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心里都在想什么?

2023-11-28 09:37:40 20598 0

[复制链接]
心只为你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1-28 09:37:40 |阅读模式

心只为你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1-28 09:37:40

最近重温了一部经典的老电影——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四百击》。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小男孩安托万的成长故事,他逃课,撒谎,偷东西,几乎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他的这一系列行为,都和他的父母脱不了干系。

继父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言不合就赏安托万几个响亮的耳光,母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动不动便对着孩子一顿吼叫。
35a51e4b304ab87bc49ae40f26c1e71f.gif
而每一次被无端责骂,安托万都只会选择沉默和逃避。

一次,他因为没有去上课被父母发现,父母歇斯底里地对着他吼叫,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了他,这让孩子的自尊心荡然无存。

但是父母从来不问缘由,他们只是觉得这孩子无药可救,把教育的问题全部推给学校的老师。

吃了一顿父母坏情绪的安托万,并没有如父母所愿地,从此乖乖上学,变得听话,而是开始了他更叛逆的生活。

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他选择离家出走,想要远远地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到最后,他因为偷东西而被送到青少年观察中心。 4154646fb677fd2649b705326b86c049.jpeg
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心疼安托万,如果他的父母可以更多地关心孩子,多和孩子和善地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结局一定会完全不一样。

电影名字《四百击》,来源于法国的一句谚语: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想要教育他,起码要打四百下。
可是这样的教育,真的有效果吗?那可未必。

长期被父母暴力教育下的孩子,虽然当下他可能变得沉默,变得短暂地听话。

但是这样的孩子,正在父母的歇斯底里下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他们不说话,是因为他们不敢说话,因为他们是在进一步地掩饰自己的内心,不敢解释、不敢沟通。

些小小的情绪,都在为孩子将来埋下隐形炸弹。
5ad14a5ceeeea2dfc7035d11d771f3fc.png 被吼后,我把妈妈当成了怪兽

曾经收到了一位名叫雅雅的读者妈妈的来信:

雅雅家里有一个6岁的女儿,她觉得女儿一切都好,就是做事太磨磨蹭蹭。

有一次,雅雅着急送孩子出门上兴趣班,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女儿不仅拖拖拉拉没有把饭吃完,还一边玩玩具一边到处跑。

雅雅看着凌乱的客厅,一下子没有控制住情绪,第一次对着孩子发了火。

没想到的是,被妈妈吼过后的女儿,不仅没有情绪崩溃当场大哭,反而开始听话,马上收拾好东西出门。

深感这一招好用的雅雅,便一发不可收拾,觉得这是个能对付孩子的万能招式。
66e5b1ca7aaca52a0f9462d4693e30ee.jpeg
于是她开始从一个温柔的妈妈变成一个动不动就吼孩子的河东狮。

吼过的孩子确实让当妈的省了不少心,直到那一次她听到了孩子跟奶奶的对话。

女儿在奶奶面前“投诉”妈妈,说妈妈经常骂她。

“妈妈像个假妈妈一样,是怪兽假扮的,”女儿说,“我太害怕怪兽了,不听话的话会被她吃掉!”

这时雅雅才发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孩子被吼后变得听话,并非是因为自己的教育多么了得,而是因为自己的每一声吼叫,激发了孩子的自我保护。
于是他们不敢说话,只能迫于无奈地选择听话。

这就导致,本来应该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成了孩子恐惧的来源。

它像一根无形的针,一点一点地刺伤孩子的心,一点一点地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让亲子关系出现了难以修补的裂痕。
而这,肯定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1a5d27ce04dc8c3684bca7378dd9f319.png 长期被吼的孩子,性格更孤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从小动辄挨打被骂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吗?

其中有一个回答特别让人扎心:

学不会爱一个人,不会表达爱,经常活在童年的言语暴力中,无数次生出想要自杀的念头,整个人都很自卑,做事唯唯诺诺。

因为半夜上厕所不小心吵醒母亲被责骂,被罚只穿内衣内裤站在客厅里。
2a36d37aa4a209f804d1aee0d42944f3.jpeg
因为跟爸爸抢电视看,被爸爸恶狠狠地命令她远离爸爸五米以外。

上幼儿园被别的小孩子欺负,告诉妈妈,换不来妈妈的安慰,反而是妈妈的恶言相向,嫌弃孩子给她惹事添烦恼。

童年能回忆起来的场景,基本都是父母在自己面前唾液纷飞的模样。

过往的种种,导致了她长大后极其缺乏安全感,对其他人非常不信任,特别讨厌跟别人有肢体接触。
就算是关系很好的闺蜜,一不小心触碰到对方也会火速弹开。

没有从父母那得到爱的孩子,不会懂得爱自己,也不会懂得爱别人,甚至会觉得,向别人表达关心是一件十分虚伪的事。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每做一件小事都唯唯诺诺,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便会招来责骂。

于是便从小心翼翼到不敢做,甚至会因为一丁点的风吹草动便被吓得手足无措。

这样的性格,会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主动权。
因为害怕,因为胆小,因为不自信而一次次错过机会,然后变得更加自卑,周而复始。
3ecb4b930682ec616d3dc492cf26bf09.png 控制好情绪,是父母的必修课

网上有一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时间等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等不到想要的。”

是的,做父母的总以为为孩子付出了良多,孩子应该学会感恩,然而却忽略了孩子在成长途中,父母对孩子造成的无法磨灭的伤害。

这种伤害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它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他往后走的每一步路。

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父母毋庸置疑的必修课。
19f322f463b8cc488335cc0c04432194.jpeg
同事小美在孩子面前就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工作原因,小美有时候会把3岁的孩子接到办公室来,小孩子调皮且好奇,时不时拉一下妈妈的衣袖,总是忍不住问东问西。

孩子一直在耳边聒噪,别说是小美了,我远远听见也觉得烦躁不已。

然而小美却一句重话也没有说,反而温柔地回应着孩子:

“怎么了宝贝?”“妈妈在忙等一会看。”“你安静一点,妈妈在工作。”

这些话反复了几次,孩子果然安静了不少,一个人悄悄地拿着玩具到办公室的小角落里玩。

等小美忙完了工作,她会甜甜地走到孩子身边,跟孩子说,“宝贝对不起,刚才妈妈在忙,你可以把你刚才想说的再说一遍吗?”

这样的妈妈,再烦再累,也能控制好情绪,不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来说,真的像天使一般。

《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晨妈特别赞同:

“如果一个家庭败在了情绪宣泄上,那无论在其他地方赢得多胜利,在孩子内心世界建设这一件事上,都是极大的失败。”

父母的好情绪是孩子的人生的导向指引,它会在无意中塑造孩子的性格,升温亲子关系。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的一时失控,造成孩子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希望孩子们在未来,回忆父母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都是父母温柔的模样。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36

帖子136

积分858

图文推荐

  • 5–6月国内旅行清单:邂逅初夏最诗意的6个

    写在前面:赴一场初夏的旅行之约:暮春过后,初夏

  • 广州地铁直达!朋友都以为我出国了,疲惫生

    广州macrophylla丨2025.广州地铁直达……是我疲惫

  •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真相来了!这6种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剩饭剩菜的处理是许多人都

  • 粽子包法教程!教你粽子6种包法,超详细步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大家吃粽子的好时候,虽然平时也

  • 茄子不变色!不过油!更不需要额外加一滴油

    快看这锅五花肉炒茄子!紫得发亮的茄子裹着琥珀色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