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12点多,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
“我这个当妈太失败了,儿子不想读书,要我办休学,如果不同意,他就离家出走…… 告诉我该怎么办啊?” 看到这段话我吓一跳,印象中朋友儿子没这么冲动、任性,怎么事情闹成这样?
仔细询问后才得知,别人看到的母慈子孝是假象,私下儿子对她一点礼貌都没有,动不动就大吼大叫。
问她平时怎么管儿子,她犹豫许久,才说:
“能怎么管,该打就打,该骂就骂,都怪我从小没陪他长大,现在只能逼他听话学乖。” 听完这番话,我一下子意识到问题在哪里。
朋友爱孩子的心肯定不假,但方式不对。毕竟孩子都初中了,管教还如此简单粗暴,换作是我,我肯定也反抗。
现实中,不少父母和我这位朋友一样,总想为孩子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孩子不对就要骂、不听话就得打。
结果孩子渐渐免疫,心里日积月累的不满达到他可承受的阈值,随时失控爆发。
孩子的问题,映射出的是父母教育的问题。 许多以爱为名义的教育,没有把孩子拉近一点,反而一遍遍伤害孩子,把孩子推开。 父母说的“为你好”,只会起反效果
节目《大声说出来》来过一对母女。
女儿小英博士毕业,34岁,因为到了适婚年龄,天天被妈妈“逼”去相亲。 刚开始,妈妈说“女孩子学历高才优秀”、“身材好才好生养”,她无一例外照单全收。
但走进相亲市场,被拒绝了50多次后,愕然发现一切和妈妈说得截然不同。
她痛苦、苦恼,很想摆脱妈妈长年累月的“我告诉你的都是对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一句句听起来充满善意的叮咛嘱咐,却横在她的面前,让她愈发怀疑自己。 学历太高,相亲对象一点都没看上;她胖嘟嘟的身材,完全不能和妙龄女生比。
当她鼓起勇气和妈妈表达自己的困惑、纠结,妈妈根本不以为意,还说那是别人没眼光,她这样挺好的。
然而,当着节目观众的面,她崩溃大哭。
妈妈一意孤行的“为你好”,让她无力反驳和自我消化。
情感专家涂磊一针见血指出妈妈的问题:
“这个世上最大的谎言,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嘴中最大的谎言:乖、听话。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总把“为你好”挂嘴边的父母,以为真心诚意为孩子考虑未来的人生,让他少走一些弯路。
谁知道,试图用自己的“用心良苦”让孩子知道就得照父母说的做。
这时的“为你好”,其实已经变味,更多是父母“为我自己好”。 一位知乎网友曾说:
“看到父母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明明不舒服,也觉得父母说的不对,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听多了,恨不得对他们大吼:别对我这么好行不行!我受够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实际千斤重。
压在孩子的心头上,孩子只会感觉到无形的亲情压力,想方设法挪开、逃离,甚至决裂。 感受不到爱,孩子的教育就废了
每一个被父母亲情绑架的孩子,感知到的永远是父母的意愿、要求。 纵使父母口中有百般理由、解释,在他听起来都是借口、令人窒息地控制。
在一次街头采访中,一个女孩分享了自己特别无奈的经历:
她喜欢画画,有时在家都能画一个上午,看到一片叶子都会想画下来。
当她沉浸在画画的世界里时,父母就会跳出来阻拦她,强制要求她去做数理化。
而且还会不停数落她:“画什么画,现在就是需要学习。你画成这样能干什么,以后也不能靠它吃饭。”
无数次的打击、否定,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气得她只想把自己锁起来,不愿再和父母多说什么。
女孩云淡风轻的表达背后,藏着一颗破碎的心。
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被认可,想要做的事情不被接受,还被父母挑三拣四,她只好什么都不说,把自己封闭起来。 同样是父母的逼迫和要求,25岁的卫阳的反抗就更激烈了。
高考填报志愿,妈妈觉得兽医没前途,偷偷帮他改成会计,逼他学不喜欢学的专业。
教育专家许添盛说:
“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一段感受不到爱的亲子关系,自然让孩子心生冷漠、抗拒。
因为孩子始终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父母安排好的,根本得不到一丁点的情绪价值和支持。
久而久之,关系愈发僵化。
父母说什么,他都会本能地选择闭上耳朵,不愿再像小时候那样,傻傻任由父母摆布。 孩子不和父母“亲”,源于“不被看见”
看电影《帮助》时,有个场景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小女孩李尔曼从小被保姆艾比琳抚养长大。
虽然每天都和妈妈朝夕相处,但在她心里,那个能知道她肚子不舒服就得上厕所、喜欢给她讲睡前故事的艾比琳,更像是自己的“亲妈”。
妈妈离开家,不陪她回房间,她一点感觉都没有。
然而听说艾比琳被解雇了,她瞬间崩溃,疯狂拍着窗户喊“艾比不要走”。
连一个才几岁的孩子,都知道谁陪她的时间多,总能关注到她的人是真正爱自己的人,我们十几岁的大孩子,岂不更清楚这个道理?
之前跟班上一位和父母关系特别糟糕的女孩聊天。
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已经和父母断绝关系,拉黑父母的微信,但我知道: 她上小学被同学欺负,父母随口说的那句“大家是闹着玩,你太敏感”,让她再也不愿向父母求助;
她暑假兼职被骗钱,父母的冷嘲热讽,怪她瞎折腾,让她暗下决心不伸手跟父母要钱;
她高中还没毕业就谈恋爱,父母极力反对,坚决不让她耽误学习,激得她更想放弃学业,不顺父母的意。
不是她生来反骨,而是父母从没有关注过自己,看不到她内心的害怕、恐惧和空虚。
正如教育专家陈瑜说:
“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甩锅给‘青春期叛逆’,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必然要叛逆的。 如果他的个人成长没有被压抑、内心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他与教育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那他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 孩子的世界里,“不被看见”是一种遗弃。
唯有“被看见”,才是被需要、被温暖,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根基。 和孩子“亲”了,教育自然见效
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有段话很好地提醒父母: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关系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 首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请花时间用心陪伴。 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的地位,没有陪伴,教育等于零。
有研究表明,那些长大后孝顺、学习很好的优秀孩子,大多都是父母“陪”大的。
就算再忙,父母也不会把照顾养育的权利让给别人,而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亲力亲为陪孩子学习,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只有相处模式对了,和孩子的关系融洽了,孩子才愿意打开心来听父母说什么,自己要什么。
其次,信任孩子,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做自己想要的事。 有些青春期孩子看似叛逆乖张,实际上内心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既然他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那就让步、放手让孩子来。
哪怕他的想法不着边际、会掉坑,也相信他能靠自己的方式去应对、调整和改正。
育儿专家黄静洁在《学习的格局》一书中讲道:
在给儿子择校的时候,她有自己的选项,但儿子偏偏选了一个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学校。
虽然她有点抗拒,但还是允许儿子读自己想要的,纵然这个选择偏感性、不成熟,但儿子一定会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到底,学习更带劲。
别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得到这些,他才会放下戒备,和父母亲近。
最后,管好自己的嘴,好好说话。 很多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甚至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其实孩子天性敏感,听到不舒服的语气、语调,直接就把耳朵关上了,根本不听。
想要和孩子恢复畅通无阻的沟通,要尽量把声音放低一些,语速放慢一点。 越是不急不躁,孩子越能听得进去,同时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爸爸妈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越是心平气和的交流,孩子越能自省,学着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主动、热情地表达情感。
有人说,为人父母这条路,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修行。
深以为然。
养大一个孩子,考验的不仅是父母的物质供给,更是智慧、格局和耐性。 既然决定好好“爱”他,那就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他要什么,我能如何恰如其分地给他。
当我们倒空自己,和孩子共成长,纠正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相信爱会一点点投进孩子的生命里。
而心灵得到滋养的孩子,也必然会变得开朗、积极、乐观和幸福。
共勉。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