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我们总说让孩子学艺术,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2023-5-4 10:38:22 20311 0

[复制链接]
琴瑟如你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5-4 10:38:22 |阅读模式

琴瑟如你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5-4 10:38:22

我们总说让孩子学艺术,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在之前的文章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只是我们教“坏”了当中,姬炤华老师为我们厘清了 “旧有观念”对我们教育思维的影响,我们知道了“美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实用”观念的影响。

虽然“艺术培训”浪潮久盛不衰,但真正谈到“艺术有什么用”时,想必很多人都要先思索一番。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姬老师对此的分析。


要弄清旧有教育观念对我们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首先必须要来面对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艺术有什么用?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会做艺术家,终其一生,也基本用不到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技术,那么艺术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科学、阅读和艺术的“运气”

在当今社会,那些被反复质疑“有什么用”的东西里,运气最好的就算是“科学”了。近代以来,基础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应用技术的突飞猛进,其“好处”,哪怕是身处偏远乡村的人,也能从互联网上感受到。例如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带来的利润,这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

“阅读”(这里仅指读文字写成的“书籍”)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不要说非功利的阅读,就是功利的阅读,也会由于功利的目的受挫而遭到质疑。

比如,每当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都要被提起,“读书无用论”总是会成为争论的话题中心。然而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尽管这是从“科举当官”的功利里催生出的概念,可它却使许多家长普遍抱有希望孩子读书的愿望。


然而“艺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除了那些一生致力于艺术的人外,一个普通成年人的生活同艺术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原本那些产品的包装、建筑的设计和广告的创意等等,是普通成年人频繁接触艺术的窗口,但反观我们身边的那些包装、设计和创意,丑的、庸俗的和山寨的太多,如同要从废旧电器里提炼出黄金和钻石一样。

但有趣的是,尽管如此,大家却觉得孩子还是应该接触点艺术。再怎么质疑“艺术有什么用”,也没有人明确提出“艺术是没用的”。艺术存在了这么久,在互联网兴盛的今天,可也没有消失的迹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标准答案”兼“社会共识”——陶冶情操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意思就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原因的。

关于“艺术的作用”,王小波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艺术”和“智慧”一样,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但其“本身就是好的”,“发现欧氏几何”和“发现电磁感应”等等,归根结底,是不过分“重实用”而 “寻求智慧”带来的好处。

易中天也曾提过类似的看法: “如果一样东西看起来百无一用,而又不可或缺,则必有大用。比如艺术,艺术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柏拉图早就说了,画的鞋子不能穿,画的苹果不能吃。诗人绘声绘色地描写骑术,自己却不会骑马……没有哪个民族是没有艺术的,很多民族没有宗教、没有科学、没有文字、没有政治、没有法律、没有军队、没有监狱,却都有艺术,艺术必有大用。”

那么艺术的“无用之用”怎么就是“大用”了呢?

微信图片_20230408111834.png
其实“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其实在学校里我们有学过“标准答案”——那就是“陶冶情操”。

几乎所有人,一被问到:“艺术有什么用?”马上就能下意识地回答: “艺术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修养、寓教于乐的”。这算得上是一种社会共识了,只是不知道,是标准答案造成了这个社会共识,还是先有这个社会共识,然后影响到了标准答案。

按照王小波和易中天的原意, 是希望大家不要去问“艺术有什么用”,因为按世俗功利的标准,它们就是“没用的”。可这个标准答案兼社会共识,却还是“按世俗功利的标准”给艺术安上了一个实际的用处。

然而,不管它是标准答案还是社会共识,我们还是要对这个答案保持警惕。

文章来源于浦浦兰绘本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金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00

帖子202

积分1191

图文推荐

  • 湖北荆门五大正宗特产:楚风遗味,荆门五珍

    荆门是什么宝藏地方?说实话,来之前我也一脸问号

  • 广东十大奇景:独步全球的自然与人文秘境

    一、丹霞奇观:红石与沙海的地质诗篇 1. 丹霞

  • 都说那桂林山水美,醉美在临桂!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2007年,

  • 在广州,逛流花湖公园99%人都会错过的“流

    在广州,有逛不完的免费公园。 但要论最浪漫的欧

  • 降血糖的5种超级食物!每天吃一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