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妈妈的宝宝才两个月大。告诉我,每到傍晚时分,她的宝宝就会哭闹,她十分苦恼,就向我们寻求帮助。
我问她,宝宝哭的时候有没有及时做安抚?这位新手妈妈对安抚技巧很是茫然!还问我“抱多了,会不会惯坏了?”,我就告诉她"宝宝哭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回应,这样宝宝才会有安全感"。
“其实,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摇晃他,或者抱着他到外面走一走,都能让宝宝在啼哭时感到安慰”。听了我的这番话,这位宝妈照做,宝宝终于不哭闹了!
其实安抚宝宝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讲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宝宝为什么会哭。
宝宝哭闹的原因 婴儿啼哭的时候,不一定是身体不舒服,也有可能是荷尔蒙缺失导致的。因为宝宝在妈妈身体内的时候,四周的荷尔蒙是很多的。出生后,荷尔蒙的流失,会让宝宝产生一系列的缺失症状。
通俗地说,就是宝宝出生后,还未适应这个世界。比如睡觉突然醒来,看不到妈妈,会让他觉得害怕。或者听到一些异常的响声,例如下大雨打雷也会让他产生恐惧感。
那我们怎样知道宝宝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导致啼哭呢?那就需要父母读懂代表宝宝“语言”的啼哭声,宝宝常见的啼哭原因有:
饥饿时的哭声
宝宝饿了的时候会通过哭声来告诉妈妈,他可能一开始的哭声会比较微弱,也没什么节奏。如果妈妈没有抱他起来喂奶,他的哭声就会越来越洪亮,节奏感也会更强。
妈妈要用心观察,根据喝奶的时间和哭声来判断宝宝是否饿了,要掌握宝宝的节奏。不能宝宝一哭就给他喂奶,这样宝宝就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其他需求了。
纸尿裤脏了时的哭声
宝宝尿尿或大便后,因为纸尿裤脏了会让他觉得不舒服。他就会通过哭声来告诉父母,这时他们的哭声通常是微弱且没什么节奏感的。如果父母走过来帮他换掉纸尿裤,他马上又变得精神抖擞,不哭了。
生病不舒服时的哭声
宝宝生病时的哭声会很虚弱,且声音通常会带有一种衷怨感。这时,妈妈要及时回应他的啼哭,把他抱起来和照顾他,这样他就会感受到妈妈的安慰,就没这么难受了。
害怕时的哭声
如果周围的环境突然改变,比如大风突然吹动窗户,发出激烈的响声,宝宝被吓哭了。又或者,宝宝认生后,家人把宝宝交给不认识的人抱,宝宝也会由于恐惧而发生啼哭的现象。
宝宝害怕时的哭声通常是急促又紧张的,宝宝如果被吓哭,妈妈应该及时把他抱起来安抚。
疲倦时的哭声
宝宝疲倦时,他的眼睛就会变得无神,目光也开始有些呆滞。这时,他们会对一切活动都失去兴趣了,他们的哭声也会显得烦躁不安。他们只想好好地睡一觉,解解困,所以这时安排他们入睡,就是最好的安抚了。
宝宝啼哭时,父母要及时回应他。
01 第一步:抱起来
有些父母可能会听过这样的建议:宝宝哭就由他去哭吧,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的。但其实,0-9个月大的宝宝是不会懂得通过“装”来获得父母宠爱的。
所以,宝宝哭时,父母不必犹豫会不会宠坏他,而是应该赶快把他抱起来。
02 读懂宝宝的需求
把宝宝抱起来,但不知他想要什么怎么办?其实宝宝生来就懂得情感促进行为,他们会用这些行为告诉父母他们的需求。父母用心去倾听和观察宝宝这些“行为语言”,就会读懂所要传达的信息了。
● 例如,如果宝宝饿了,妈妈不喂他,而只是把他抱起来摇晃,他就会通过吃小手,找乳房的动作来告诉妈妈,他饿了。
通过反复的实践,妈妈和宝宝之间就能形成正确的暗示和回应了。读懂宝宝这些语言,妈妈就越来越能凭直觉做出正确的回应。
03 回应了,宝宝还是哭怎么办
有时候,妈妈已经及时回应,抱了并喂了宝宝,但宝宝还是依旧哭不停。其中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妈妈的这些回应都不是宝宝真正想要的,第二个原因有可能是宝宝感到难过和不舒服,但真正的原因需要父母仔细探究。
虽然宝宝在回应后还是哭,但这与完全不回应让他哭是有区别的。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摇晃他,或者抱着他到外面走一走,都能让宝宝在啼哭时感到安慰。在不断的回应和学习中,妈妈也能懂得如何作出正确的回应了。
总之,啼哭是宝宝最原始的交流手段,父母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并作出正确的回应。及时的回应是教会宝宝信任你的第一步,也是父母教养孩子中重要的一课。
文章来源于太原爱月宝月嫂育婴师母婴服务,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