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遇事只会哭和生闷气的孩子,你要这样教....

2023-11-30 10:25:05 20508 0

[复制链接]
深愛不膩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1-30 10:25:05 |阅读模式

深愛不膩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1-30 10:25:05

5ad14a5ceeeea2dfc7035d11d771f3fc.png 孩子为什么会生闷气?微博上有个话题投票:“你平时遇到委屈会怎么办?”有59%的人,选择“自己憋着”。
大人况且如此,孩子身上的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第一,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在权威型的家庭比较常见,家长会反复告诉孩子:“小孩子别那么多事!”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我接纳度低,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一边渴望,一边自我压抑,内心相互拉扯,表现在外的就是静默难言。

第二,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的词汇量有限,在感到憋屈的时候,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情绪,整个人会陷入无力感和负面情绪中走不出来。

第三,家长选择性忽略孩子的情绪“不要去管他,让他自己冷静冷静”。
有些孩子被批评了,或者需求得不到满足了,他会躲到一边生闷气,拒绝沟通,家长们觉得正好趁这个机会让孩子反思一下,让他长长教训。
1a5d27ce04dc8c3684bca7378dd9f319.png 任由孩子生闷气有什么危害第一,负面情绪会转化成对身体的攻击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躯体化障碍”,这样的案例非常常见:
孩子被忙碌的父母忽略了,感觉很委屈,可他不会表达出来。

偶然一次,他生病了,父母很紧张、很细心的照顾他,让他找到了被爱的感觉。

这个孩子就会出现“躯体化障碍”,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装病”。

其实,孩子并没有“装病”的意识,这完全是他心理上的表达:我有话无法直接说出来,那干脆就用躯体出问题来表达。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负面情绪无处正确表达出来,它就转化成了对身体的攻击。

第二,没有沟通的亲子关系会歪到变形很多成年人觉得,让孩子自己冷静冷静,能避免争吵,也是给他机会自我反思一下,可实际上呢?

孩子并不会像大人一样冷静的自我反思。

孩子小小世界里的大大伤心事,可能会成为他们一辈子的心病。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越琢磨越负面。

孩子的认知有限,在负面情绪下,他很少会反思自我,只会愈发的放大父母的强势、狭隘、冷漠等缺点,把自己放在不被爱的、弱势的受害者的位置上。

如果后续依然缺乏及时沟通,孩子就会越来越偏激。

一旦孩子得出负面的结论,亲子关系就会愈发恶劣。

第三,有想法不说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水平之前写过几篇关于校园欺凌的文,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善表达的、没有朋友的。

那种心里有事却说不出来的孩子,很难交到朋友,大家会认为他很难沟通、不好相处、冷漠、脾气大。

这种孩子会给人一种感觉,被欺负了,他也不会告状,更加没人帮忙,他会更容易沦为被欺凌的对象。
3ecb4b930682ec616d3dc492cf26bf09.png 没有天生就会自如表达情绪的孩子,也没有天生不爱表达、自我封闭的孩子,关键还是看家长的引导。

第一,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来,大声朗读10遍这4句话,这条就算你通过:
我们认为的小事儿,在孩子眼里都不是小事儿。我们认为的小打骂,在孩子眼里都是大事儿!他为屁大点事儿大哭,正常!他为你屁大点批评大哭,正常!
36c102bbaff8e96a085b65b8f0c55d4f.jpeg

第二,帮助孩子辨识情绪美国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提出过一个“情绪粒度”的概念,即一种构建更细致的情绪体验的能力。

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用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或是感知他人的情绪。

比如备受鼓舞、欣喜若狂,或者愤怒、惊恐、憎恶、暴躁等等。

而情绪粒度低的人,只能用很简单的几个词汇来表达,比如很好、还不错。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细化情绪体验。之前分享过给情绪命名,其实可以做的更细化一些:

亲手养大的小鸭子死了,你很伤心。邻居家的小鸟飞走了,你很遗憾。楼下的好朋友搬家了,你很失落。

孩子对情绪认识的越细致,他的情绪粒度越高,识别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也会越高。

第三,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幼儿园里,一个小女孩突然哭了,老师问她怎么了。

她清晰而明确的回答:

“我也干了活儿,但是你表扬了别人,没有表扬我,我心里很难受!”

老师对她进行了表扬,女孩立刻开心了。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具体需求:

“你下次第一个表扬我行吗?以后我会表现更好。”

老师满口答应下来。

小女孩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我也不想哭,只有逼得没有办法的时候,我才哭。今天就是心里难受……”

小女孩这波操作可谓表达情绪的典型示范!

那么,家长在家怎么引导呢?

我总结了一个“问题+影响+需求”三步走法则,用起来很有效。
我们经常是陷在负面情绪里,却早就忘了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

有事表达出来,情绪也就消失了80%。找到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情绪立刻就会完全消散。

问题+影响+需求,这三步就是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冷静下来,从情绪化表达转化为理智化表达。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3

帖子145

积分877

图文推荐

  • 湖北荆门五大正宗特产:楚风遗味,荆门五珍

    荆门是什么宝藏地方?说实话,来之前我也一脸问号

  • 广东十大奇景:独步全球的自然与人文秘境

    一、丹霞奇观:红石与沙海的地质诗篇 1. 丹霞

  • 都说那桂林山水美,醉美在临桂!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2007年,

  • 在广州,逛流花湖公园99%人都会错过的“流

    在广州,有逛不完的免费公园。 但要论最浪漫的欧

  • 降血糖的5种超级食物!每天吃一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