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新能源投资热度超过京沪深,猜猜是哪一座城市!

2022-12-23 12:20|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一个产业要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标签?江苏常州,给出答案。江苏常州今年11月,2022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在常州开幕。会议期间 ,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 ...

一个产业要强大到什么程度,

才足以成为

一座城市的标签?


江苏常州,

给出答案。


江苏常州


今年11月,2022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在常州开幕。会议期间 ,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州位列榜单第五。


2022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

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


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常州向“新”而行,新能源整车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重大突破。


理想汽车常州基地


让我们看下面这组数据:


今年1-9月,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04.1%、124.8%、34.9%,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预计全年新能源领域产值超过5000亿元。


今年,常州市光伏行业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常州市动力电池产业产值预计超1400亿元。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其中2家为中国总部,动力电池产销量全国领先、占全国五分之一。


今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预计将达30万辆。


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跨过万亿门槛。


……


奔赴目标,常州加速迈向“新能源之都”。



打造全产业链闭环


要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的目标显然不止新能源汽车产业,常州提出的目标是,打造“发储送用”新能源产业闭环。


1
发电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左右。以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顺风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布局风光水互补、能源互联网等领域。


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储能


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5家,涵盖上中下游30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4%、居全国首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其中两家为中国总部,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五分之一。中创新航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中创新航


3
输送


作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享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的称号,变压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拥有上上电缆、西电变压器、华朋集团、博瑞电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两家企业为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与输电工程提供关键核心设备。


世界首台63000kVA 110kV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


4
应用


比亚迪爆款车型“豹”力全开,投资100亿元的二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签约,推动比亚迪供应链企业就近配套、降本增效,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理想汽车累计交付突破20万辆,L9交付首月破万,成为大型SUV销冠。


比亚迪车间




突破“卡脖子”技术


由星星充电生产的特快充电桩,8分钟可以支撑保时捷续航300公里;


特快充电桩


常州蜂巢动力电池无钴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245Wh/kg;


天合光能荣获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是我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该奖项,能源互联网项目走向全球。


中科院长三角物理所聚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水平,为我国抢占下一代先进储能技术主动权……


产业实现了聚变,动能实现了裂变,创新实现了质变,常州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充分激活新能源产业内生动力。


星星充电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和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新模式应用”两个国家级项目立项的充电桩生产企业,是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单位,日均充电量超1200万度,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成为亚洲新能源独角兽。中创新航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IPO,成为动力电池港股第一股。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创新航把“创新”注入血液和基因,用极简制造、极限制造和智能制造能力助力常州打造全球动力电池中心,与生态伙伴一起,共创共赢。


星星充电



夯实现代产业体系


在《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常州将立足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本地培育并重,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4000亿元。


从制造链看,一辆汽车,一共有3万多个零部件。在转向、车灯、汽车内饰等领域,常州形成了国内领先优势。


与传统汽车行业零部件企业相比,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在价值链中占据着更高位置


从价值链看,新能源汽车之“新”,不仅在于新电能,更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智能终端。


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再到“优中做强”,常州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弯道超车、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中坚力量。


新能源赛道雪厚坡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大幅上升空间,2025年全市新能源领域有望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


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到2025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及光热、智能电网等领域,重点打造1个5000亿元以上、2个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大力弥补人才短板


科教、人才曾是常州发展的短板。多年来,常州坚持“科技长征”招引大院大所,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全面打响“天下英才汇龙城、创新创业在常州”品牌。


常州,加速迈向“新能源之都”


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成为常州新能源产业在竞争中破圈突围的关键一招。


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2012年以来,常州新增“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2377人,新增人才总量83万人,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150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8年位居江苏第一。


过去五年,引进博士1300多名、硕士1.7万名,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乘势者行,扬势者成。做强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绿色发展,常州正以系统思维,全力创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领跑、国际知名的新能源之都。



文章来源于极目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