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聪明家长不打不骂三招让...

2024-3-24 16:21:06 3189 0

[复制链接]
辞旧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3-24 16:21:06 |阅读模式

辞旧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3-24 16:21:06

孩子犯错不可怕,让大人最闹心的,恐怕还是同样的错误反复犯。不知道是小家伙故意知错不改,还是平时压根没听进去大人的教导。

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之后,只想狠狠揍一顿让 TA 长记性!
其实孩子同样错误反复犯,有时候还真不能怪孩子,揍一顿、骂一顿都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无意或故意犯同样错误的原因,再从原因入手,不打不骂三招让娃长记性。


娃总犯同样的错误
可能和大脑发育有关

11177d168d356501e520343967fe9d23.jpeg

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快思慢想》,作者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康纳曼(Daniel Kahneman)。

虽然这是一本剖析大脑思考运作的经济学类著作,但里面所运用到的心理学实验和知识,对我们了解人类大脑运作系统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

康纳曼介绍,「快思」与「慢想」是我们脑中的两位主角,代表着两种不一样的思维系统。

快思是系统一,代表直觉式思考。这个系统很情绪化,依赖直觉,并能够帮助人们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它也很容易上当,很容易被情绪、偏见和错觉引导,让人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是,快思也是人类生存下来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例如我们遇到狮子的时候,我们的快思系统会帮助我们迅速作出直觉式反应——逃跑,保护自身的安全。

慢想是系统二,代表逻辑式思考。这套系统它动作比较慢,擅长逻辑分析。系统一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将丢给系统二处理。

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斯特鲁普任务 (Stroop task)[1],就是这两套系统如何运作的体现。请大家试试,快速说出下面每个词的颜色:

黄色绿色蓝色绿色

正确回答:绿色、蓝色、红色、黄色。

438811c0b1e3d9b682c21bcdf55c0708.jpeg

但是不是觉得要快速完成这个任务有点难度?

我们可能会不自主地说出了词语本身,而不是文字的颜色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两个系统在抗衡的现象。

因为习惯,我们会有直接说出词语的冲动,这就是快思系统。但这个任务,其实是要我们说出颜色,这时,我们的慢想系统就要发挥作用。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是由这两个系统不自主地在操控着。幼儿反复犯同一个错误,就是受到「快思」系统的影响。

孩子看见路边的花很漂亮,驱使他们有摘花的冲动。这时,如果他们不停下来,慢想系统没能发挥作用,就可能会不自觉地犯了摘花的错误。

而慢想系统,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 (prefrontal lobe)控制。大脑的前额叶是人类进行计划、自控、思考的重要大脑部位,而幼儿的前额叶发展并未完全成熟(前额叶大概要到成年后才完全发育),所以许多孩子的自制能力,并不如年纪大一点的朋友或者成年人[2]。

也就是说,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由前额叶控制的「慢想」系统发挥作用。

说到这儿,肯定有家长想说,一次两次可能确实是脑袋跟不上动作,但反反复复犯同样的错误,小家伙儿肯定是故意明知故犯了啊。

别急,我们继续聊。

孩子故意知错不改?
问题可能出在大人身上

6128667d487b781089aaf190a12c3851.jpeg

如果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某些行为是不当的,但仍然不断重复犯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错不敢」「明知故犯」。

那么有可能是另一种原因——家长每次的提醒和批评变成了强化剂

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时,我们一般会先指责孩子的错误,或者会不断地提醒孩子不该去做什么。「不能爬窗」「不能摘花」「不能打人」等等,但是,我们很少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家长的不断复述错误的做法,就像老师批评孩子做错了题目,但却没有告诉孩子正确答案一样,孩子只记住了这是错的,但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举个更简单的例子,现在请大家不要想大象

怎么样?是不是脑海中瞬间出现了「大象」的形象?

也就是说在犯错的当下不断提醒错误,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记忆,更记住了错误的行为,导致孩子在遇到特定场景时,更容易去犯错。

不想孩子一个错误重复犯,说多了反而有反作用,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最基本的三条原则,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举一反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引导。

不打不骂
聪明家长这样引导

72f4488ce11757188a93d489d288c3dc.jpeg


方法一: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

幼儿的前额叶发展未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快思」系统的主导,因冲动、情绪和习惯去做事,从而导致容易犯错。

家长常常在孩子做错事后,口上批评,却帮孩子承担后果。比如孩子乱扔,只是批评孩子不能扔,却帮孩子收拾好;孩子打人,批评孩子不能打人后,便一笑而过;孩子爬窗,呵斥孩子,然后马上抱孩子回来。

很多时候,孩子重复做一件「错误」的事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去承担后果。

如果是轻微的事情,如玩具乱扔,那就让他自己去收拾好,不收拾好就放在那里,让他自己去负责,这样比无数次的「不行」、「不可以」更有效。

像爬窗这种危险的事情,让孩子承担后果太严重了。

家长则可以找一些视频或者新闻案例,讲给孩子听,甚至给孩子看,如果爬窗摔下来的后果是什么。还可以用一个鸡蛋在家中演练,从高处坠落的后果。

96569fb3ef0b13c80150b31a4816558c.jpeg


方法二:给孩子「慢想」的机会。

如果孩子能意识到行为的不当,只是当下无法控制自己,那么家长要适当地给孩子制造慢想的机会。

比如,在孩子在外面乱摘花的时候,温柔地提醒孩子,如果把花摘下来,这朵花会变得怎么样?(它会枯竭、死亡)

比如,孩子想要爬窗的时候,不去吼骂孩子,说「不要爬窗」,而是告诉孩子,「爬窗危险,记得上次给你看的视频里面那个小朋友摔破了脑袋缝针吗?我们去玩堆积木好不好?」

与其一味地警告孩子「不要爬窗、不要摘花、不要打人、不要尿裤子」,不如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是什么——也就是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爬窗危险,后果严重;爱护花朵,保护自然;出门前,先上洗手间」,强化正确的做法,弱化犯错的呵斥。

90291c1a9a0c12cf5e7e9e7accbbfdba.jpeg


方法三:讲的道理要符合孩子的理解和行为能力。

孩子在 3 岁前,对抽象的概念并没有理解能力。他们只能理解,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

比如我们跟孩子说,糖吃多了不好,却用糖来奖励孩子的行为,那么他们可能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也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期待是什么——「到底我该不该吃糖?」

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就是言行一致,如果设定了规则,就要坚守。不要一边让孩子不要吃糖,一边又买糖给孩子做奖励。

除此之外,和孩子说的道理,也要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对于幼儿,最好用绘本故事、动画视频等给孩子解释,让他们更生动地理解什么是规则和限制。

话不需要多,次数也不需要频繁,但尽量要选在孩子可以听话的环境中,用孩子接受的方法和孩子解释和交谈。

总之,每个人都会犯错,大人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认识错误的过程中,锻炼「慢想」思维,提高计划、自制和反思的能力吧。


本文经由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APS)叶壮审核

文章来源于丁香妈妈教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金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79

帖子192

积分1013

图文推荐

  • 这个还能趁小着吃!软糯巨香,一口一个,让

    在很多的市场摊位,有时候能看到一颗颗小小的小土

  • “荔枝三杰”,个个惊艳到我,特别是最后一

    炎炎夏日,荔枝飘香。在众多的荔枝品种中,有三种

  • 本水果大量上市,香味浓郁,甜酸适口!

    菠萝现在正大量上市,菠萝的果肉黄色,香味浓郁,

  • 炒黄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一些技巧和

    炒黄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

  • 金针菇这吃法火了,低脂不油腻,清淡减肥菜

    【蚝油金针菇】食材:金针菇、胡萝卜、辣椒、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