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件事君发布 “罗湖口岸黑车猖獗”的报道后 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部分网友还留言 表示有过类似经历 目前这些乱象有改观吗? 一起来关注最新进展 5月10日,南都调查报道刊发以后,记者再次来到罗湖口岸香港入境出口处,仍然看到有大量揽客人员聚集,此前报道中提到的喜仔亦在其中。 当日下午,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罗湖大队部署开展了执法行动,现场查处交通运输涉嫌违法案件。期间,个别揽客人员毫不避讳地近距离观看执法,并注视着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 多处摆放栏杆设置人行通道 收效甚微 据了解,五一期间,口岸方面在入境出口处设置了铁栏杆,将原来豁口型的接客区围成一条四五米宽的通道,进而将接客区前移十多米,以方便入境人流快速通行。 与此同时,罗湖汽车站售票窗口前方同样摆放起了铁栏杆,为购票的旅客设置排队等候的空间。尽管现场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明显增多,但入境出口处通道依然被黑车、通信卡、住宿等数十名揽客人员堵塞,拖着大件行李的入境旅客依然需要在人群闪展腾挪,才能前往车站或地铁入口。 5月10日,罗湖口岸入境出口处,黑车、电话卡、住宿等揽客人员将通道堵塞,旅客只能从人群中穿过。 “请退后,给旅客让出一条道来”,现场安保人员不断用扩音器喊道,但收效甚微。 面对安保人员的驱离,揽客人员只是象征性地后退几步或者暂时离开。一旦入境人流来临,他们便蜂拥上前。“你进我退”的场景,就这样在入境出口处的通道反复上演着。 南都记者从多方获悉,由于揽客人员集散性强,逗留位置又是公共区域,除非其擅自进入汽车场站或口岸区域内,否则相关人员无法对其进行驱散。对于入境人流通道和汽车售票窗口位置秩序,也只能口头对其进行劝导。 南都报道刊发以后,罗湖口岸揽客人员聚集现象未有改善 罗湖交通执法部门开展执法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 10日下午2时许 南都的报道正在不少揽客人员手机里 流传开来 “这么多人吗?”“那天我是穿这件衣服啊?”记者注意到,揽客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收看手机里播放的视频新闻,他们脸上的神色开始变得僵硬,甚至有些沉重。此时有部分揽客人员开始转身离去,但是仍有个别人员坚持在通道口留守。 14:45,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罗湖大队在沿河南路部署开展执法行动,对交通运输涉嫌违法车辆进行查处。随后,原先道路两旁停靠等候的车辆空车驶离,另一侧和平路侨社天桥下的揽客人员也加快了上车进程。 记者注意到,当揽客人员带乘客行至天桥下时,才会通知车辆前来载客,乘客上车后便第一时间驶离。期间,喜仔就成功拉来两拨乘客,其中一拨是三人同行,另外一名乘客包车离开。 南都记者还观察到,在执法人员现场查处期间,个别人员始终密切关注执法进程。有的站在道路绿化带对执法过程进行多次拍摄,有的则堂而皇之上前问询。整个查处期间,他们始终注视着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并未着急离开。 据悉,此次执法行动共检查车辆25辆,现场查处交通运输涉嫌违法案件2宗,对车辆采取证据登记保全措施1辆。另据记者了解,由于营运的构成要素是司机、乘客和交通运输工具,并未涉及揽客行为,对揽客人员的查处、取证存在较大难度。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在机场、火车站、交通枢纽场所等客流集散地为出租汽车揽客,或者以提供违法运输服务为目的揽客,扰乱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处二千元罚款。” 律师说法: 合规网约车亦可涉嫌非法营运 交通事故乘客也需担责 据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毛鹏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等规定,从事客运经营是一项需要行政许可的受益性行政行为,符合条件的机构应向相应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申请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营运证。如果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都是非法营运行为。 “私人去从事客运肯定是违法行为。在非法营运环节,不同人士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拉客,有人负责开车接送客,共犯,都要承担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等相关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不得将个人所有的网约车交由他人运营,也不得以网络预约之外的其他方式载客运营,否则也都应承担对应的责任。 这也意味着,即便司机拥有从事网约车的资格,但却绕过平台转而通过他人揽客的行为,依然不符合有关规定。“尽管法律规定比较完善,但现实难点是这种情况取证困难”,毛律师表示,一般乘客只要安全抵达了目的地,同时收费也比较合理的话,都不会计较自己乘坐的是不是“黑车”,而会计较的通常不愿上车,因此该行为往往难以取证。 大量揽客人员围堵在入境出口处,招揽旅客乘车。 毛律师认为,“黑车”往往价格低廉,安全系数低,一般达不到国家规定运营车辆的标准;而驾驶员如未取得客运从业人员资格,其驾驶技术、身心状况、服务能力也无法保障,因此乘坐“黑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乘客的合法权益同样难以保障。“一旦对乘客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往往得不到法定的赔偿;而非法营运的车主通常又没有赔偿的能力,产生的纠纷将很难解决”,毛律师提醒称,乘客也会因乘坐“黑车”而存在过错,导致自己可能被判决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此一来,乘客的权益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你身边看到的黑车多吗? 对于黑车,你的观点是什么?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文章来源于深圳大件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
商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4月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
4月28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
时隔十年,小米手机中国区销量再次登顶。根据IDC
“电话是加密的,配送员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
近日一份有关深圳贝壳内部通知“假期,全员在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