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长大后没本事的孩子,家庭都有个...

2023-11-30 10:18:48 20635 0

[复制链接]
等待叫醒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1-30 10:18:48 |阅读模式

等待叫醒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1-30 10:18:48

5ad14a5ceeeea2dfc7035d11d771f3fc.png
还记得之前上课,检查学生几个反复强调的知识点,眼睛扫到心不在焉的小X,提问其中一个,直接不会。


很小的知识点,不想继续纠缠耽误上课,就要求他下课背过,等大课间时找我检查。


大课间时,小X迟迟不来,问来办公室的一个同学,他说:


“小X在走廊上和几个同学打打闹闹,玩得正高兴呢。”

我让他去把小X叫来。

不一会儿,小X来了,顶着一头的汗,看来刚刚玩得很嗨。

我问他为什么不来找我,没说话,我又让他背那个小知识点,他直着眼睛说:


“我背不过。”

我批评他说:
“这么简单的知识点,课上我也反复强调了,以前也让你们背过多次,现在又给你课下时间准备,还背不过!
这是笨还是懒呢?”

本意是让他反思自己懒惰、不努力,后面教育的话我都想好了。

结果他不按套路出牌!


他居然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告诉我:“是因为笨。”

18720e5a54c3b6cd3f242f93e625f566.jpeg
我简直要被他憋出一口老血!

从教将近二十年,见过不少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这孩子是第一个面对老师的诱问,在“懒与笨”的选择之间,选择“笨”的孩子。

问题是:他根本不笨!

看着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想象他前一刻还在走廊上活蹦乱跳,反应敏捷。

现在却为了要应付我,而不得不说自己是个“笨蛋”,我又好气又好笑。

我想这个孩子是懒得太久了,以至于他不愿意再主动付出任何努力来改变自己,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词:
积懒成笨。 21347b2f38dc02cc947b4ad8e220478c.jpeg
1a5d27ce04dc8c3684bca7378dd9f319.png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当接初一新生,总会有这样的感慨:

无论开学的时候,孩子们有多积极,甚至不需刻意观察,你总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内,“被迫”先认识一部分同学——特别调皮的和特别懒惰的。

不说调皮的,先说说这些懒惰的孩子。

积极三两天后,他们就会”原形毕露”。

即使为了给孩子们养成习惯、培养信心,老师刻意布置很少的作业,仍然会有孩子不完成。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时,他们往往或皱着小眉头,或瞪起大眼睛、小眼睛,做出无辜状、痛苦状、沉思状、默然状……

与其一番交涉后,人家表示一定改正,然而,第二天仍然没什么改进……
我不禁在心里叹息:

这些孩子已经不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作业了,主观上已经放弃了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

其实,他们也很想努力表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但是美好的愿望战胜不了懒惰的习惯,在稍作努力之后,他们发现每天都坚持完成作业“太累了”。

于是,又重新进入大脑“休眠”,与作业“消极对抗”的状态。

你和他说别的,他也说也笑,只要一提学习,整个人就会变得木呆呆的。 25c4783084547293b034dacc7ad408fe.jpeg
这个懒惰的毛病是怎样养成的呢?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

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习惯不好,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课文的背诵,他一开始磨磨唧唧不好好背,怎么提醒都不管用,晚上九点多时,他磨累了想睡觉。

他爸说:“背不熟不许睡!要背到一处也不能错!”

他把求助的眼光投向我,我说:“要听爸爸的。”

那天晚上儿子边哭边背,从悲伤背到绝望,终于背过。

以后虽然他做作业、背东西很多时候还是慢、想偷懒,但是我觉得他心里有了一个底线,就是:

可以拖,但不能不完成。我想每一个孩子,也许从他做作业第一次遇到困难时,感受到家长对他和学习的态度、要求开始,心理上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那些态度温和而要求严格的家长,给了孩子尊重和不容突破的底线;

那些态度强硬而要求严格的家长,也给了孩子底线,但孩子有压抑感,随着长大容易产生反抗心理;

那些态度摇摆的家长,给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些抱怨的家长,给了孩子不学的理由和凡事往他处推卸责任的态度。

那些“怎样都好”的家长,让孩子成为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
9236abdcf8b6a04be1d55617e5f3b59a.jpeg
那些对孩子过于宽容的家长,往往是自认为“懂一点教育”的家长。

秉承宽容、接纳、快乐教育的理念,期望通过“不管孩子”来达到比“管孩子”还要好的教育效果。

殊不知,宽容、接纳孩子、快乐教育,绝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地“教育”孩子,孩子对自己也就没有了要求,放纵的结果是让孩子做事没有底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偷懒,孩子就在要求自己上偷懒,一次、两次好像没关系,三次、四次好像对学习没什么大影响。

可是,孩子的心理在这一次次的放纵中早就慢慢产生了变化,当结果明显可见的时候,孩子的懒惰心理已经养成。

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在纵容之下,一点点 “积懒成笨”的啊!

对这样的孩子,我的感觉,年轻时是气愤和不解,现在是心疼和叹息。

他们哪里是笨!是没有了思考和勤奋的习惯。

长久以往,小时候被家长过度放纵的孩子,就会因为“积懒成笨”导致成人后生活上的不如意。 66cbef5a7b260f0ef702b044578016bb.jpeg
3ecb4b930682ec616d3dc492cf26bf09.png
作为老师,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通过见证他们的成长,我深刻地意识到: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越来越不是一件只凭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

我见过一开始单凭聪明,学习还过得去,但是因为懒散,没有好习惯,成绩越来越差的孩子;

也见过一开始成绩不够拔尖,但是因为有毅力、耐心和好的学习习惯,冲过瓶颈期,越学越有自信,成绩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估的孩子。

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而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家庭。无论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凡事不要投机取巧,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意识和习惯。而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正是培养这种意识和习惯的好契机。

家长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冲过去,而不是态度摇摆、怨天尤人或散手不管。

此时,你的态度正非常微妙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你的做法给孩子做出了“行”的榜样。

那些已经养成了懒散习惯的孩子,也并非无药可救。

但是,凭孩子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战胜这长久以来形成的坏习气。
他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耐心。 b0bbe6e3d5a78ebeed9672fedae28db8.gif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觉醒,投入到科学的家庭教育中来。

家长要学会真关心把钱花在刀刃上,教育不能盲目从流,适合孩子才好。

用检查代替唠叨,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及时发现问题;

狠得下心来管教,不纵容,不偷懒,守护孩子的成长。

孩子要学会真努力:积极主动,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事;

积极思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遇到不懂的一定要及时请教;

积极学习,多动笔,多阅读,多练习,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难免带点绝情。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不逼他一把,他就会错过最好的学习时机。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4

帖子145

积分802

图文推荐

  • 5–6月国内旅行清单:邂逅初夏最诗意的6个

    写在前面:赴一场初夏的旅行之约:暮春过后,初夏

  • 广州地铁直达!朋友都以为我出国了,疲惫生

    广州macrophylla丨2025.广州地铁直达……是我疲惫

  •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真相来了!这6种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剩饭剩菜的处理是许多人都

  • 粽子包法教程!教你粽子6种包法,超详细步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大家吃粽子的好时候,虽然平时也

  • 茄子不变色!不过油!更不需要额外加一滴油

    快看这锅五花肉炒茄子!紫得发亮的茄子裹着琥珀色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