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节气养生丨今日夏至,阳气最旺盛的时刻,更需要着重养...

2025-6-21 17:37:23 4264 0

[复制链接]
像爺們一樣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6-21 17:37:23 |阅读模式

像爺們一樣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5-6-21 17:37:23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唐代元稹的《咏二十四气诗·夏至五月中》描绘了夏至的蝉鸣和雷电,反映了夏至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


夏至节气,自然界中的阳气达到鼎盛,初阴始生。人体也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之变化,阳气浮越于外而渐衰,阴气始生于内而渐盛。


此时养生,应注意顺应节令特点,调整阴阳、防病治病。


消暑降温忌贪凉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体阳气的特点是阳盛于外,聚集于体表向外发散,体内的阳气相对较少,此时寒湿反而容易内侵,损伤人体阳气。若寒邪潜入四肢经络,会引发肩颈疼痛、腰椎病、骨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因此,空调开放温度不要过低,不要对着风口,必要时加披一件薄衫,洗浴时不要用冷水,夜间睡觉忌贪凉,喜欢用凉席的尤其要注意。


空调吹多了,这样应对!

在空调房待的时间过长,不运动,少汗出,当从感受风寒施治,可饮热姜汤;或用淡豆豉15克+大葱白三根,共水煮,水开后5分钟关火,频服代茶饮,第二天症状就会消失。


祛暑记得多食苦

夏至饮食首先要以清暑泻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预防“中暑”“上火”等。


夏至
苦瓜

苦瓜为夏季食用佳品,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等作用。


夏至
莴笋

莴笋又叫千金菜,具有通利小便、开胸利膈、顺气调中、清热止渴的作用。


夏至
莲子心

莲子心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清火,尤其是清心火,如果平时情绪焦虑烦躁、失眠多梦,可以用莲子心泡茶饮用,有静心安神、助眠之效。


晚睡早起加午睡

夏至起居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无论多热,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可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运动和缓别大汗

夏至运动注意避开酷日当空时,宜选择清晨或傍晚,在空旷、空气清新的地方,如河边湖畔、公园庭院等。


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或者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气功,运动不可太剧烈,不可大汗淋漓。


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不可短时间大量饮用凉开水。


使志无怒养心境

五行中夏季对应心,因此要注意养心。


酷热气候使人心情烦躁易怒。《黄帝内经》有言:“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我们要注意保持心境平和,遇事不要轻易发怒,学会合理释放自己的坏情绪。


夏至保健小妙招

泡脚除湿


古人云“长夏多生湿病”。夏至节气,可在每天睡前1小时,用热水泡脚20分钟,使身体微微汗出。


这样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经络,起到健脾祛湿、通经利水、缓解疲劳的作用。


艾灸补阳


夏至体内阴阳气皆少,处于“外热内寒”之时,是扶阳祛寒的最佳时机。


可以通过艾灸任督两脉的方法,生发阳气,调养气血,补充人体元气。


取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穴艾灸。每个穴位艾灸20~30分钟。


在施灸前,喝淡盐温水,防止在施灸过程中汗流过多,而引起虚脱。灸完后闭上眼睛静休15分钟,平复气血。


按摩养心


1.点按极泉穴


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动脉搏动处。


手法:以拇指指尖点按极泉穴2~3分钟,以微感胀痛为宜。


功效:极泉穴属手少阴心经,经常按摩此穴,能起到温通心阳的作用,也可促进新陈代谢。


2.揉按期门穴


取穴:坐位或者仰卧位,自乳头垂直向下摸两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手法:用双手拇指按揉期门穴36次,力度适中。


功效:期门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经常按摩此穴,可疏肝理气、排毒解热。

来源:养生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新手路上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

帖子4

积分34

图文推荐

  • 北林凉拌菜和卤味

    室友参加她师姐婚礼带回来的,沾沾喜气~东区一楼

  • 【珠海美食】铁锅炒鸡加白兰地

    这一天,开车去富华里的时候,途经看到【鸡神炒鸡

  • 6-9月夏季精选,日本10大避暑圣地

    炎热的夏季,能感受到清凉的旅游景点是绝佳的旅游

  • 雨季漫游指南:梅雨季避坑攻略 + 室内宝藏

    当潮湿的季风裹挟着细密雨丝掠过富士山的雪顶,当

  • 苏州比较适合度假旅行的10个小镇

    说起苏州,大家对古镇很熟悉,尤其是那些有名的老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