624f3f46cfeb7000d67.jpeg

作为一个妈妈,我真是越看越心惊,而震惊背后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惧和担忧。

我们以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无非是读书、玩游戏、和同学闹闹别扭,

却不知道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在他们的手机里,是我们永远想象不到的黑暗世界。

还有前几年特别火的蓝鲸游戏,也是有人在网上教唆孩子,一步步引导他们自can、自sha,简直太可怕了。

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孩子受到了影响。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些悲剧的背后,很难说有一个明确的罪魁祸首,它可能是一种群体情绪慢慢积累形成的。

就像“约S群”一样,里面可能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煽动情绪,

但孩子们三观还未定型,人格也处于摇摆不定的阶段,很容易被这种负面思想蛊惑,然后轻易放弃掉自己的生命。

9c14852c22d6197357afe49114241357.jpeg

每个悲剧的背后,都站着一群迷路的孩子,和一个来不及伸手的家长。

不是孩子“矫情”是我们没懂这代孩子的精神饥荒

看完徐世海的故事,我想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不是饿肚子,是饿心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些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前几天,央视曝光了一组数据:

在我国6-16岁的在校学生中,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达17.5%。

也就是说,几乎每6个孩子里就有1个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47bce579e653c630efd3750f509482b9.png

我给两个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反反复复强调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

可我觉得,孩子心理问题远不止我们看到的厌学、抑郁这么简单,

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隐患和我们从未经历过的精神困境。

我们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不一样,那时候物质匮乏,我们的主要问题是生存危机。

那时候的我们,满脑子都是怎么活下去、怎么过得好一点、怎么拿高薪工作,根本没空想“活着有没有意义”。

我们的快乐也很简单,一块水果糖、过年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就能开心好几天。

可现在这代孩子不一样。他们生活在物质极大富足的时代,从来不用愁“没饭吃”、“没衣穿”。

他们的危机,是精神上的。

这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鸿沟:

我们经历过生存的苦,所以觉得“好好活着就好”;

可他们没经历过,所以更需要“活着的价值”。

当他们找不到答案时,就容易被虚拟世界里的“同类”吸引,那些“我懂你”就成了救命稻草。

可他们不知道,那稻草是有毒的。

面对这些,我们能做什么?

看到这里,很多妈妈可能会问:那我们要监视孩子吗?

我的答案是:不要。

监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切断亲子间最后的信任,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引发新的精神危机。

可如果不监视,我们又怎么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呢?

说实话,我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的女儿啾啾现在也到了青春期的年纪,我和大家一样,既怕孩子觉得“管太多”,又怕那些黑暗的角落悄悄找上她们。

但我觉得,有些事我们必须做。

哪怕今天我们聊的话题,能引发大家的一个讨论也是有价值的。

1、知道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平行世界存在,是我们保护孩子的第一步。

对我们来说,知道这些黑暗的存在,不是为了焦虑,是为了有防备。

我们先看见黑暗,才知道怎么更小心地护着孩子,不让他们掉进去。

2、希望我们的发声,能够被看到。

这些所谓的“约S群”,不是家长能独自对抗的。

作为妈妈,我其实特别想呼吁:

平台能不能多一点监管?

能不能把这些教唆孩子的账号、群聊,早点清理掉?

dcdf55b6239c11b6751f4b7f3c48c962.jpeg

这些群就像毒瘤,不切掉,还会害更多孩子。

这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是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的事,多一个人呼吁,就多一份希望。

3、做孩子现实里的“精神堡垒”。

随着两个女儿越来越大,我越来越觉得,

能和孩子始终保持非常顺畅的沟通,让她们有高兴的事愿意和我分享,有困难和委屈愿意和我聊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

所以时间允许的话,每周五晚上就会成为我、啾啾和妹妹三个女生固定的夜谈时刻。

我们三个人聊吃喝、聊心情,也聊安全、交友、花钱、兴趣甚至爱、宇宙、人生、婚姻等等。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打开她们的话匣子,走进她们的世界,让她们知道,不管遇到什么事,妈妈永远在。

当然了,即便做了这些,我们可能依旧没办法消灭所有黑暗。

但当我们试着走进孩子,试着理解他们这代人的压力,也许就能让孩子心里的光更亮一点。

为了孩子,哪怕只是往前走一小步,也值得。大家觉得呢?

3b38c024d5228ab55dd5e9780bb358b0.jpeg
来源:武志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4

帖子168

积分994

图文推荐

  • 一根山药,2个鸡蛋,简单一做,比面包还香

    今天教你一款山药小饼的做法,山药营养丰富,多吃

  • 自制酱黄豆,2分钟就学会,不发酵不用晒,

    今天用一斤黄豆和一块猪肉分享个酱黄豆的做法,不

  • 爱吃鸡蛋糕的收藏吧,只用面粉加鸡蛋,不加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老式鸡蛋糕的做法,香甜

  • 为什么你煮的银耳汤不浓稠?掌握好3点,银

    煮银耳时,注意掌握好3点,保准银耳汤出胶多,浓

  • 豆酱香焖黄花鱼,酱香浓郁又保留鱼的鲜甜

    黄花鱼除了香煎、清蒸、红烧搭配豆酱焖煮也是非常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