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总是扭扭捏捏、胆怯、说话小声,妈妈在家也是个凡事都不敢开口;而那些阳光大方、活蹦乱跳的孩子,往往背后有个性格开朗、不怕吃亏的妈妈。
别不信,妈妈是什么样子,孩子多半也差不多。孩子小的时候不懂道理,但他们懂模仿。他们会悄悄照着妈妈的样子,练习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以下这4种妈妈的性格,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焦虑型妈妈:越担心,孩子越胆小
有些妈妈对孩子的担心,从娃出生就没断过。穿多穿少怕感冒,玩得疯了怕摔跤,交朋友怕被欺负,上学怕跟不上,考试怕考砸。
一句“你小心点”,孩子听多了,就真会变得小心翼翼。做事畏手畏脚,一遇到挑战就退缩。
邻居莎莎小时候跳绳绊了一跤,妈妈立马把绳子收起来,说:“太危险了,以后别玩这个。”
小学想参加运动会,妈妈说:“你腿不够长,别去丢人。”
大学实习机会来了,妈妈又说:“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结果莎莎长到二十多岁,做什么都要别人拿主意,一遇到事就先想最坏的结果。不是能力差,而是习惯性地觉得“我不行”。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妈妈的信任。你越相信他能行,他越可能真行。别总担心孩子摔倒,多想想摔完他是不是能爬起来。
02 完美型妈妈:事事要求高,孩子压力山大
有一种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两个字:“更好”。
考试得90分,还问那10分怎么丢的;画画比赛拿了一等奖,还提醒下次记得涂色再工整点;弹钢琴弹得不错,却还是说:“你得多练,你看人家周杰伦一天练琴4个小时。”
表面上看是“望子成龙”,实际上孩子活得像个永远在考试的机器人。他不敢犯错,不敢失败,最怕的就是“让妈妈失望”。
学生小田,从小被妈妈安排得明明白白。课外班排得比星巴克还密,连周末也没有空闲时间。别人放假他在学奥数,别人追剧他在背单词。
他成绩一直不错,但高考失利,妈妈当着亲戚面哭了整整一下午,说“我对你那么用心,你就还我这个?”
那天起,小田整整休学了一年。他说:“我不是不想努力,我只是太累了。”
父母要知道:不是每一分成绩背后都是进步,有时候,是孩子在努力维持一个“不能让妈妈难过”的人设。
03 情绪化妈妈:喜怒无常,孩子缺安全感
有些妈妈,说话像点火,情绪一来谁都躲不掉。
早上还温柔叫醒孩子吃早餐,下午就因为玩具没收拾好发火;有时笑着陪玩,有时因为一句话突然翻脸。
这种反差太大的情绪,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不知道哪句话会惹妈妈生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里又要“变天”。
小区的菲菲只有六岁,已经学会察言观色。
妈妈脸色一变,她立马不说话,乖乖回房间。“妈妈今天心情好不好?”成了她每天最关心的事。
孩子不是天生懂事,而是被“吓”懂事的。这种懂事,其实是一种压抑。
妈妈当然也有情绪,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控制住情绪,不把孩子当“出气筒”。当你开始稳定情绪,孩子才会有底气面对世界。
04 幽默型妈妈:家庭轻松,孩子更自信
说完沉重的,我们来说点轻松的。
有一种妈妈,她可能不擅长辅导作业,也不是鸡娃冠军,但她有一样本事:把日子过得有趣。
她能把做饭说成“科学实验”,能把迟到的尴尬变成“今天我们是最压轴的明星”;孩子考试没考好,她先开个玩笑:“这次你考的分数比我当年还高呢。”
你别小看这种妈妈,她们的“笑点”就是孩子的“强心剂”。
幽默的妈妈,不意味着她不管孩子,而是她会用轻松的方式传递力量。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不怕出错,也不怕被评价。他们相信,失败只是过程,不是结局。
幽默的妈妈,其实是在给孩子打“心理疫苗”。
END 最后:
心理学家荣格说:“孩子的命运,往往藏在母亲的性格里。”
妈妈不是万能的,也没必要做“完美妈妈”。
但一个情绪稳定、不焦虑、不苛责、懂得自嘲的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你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你温柔一点,他就不会急躁;你轻松一点,他就不会焦虑;你真诚一点,他就会相信这个世界也不会太糟。
文章来源于菲亚爸爸,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