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小米又被围攻!委屈:速度太快出了事,你负责任?

3 天前 2368 0

[复制链接]
有妖气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3 天前 |阅读模式

有妖气 未绑定微信 楼主

3 天前

这几天,小米汽车又双叒叕被骂上热搜了。
原因很简单:
车主们花50多万买的SU7 Ultra,原本号称“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结果系统一更新,1548匹的最大马力直接被“上锁”——想用?先去赛道考个试!
一时间,车主炸锅:“我买顶配性能车,还得花钱考驾照?”
“这是逼我氪金玩现实版《跑跑卡丁车》?”
小米委屈回应:“为了安全啊!”
网友却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这波操作,到底是车企负责任,还是变相“割韭菜”?
今天咱们掰扯清楚。
206cd4e113119f0aadb22dd96b98ef8e.jpeg
一、事件始末:从“性能自由”到“赛道考试”
1. 小米SU7 Ultra:卖点就是“狂暴马力”
小米SU7 Ultra作为小米第二款量产车,定位高性能版,最大卖点就是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1.98秒,号称“纽北调校底盘,出厂就能上赛道”。52.99万的售价,吸引了不少追求极致性能的消费者。
2. 争议OTA更新:不考试,马力砍半!
5月1日,小米推送车机系统更新,新增“排位模式圈速考核”:车主需在指定赛道(如浙赛、天马等)跑出官方设定的圈速成绩(例如浙赛1分46秒内),才能解锁全马力。
没通过?日常只能开900匹,相当于砍掉40%性能!
更让车主上火的是,解锁成本高昂:赛道日单次费用约2000元,新手还需额外花3000元/小时请教练培训。
有车主算账:“考个试得花上万,这车买了个寂寞?”
abf21924870286c18cd4920427a19526.jpeg
二、争议焦点:安全还是套路?
支持派:马路不是赛道,安全就该设卡!
“1500匹不是玩具!” 有赛车爱好者直言,普通车主根本驾驭不了这种性能,飙车失控事故频发(此前已有车主因深夜飙车被警方通报)。
车企有社会责任:法律人士指出,若车主用全马力在公共道路超速100%(比如时速300公里),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车企若未限制,或需承担连带责任。
反对派:花钱买性能,凭啥被阉割?
“我买的不是半成品!” 车主认为,马力是核心卖点,小米未提前告知限制条件,涉嫌虚假宣传。
“考驾照”变味成“氪金游戏”:赛道集中在少数城市(如郑州周边仅一个合格场地),外地车主交通、住宿成本叠加,性价比崩盘。
技术漏洞反成灰色产业:已有商家提供“代刷圈速”服务,甚至破解系统绕过限制,安全初衷沦为笑话。
63927f3bc0b8b1f8bf235268a02c2ea3.jpeg
三、车企两难:要安全,还是要用户体验?
1. 行业先例:特斯拉、保时捷也“锁性能”
小米并非第一个“锁马力”的车企。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赛道模式”需培训解锁,保时捷Taycan Turbo S的“超增压模式”甚至要额外付费。
但小米的“圈速考试”更严格,直接把门槛拉到职业车手水平。
2. 法律红线:车企的“免责盾牌”?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车企必须对车辆性能做合理管控。小米的设定符合“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事故风险”的国标导向。律师也认为,合同约定+场景限制不侵犯物权,车主购车前已知条款,属于“自愿入坑”。
3. 用户信任危机:沟通缺失的代价
小米最大的槽点,是未提前调研车主意见,直接强制执行。
有销售坦言:“顾客一问三不知,转头就去买别家”。虽然后续撤回更新并道歉,但品牌形象已受损。
aab702c0fb0719f1e8420891628dd1d0.jpeg
四、深层矛盾:性能车的“原罪”
1. 公共安全 vs 个人自由
性能车的悖论在于:卖车时吹马力,卖完后锁马力。车主认为“我花钱买的性能,爱怎么用是我的自由”,但公共道路不是私人赛道,超速飙车威胁的是无辜路人。正如网友吐槽:“你买音响可以深夜蹦迪,但邻居有权报警”。
2. 赛道基建缺失的锅,该谁背?
国内专业赛车场数量不足美国十分之一,车主想合法飙车都难。车企若真想负责,不如联合政府建更多赛道,而不是让用户自掏腰包“考试”。
3. 性能车的“人性陷阱”
小米SU7 Ultra的1548匹马力,本质上是为赛道而生,但多数车主买它只是为了“装逼”。车企明知用户技术参差不齐,却依然用性能当噱头,本质上是把安全风险转嫁给社会。
599f8125f895d8e71553e36d5f4b2013.png
五、反思:小米撤更新,但问题远未解决
事件发酵后,小米紧急撤回OTA更新,承诺“未来加强沟通”。
但这只是暂时平息争议,根本矛盾仍在:
给车企的启示:
卖车前说清规则:性能解锁条件必须写进合同,避免事后扯皮。
分级管理更灵活:比如按驾龄、赛道经验动态调整马力,而非一刀切8。
共建安全生态:与赛道、驾校合作推出培训补贴,降低用户成本。
给车主的忠告:
认清性能车的本质:它不是代步工具,而是“合法上路的赛车”。
敬畏速度:公共道路飙车害人害己,赛道才是释放激情的归宿。
结语:油门与刹车,从来不是单选题
小米这波操作,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社会责任的试金石。车企不能一边用“狂暴马力”吸引用户,一边用“安全限制”推卸责任。
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把用户逼成“赛道考霸”,而是让性能体验与公共安全找到平衡点。
毕竟,车可以快,但人心不能飘。
文章来源于作家李逍遥,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注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7

帖子7

积分54

图文推荐

  • 5–6月国内旅行清单:邂逅初夏最诗意的6个

    写在前面:赴一场初夏的旅行之约:暮春过后,初夏

  • 广州地铁直达!朋友都以为我出国了,疲惫生

    广州macrophylla丨2025.广州地铁直达……是我疲惫

  •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真相来了!这6种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剩饭剩菜的处理是许多人都

  • 粽子包法教程!教你粽子6种包法,超详细步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大家吃粽子的好时候,虽然平时也

  • 茄子不变色!不过油!更不需要额外加一滴油

    快看这锅五花肉炒茄子!紫得发亮的茄子裹着琥珀色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