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之前读《周易》,研究卦象,知道至少可以从八个角度去思考一种现象。 是的,寒假来临,本应是孩子、家庭充满松弛感的时间,但也不可过度。 昨天写了一篇《放假了,要做三件事》,今天就反着来,跟着写一篇《寒假里,让孩子少做这三件事》。
二
假期没了学校的闹钟催促,很多孩子开启了“睡懒觉模式”,一睡就日上三竿。 可别小瞧这赖床,它打乱的是孩子好不容易在上学期间养成的生物钟。 学期刚结束,放松放松,赖个一两天,也许并没有什么。 长期赖床,孩子可能会变得没精神,整天浑浑噩噩,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精神状态。 而且,早晨的时光非常宝贵,当孩子赖床时,错过了的是清晨清新的空气,错过了晨光对身体生物钟的调节,更错过了晨读锻炼的黄金时间。 《黄帝内经》强调春季和夏季强调“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即便是冬季要求“早卧晚起”,也是7点钟就要起床。 有些干脆一家人进入了“冬眠”模式,中午才起床,晚上很迟睡,一天一日只吃两餐。 所以,这样一来,寒假不仅不能养成好习惯,还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
三
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就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寒假期间,没了上学时的限制,不少孩子整日与电子设备为伴。 长时间盯着屏幕,伤害最大的就是眼睛,近视度数蹭蹭上涨。 不仅如此,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孩子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会逐渐退化。 本该在假期和小伙伴玩耍、增进感情,或是和家人围坐聊天的时间,都被电子设备占据。 更严重的是,网络上信息繁杂,不良内容可能趁虚而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身心健康。 放假期间,偶尔玩一下,无可厚非,但长期沉浸其中,大人就会陷入焦虑,亲子关系也会闹僵。
四
过年期间,家里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这可让孩子们大饱口福。 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进入身体,容易导致孩子积食、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肥胖问题。 有些孩子过年期间毫无节制地吃糖果、喝饮料,牙齿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龋齿问题接踵而至。
五
制定作息时间表,固定起床、睡觉时间,培养早睡早起好习惯。 大人自己先不赖床,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爬山、滑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少孩子对电子设备依赖。 多带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掸新,购物等,既能增加家庭氛围,又能提高劳动技能。 控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设定奖励机制,完成学习任务可适当玩一会儿。 在饮食方面,家长要改变饮食观念,对孩子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把控食物种类,多准备蔬菜水果,做到营养均衡,控制孩子零食摄入。
六
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远离赖床不起、沉迷电子、胡吃海喝这三件事, 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充实、有意义的假期,为新学期的成长积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