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内耗效应”。 因不协调、或闹矛盾等造成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导致对事对外没有产生作用,却在内部消耗了巨大的能量。 换算到婚姻中,即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精神内耗。 它耗掉了家庭成员的心力,也耽误了很多时间,使整个家庭冲突不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快乐,无法赚钱学习。 只有停止内耗,家庭的运势才能往上走。
而停止内耗,必须先从这三次放下开始。 02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接纳真实的对方
我们常常对爱人充满期待,希望对方温柔体贴、事业有成、对自己和娘家极其大方... 可现实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婚姻。
甚至可以这样说,婚姻,就是和一个有缺点的人在过日子。 所有我们看起来幸福的婚姻,其实都是因为他们双方学会了欣赏彼此的优点,懂得互相包容和迁就而已。
比如,大家对我现阶段的婚姻充满了羡慕,其背后是我允许小怪兽躺平,允许他睡懒觉,还给他时间去和哥们社交,而他也愿意在周末假期出行安排上听我安排,努力做好家庭中那些细枝末节的事。
再比如,我的闺蜜,她明白老公是个孝子,所以装修听公婆的,和公婆住在一起大多数时间也都是自我开解,自己维持边界;知道老公负担房贷吃力,她还在工作之余开辟了副业。
再比如,《父母爱情》里的江德福和安杰,一个大老粗,一个大小姐,但安杰处处在外人面前给足丈夫的面子,还做到了夫唱妇随,知足得体,一哄就好,才有了江德福心甘情愿地妥协,和事事与她商量。
反之,总盯着婚姻中的瑕疵和伴侣的缺点不放,再好的日子也过不好。 这就是婚姻。 它就像是一双鞋子,再舒服穿久了也会磨脚。关键是你选择干脆扔掉,还是倒出里面的小石头子。 恩爱的夫妻从来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他们甘心在磨脚的地方贴个创可贴,继续走下去。 所以,别总想着换个人就能解决问题。 婚姻的本质,不是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不完美的人。 相对于执着于改变对方,不如学会接纳。 接纳他的不完美,接纳他的小毛病,接纳他与你的不同。 03
放下过去的不愉快,珍惜当下的幸福
80后可能都听过一个忠告叫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心性和追求。
所以,同理,恐怕很少有人就在婚姻之处就深谙妥协接纳的道理,也很少有人会在年轻轻轻就承认自己的普通。 哪怕小怪兽天生觉多佛系,也曾在前些年踌躇满志,壮志凌云,一心想要做大事赚大钱,证明自己。 当时的他,觉得自己完完全全就是怀才不遇。
一边拒绝承担家务、带娃这些琐碎的事情,一边沉迷于创业做总经理不可自拔。 我喊他安心在单位做事,寻求升职机会,嘴上答应,实际上借了钱和朋友搞公司,亏得一塌糊涂,还被套路贷骗了。
婚姻,我敢这么说,没有人从前甜到后。
所谓磕磕绊绊,走到和谐幸福的人,清楚又彻底地明白,过往都是试错,都是成长。
然后,放下、翻篇,珍惜当下的日子。 无论是从前因小事吵过的架,公婆之间发生的不愉快,还是做错决定浪费掉的钱,或者因分配不合理多干的活多受的累... 统统过去就过去了,不再揪着不放,也不再回忆纠缠。 因为,沉迷于对痛苦的自我献祭,只会让不幸延续。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把悲伤想象成一种高尚纯洁的情感,可悲伤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过是给头脑的一记重击或一场毁灭性的疾病。它把裂纹胀成裂缝,又把裂缝撑成巨大的鸿沟。”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反复提及、思考、整理都属于恋痛,而人类恋痛,一方面是潜意识会主动选择熟悉模式所带来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是人类擅长将那些痛感笼罩上浪漫诗意的文学性色彩,来短暂逃避现实的残酷。 但这种沉迷会让发生过的所有不幸在命运里镌刻得更深,影响当下的相处。 网上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说是“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它从未被妥善处理过”。
这句话谈的感受层面的东西,我理解也赞同,但妥善解决并不能依靠刻舟求剑,而更有效的方法是制造新的快乐和幸福。 所以,请跳出自怜陷阱,保持自我觉察,直面现实,过好当下,未来才能真正得以改变。 在生命的长河中,不存在过不去的坎儿,只有不愿放下过往的心。 希望大家都能放下过去,轻装上阵。 04
放下对所有家人的评判和指责,活出自我节奏
《纳瓦尔宝典》中说: “幸福并不来自外在,而是你自身做出的选择。” 婚姻中,难免有分歧,大到买房择业该听谁的,小到吃喝玩乐东西放在哪里... 在每天发生的生活里,我们选择用哪种方式解释伴侣的行为,我们对家人使用怎样的说话方式,对他们的未来抱有什么样的目标,会极大地影响婚姻质量。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话题来举个例吧: 给孩子买衣服时,伴侣说买刚好,你要买大一点,这只是观念不同,但如果我们偏执地认为他是故意作对,就是不爱你,一定有隔阂。 孩子拿压岁钱给大人买了束花,你局限于她擅自做决定,或是心疼钱,就会忽略她其实克服了自私没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后对你厚重的爱和感恩。 伴侣洗完澡随口抱怨了一句卫生间老是有头发,你顿时火冒三丈,冲着他说你看不到我的操劳,你不能自己捡一下,一场大战也许就开始了。 《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生活中,人们通常有两种归因模式: 改善关系的归因和维持苦恼的归因。 前者倾向于淡化彼此的过失,打心里认为它们的发生都是偶然的、无意的。 而维持苦恼的归则因恰恰相反,它总是夸大坏处,坚定地认为伴侣的负面行动都是故意的、习惯性的,都是因为不爱。 并下意识地使用对坑、攻击、指责来还击,甚至人们还会因此开启经常性对家人做评判的方式来沟通。 简单说,就是过度防御,这种过度防御的机制,可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代际遗传,也可能是缺乏对自己的认可,或者过度劳累,和错误的归因模式。 但换一个角度,放下这种紧张感,感情自然而然就开始流动了。 关于这一问题,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 A、与原生家庭和解,不断反思和拥抱当初脆弱的自己,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B、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要一直拿自己和他人对比,不要一直从外界找认可。 C、试着给自己松绑,尤其是孩子教育这个板块,他其实有他的命运,他也更需要一个快乐的母亲,请不要让自己始终处在帮他恐惧未来的状态中,而毁了现在。
D、关于家务,以自己没有怨气为标准去做,什么标准,要求全都不要管,我一个处女座,结婚后,几乎放弃了干净这件事,首先维护自己的身体。
E、戒掉和家人争输赢的执念,婚姻不是战场,嘴上吵赢了却失了心,不如用行为来表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F、持续强大自己的内心,锻炼自己对事对人不在意的能力,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去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活出自己的节奏,活出自己的精彩,然后用高能量的状态面对家人。 05
心理学家霍妮说:“期待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婚姻里,与其期待家人成为理想的样子,不如降低期待,结束内耗,制造快乐,做家庭的掌托人引领者: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接纳真实的对方,看见对方的闪光点; 放下过去的不愉快,珍惜当下的幸福,拥抱日子里的小确幸; 放下对所有家人的评判和指责,活出自我节奏,让爱流动起来 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愿每个婚姻中的每个人都能学会“放下”,过上舒心自在的日子,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你的婚姻里,有哪些放不下的执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文章来源于 南汐女士2,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