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博士戈特曼,曾对近3000个家庭和700对新婚夫妇长期跟踪研究。
后来他习得了一项技能,能够在5分钟内预测一对夫妻未来一年的婚姻状况,准确率高达91%。
这不是什么未卜先知,而是戈特曼发现了影响婚姻幸福的关键因素。
一对夫妻在日常相处中,只要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比例超过5:1,那么婚姻生活大概率是幸福恩爱的;
而一旦“消极互动”占比过高,夫妻关系多半会走向破裂。
现代婚姻,80%不是死于外部因素,而是死于相处模式。
伴侣越是喜欢贬损,越说明缺乏爱人的能力。
这看似是一种关心,实则映射出3个婚姻中的事实真相。
金必莲教授曾说过:“家庭关系里最蠢最坏的人,就是不停地贬损和攻击伴侣的人”。
但凡你在婚姻中碰到这样性格的人,
多半会觉得事事不顺利,对自我产生怀疑,在亲密关系里活得小心翼翼,甚至人还特别容易生病。
这背后的真相,不是你过度敏感,也不是对方真的有多“优秀”。
一个人如果真的为你好,哪怕你暂时不够好,也会对你鼓励和支持,那些把“贬损”包装成关心你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卑。
在《再见爱人》这个节目里,杨子对待黄圣依的方式,就是妥妥的用贬损代替关心。
在长达十几年的婚姻里,杨子一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会指导黄圣依接戏,会贬低黄圣依的决策和想法。
在一次采访中,导演组问道:你觉得黄圣依是什么样的人?
杨子说:“我觉得她是个小屁孩”。
在亲密关系里,最悲哀的就是有一个“固执型”伴侣。
他并不在意对错,只是享受在关系中占上风,
为了捍卫自己的高位,经常不惜一切去贬损另一半,就是要证明:你看,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武志红老师说过:“别人怎么对你,反映了他的内心”。
那些喜欢贬损你的人,本质上也是受困于自身的自卑,因此会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来寻回自身的优越感。
贬低是ta唯一能控制别人的手段。
在关系层面,打压是为了维持权力高位,阻止伴侣觉醒与独立。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接受负面评价的人,大脑中负责自我认知区域的活跃度会明显下降。
说白了就是,
你对自我的认知,会慢慢建立在对方的评价上,如此一来,对方出于掌控的目的就达成了。
有句话叫“虐待产生忠诚”,当有人习惯性打压你,他的潜意识会觉得这样你就会听他的。
最可怕的是,打压还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维度。
显性维度很容易识别,但隐性维度会不漏声色地蚕食你的能量。
比如对方会说:
“你不如某某某,你就不会说话办事。”
“你在这方面不擅长,到时候肯定还要我帮你处理。”
这些话乍一听是给你提意见,是为你好,是一种爱,但抽丝剥茧来看,这种爱的底层支撑是“伤害”。
在畅销书《操纵心理学:争夺人生的主导权》中写道:
“操纵者根本不关心你的感受,他们只有一个意图,即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而这往往需要你付出代价。”
如果你身边出现了这样人,大概率对方就符合心理学说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就是NPD。
这种人擅长能量吸食,会消耗身边人的能量,甚至不自知。
很多时候你允许谁靠近你,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质量。
要知道,你自身的能量很珍贵,别因为他人的贬损而陷入内耗,哪怕这个人是家人,是伴侣,还是孩子。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生存能力弱的人,越是难以经营好亲密关系,
他们的重心大都落在和身边人的较量上。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餐具; 比如外出旅行时伴侣搞错了地址…… 这些小事都能让他们暴跳如雷,情绪崩溃。
相反,那些情绪稳定,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过度苛责,会更包容,能给予周围人爱和支持。
这样的人因为内心有高价值感,有主心骨,所以凡事会向内求,而不是期待通过贬损他人,来抬高自己。
很多时候你看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低,就看ta对待伴侣的态度就足够了。
自我价值越低的人,越喜欢贬损伴侣、打压伴侣,见不得他人的好。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把时间花在家庭内耗上,而是会向外拓展自己的人生上限,为家庭带来更多的资源支持。
有句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并不只是说贫与贱会导致亲密关系的“衰”。
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成——
“贫贱”是一种结果,而导致结果的“因”,是婚姻里出现了一个认知很低的伴侣。
因为价值感低,所以习惯了在亲密关系里贬损对方,缺乏爱人的能力和同理心,从而让婚姻走向枯竭。
亲密关系最根本的作用,是让彼此在其中找到支持、理解和接纳,而不是成为自我价值感的牺牲品。
就如宫崎骏所言:“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
来源|阿岚在做事、武志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