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在广州举行火炬传递专题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唐国华、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了十五运会火炬传递的相关情况。

据唐国华介绍,本次十五运会火炬的传递规模方面主要体现简约的办赛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将于11月2日上午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至100米。

唐国华展示火炬传递标志“海焰之灵”
11月2日9时,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将于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9时30分,香港、澳门、广州将分别举行起跑仪式,火炬传递仪式将同步于四个城市展开。
在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四个城市代表将分别把火种送回广州,当天17时左右,一场简单的融火仪式将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以衔接十五运会开幕式场内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点火。
本次运动会火炬传递将以“激情、温暖、绿色、生态”作为整体形象,火炬传递标志名为“海焰之灵”。标志下方是涌动不息的海浪,代表着海洋的广袤与深邃,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理优势和向海图强的雄心壮志。目光上移,一只灵动的中华白海豚跃出海面,既展示了十五运会吉祥物的风采,又象征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十五运会火炬手涵盖多群体代表
传递方式突出科技赋能、体现团结协作
据唐国华介绍,十五运会的火炬手选拔充分体现广泛性、代表性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组织推荐的方式选拔产生,涵盖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基层一线代表、体育工作者代表,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杰出代表和少数民族、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台胞、侨胞、外籍人士等群体代表。
其中,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代表占比约29%、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占比约46%、基层一线代表占比约21%。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火炬传递活动专门遴选安排了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公交驾驶员、网约车司机、护士、育婴员等普通市民代表,组建了外来务工人员方阵、志愿者方阵等团体火炬手,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温暖、奋进的底色。
唐国华表示,在火炬传递方式方面,本次火炬传递突出科技赋能、体现团结协作。与历届全运会相比,主要有以下创新和亮点:
一是创新组织模式,采取“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形式,四个城市同步开展火炬传递,全景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实践;除个人火炬手外,还安排了部分团体火炬手,每个团体由1名主火炬手和不超过6名助跑火炬手组成,展现相关领域或团队风采。
二是创新传递方式,坚持科技赋能,采取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极具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三是创新路线设计,部分路段通过点对点跳跃式传递,更加全面地串联城市地标,展示城市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传承。
四是联动协作上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成果。组委会参照跨境赛事的“无感通关”模式制定专属保障方案,开展了火炬及配套设备、火炬手和护跑手服装等的通关运输工作,实现了当天起运、当天到达的目标。火炬传递当天“上午四城传递、下午广州融火”的安排,也充分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精彩和便利。
与此同时,组委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如出现持续五级以上大风、中雨以上雨情等突发情况,活动将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采取中止、延迟以及转入室内应急场地进行展示性传递等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平稳有序。
香港:涵盖香港地标
设置多个观赏点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
据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赛区火炬传递的路线设计上充分展现了香港的特色,涵盖了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包括添马政府总部、金紫荆广场和香港启德体育园等。除跑步方式外,火炬传递亦会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等香港特色交通工具进行传递。
启德体育园是香港近来最具标志性的体育新地标,其主场馆拥有最大型的开合形天幕、灵活转换的草坪系统,加上其他先进设计,在不同天气情况都可举办不同的大型活动。自今年年初启用以来,已成功举办多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大型盛事。香港赛区有数个十五运会项目也会在启德体育园举办,包括在启德体艺馆举办的男子手球和击剑,以及在主场馆举行的七人制橄榄球。
此外,为方便市民观赏火炬传递活动,香港赛区在沿途设置了多个观赏点,市民可亲身到场支持火炬手,也可透过本地电视台观看火炬传递活动。
澳门:结合“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
促进体育文化深度融合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
据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十五运会澳门赛区首项比赛项目空手道将于11月6日正式开始,而火炬传递活动于11月2日举行,正好为各地的体育迷提供了“澳门美景预览”的机会。潘永权表示,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在火炬传递期间,能在到澳门观赛之前,提前欣赏到澳门独特的风景,感受澳门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世界遗产的多元文化魅力,体验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热情。
十五运会火炬在澳门的传递路线特意选在澳门半岛,经过的每一个景点都与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及“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系列活动相结合,这不仅促进了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透过这些文化地标的展示,参与者将能够感受到澳门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
广州:融合城市历史文脉与新时代发展活力
展现千年底蕴与时代新姿
广州的传递路线以“千年羊城 新彩广州”为主题,突出岭南首府、千年商都、美丽花城的城市特色,深度融合城市历史文脉与新时代发展活力,通过火炬传递的轨迹,立体展现广州的千年底蕴与时代新姿。
传递路线以镇海楼为起点,作为广州近现代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地标,镇海楼见证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营城格局,而解放路、海珠广场更是承载了广交会等重大历史记忆,让火炬传递开篇便浸润千年商都的底蕴,在古今变迁中展示岭南首府的独特魅力。
通过无人驾驶方式穿行核心老城区,是路线设计的点睛之笔。这一安排既呼应了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命题——在解放路、海珠广场等历史街区注入智能元素,实现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共生,更直观展现了广州的科技创新实力。
火炬传递的后半程路线转向文化与生态交融的新空间。二沙岛、星海音乐厅等节点,延续了亚运会传递中对城市文化地标的关注,更通过艺术公园的设置,展现广州生态品质的提升和美丽花城的韵味。最终在海心沙亚运公园收火,既是对亚运记忆的传承,更象征着火炬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点燃全城共赴盛会的热情。
深圳:直升机空中传递
展现开放包容城市气度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站火炬传递路线总长45公里,其中跑动约5公里,空中传递约40公里,形成一个45公里总的路程。
据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唐国华介绍,十五运会火炬在深圳的传递整体呈现四大设计理念:致敬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改革之路”、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图景的“融合之路”、展现特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路”、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
设计理念主要以“三站联程·山海连城”为主线,全程分为三段,采用“陆空联动、山海贯通”方式,融入低空经济元素,立体展现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城市特色,生动诠释深圳“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的精神内核。
第一段是“改革之路”,从莲花山下出发,彰显深圳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
第二段是“开放之路”,随直升机进行空中传递,飞越深圳的山脊与海岸,环绕前海、眺望香港,纵览粤港澳大湾区,象征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
第三段是“创新之路”,从空中回归陆路传递,穿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火炬传递展现深港协同、湾区共融的创新图景,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