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浙江两驴友横渡急流被冲走,已身亡!

2024-6-5 10:26|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智者不陷覆巢之中。事实证明,这些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的传世忠告,藏着先贤们的保命秘籍。6月2日,在浙江台州黄岩布袋山石人峡景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溺亡悲剧。两名驴友在横渡一条湍急的山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智者不陷覆巢之中。

事实证明,这些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的传世忠告,藏着先贤们的保命秘籍。

6月2日,在浙江台州黄岩布袋山石人峡景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溺亡悲剧。两名驴友在横渡一条湍急的山涧时,不慎失足落水,在失联48小时后,于今天上午10时许,被搜救队找到。

遗憾的是,他们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出门时兴致勃勃挥手道别,归来时却百呼不应天人永隔,徒留无尽悲伤与唏嘘。

网上流传的视频,完整记录了这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两位遇难者,即为图片中横渡红衣男子和背背包的女子。据悉,二人均来自宁波“小驴快跑自助游”驴友团,他们所在自助游小分队共有10人左右,而红衣男子恰是这个小分队的领队。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日游玩的石人峡曾是一个收费景区,但现在已经废弃。但因为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成为很多户外徒步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而他们出事的地点,本来水流并不湍急,还有一座小桥。正常情况下,轻松跨越,几乎不存在什么危险。

然而,当日的非正常情况是:台州近日多雨,事发前几日还曾发布暴雨以及地质灾害预警,直到6月2日10时20分才解除预警信号。

然而,这几名驴友不知,严重缺乏户外活动经验,在青山绿水的召唤下,依然背起背包出发了。

当他们到达事发地时,才发现由于水流太急,把原本的小桥冲断了。

按理说,如果此时他们能放弃原路线,绕道或者返还,这场悲剧即可避免。然而,人类对大自然危险的感知能力太弱了。

他们看到河水只没到小腿位置,而山涧距离如此之短,分分钟可过。几人一商量,便决定铤而走险,从河水上趟过去。

他们却忽略了从山上急奔而下的水流是如何湍急,又具备何等巨大的冲击力。更何况河底湿滑,他们根本无法像在平地上一样保持平衡。

事实上,他们中已经有两名男队友横渡成功,到达对岸后,他们将一根绳索绑在插在溪流中间的楼梯上。一个站在对面等队友过来,另一个则坐在木梯上抽着烟。

先行者的闲庭信步,更激发了后来者的勇气。红衣男子和背背包的女子,毫不犹豫的准备横渡。

当时男子并无安全措施,女子身上则系有安全扣。他们手抓着绳索,男子在前,女子在后,跨入湍急的峡谷溪流中。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足够幸运,意外与危险,就这么猝不及防的降临了……

当两人行走至中间时,水流愈发湍急,被急流冲击的二人站立不稳。此时在前的红衣男子,由于距离礁石较近,自身体力也占优势,很快稳住身子,眼见就要上岸。

然而,此时背背包的女子,一则体力较弱,二则脚下没有借力点,慌乱中被急流冲倒……

红衣男子见状,来不及上到只有一步之遥的礁石上,直接站在水中紧紧拽着背包女子的手臂。

而礁石上已经横渡成功的两名队友,也赶紧过来救助。一人坐在木梯上双手紧紧拉着绳索,一人则半蹲在礁石上试图去拉红衣男子的胳膊。

然而,身临危崖,又同样没有牢固借力点。要拉起被湍流不断冲击着的两个人,能使出的力气太有限了。

红衣男子此时或许还未意识到,巨大的致命危险就在眼前,他还冲着队友尴尬地笑了一下,可能是在自嘲自己此刻的狼狈吧!

可是,背包女子却已经名副其实的“命悬一线”了:水流越来越大,她虽悬吊在绳子上,整个人却已没入水中。

在僵持了几分钟后,几人都已体力不支。红衣男子整个人完全扑在绳索上,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紧紧拽着背包女子的手臂。

湍急的白色溪流,几乎将两个人吞没……礁石上的两名男子明显的慌乱了起来,抽烟的也不再抽烟了,两人合力拽着绳索拼命往后拉。

此时此刻,所有生的希望,尽数系于这根细细的绳索上。

然而,蚍蜉撼树谈何易。小小绳索没能承担住重于千钧的生的力量,连一分钟都没坚持住,猛然崩断了。

惊呼声中,红衣男子与背包女子双双被冲走。不过短短数秒,两人的身影已然彻底消失在了轰鸣的瀑布溪流中,踪迹全无……

队友见状,连忙打电话报警,请求救援。然而,面对着地形极其复杂、溪水极其湍急的情况,很多知名户外博主都表示两人生还的可能几乎为零。

在救援人员两天两夜的努力搜寻下,6月4日上午10时许,被冲走的2名游客被陆续发现,奇迹没有发生,二人都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该事件在网络平台曝光后,引起极大反响,网友议论纷纷。

有人说,根本不同情他们,喜好户外运动本没有错,但一群不专业的驴友碰上猪队友,危险早就潜伏在每一刻,九死一生是必然的。

纵观整个过程,不得不说事故的发生,与这一行人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不专业,处处都是致命错误,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生命可贵,这世上也没有一个普通人该死。出于尊重逝者的原则,我不想过多指责。但悲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

其一,追求精神自由本没有错,但应量力而行。

本文中遇难的女子,据知情人透露是一名退休女教师。女子在体力上本就不占优势,更何况已不年轻。选择户外运动时不要盲目自信,应该远离危险区域。

否则,不仅将自己置于危墙之下,还连累他人妄送了性命。

其二,户外探险,外出旅行,一定要选择专业、有资质的组织者。

如果遇到非专业、无资质的组织者,你能否安全归来,你只能撞大运。

此次事件中,队伍中的每一员,尤其是领队,理应在出行前对路线的最新情况做评估,雨季尤其要避开横渡溪流或涉水山谷,避免水流突然湍急或者山洪袭来。

在户外活动中,应遵循“宁攀山不涉水”的原则。若遇到河流阻隔前行的道路,应当选择原路折回或寻找山路绕行。

迫不得已涉水时,务必确保水深不超过大腿根部。一旦水深超出这一范围,人体将难以抵抗水流的强大力量。

贸然涉水而过,是对自己即他人的生命不负责。

其三,当需要跨越湍急的河流时,首选方案是建立不接触水面的横渡系统。

比如利用树木构建简易桥梁或使用绳索来搭建横渡设施,尽量避免人员涉水。

如果使用绳索,两端要拴紧,使得绳索全程都处于笔直紧绷的状态。

否则,软连接状态下的绳子根本无法抵抗急流的冲击力,在水中起不到任何救助作用。

其四,不专业的救援,会丧失最后的求生机会。

此次事件在救援过程中,施救者先是直接将绳索拉成了“死亡V字型”,使得落水者完全丧失了自救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理应是让绳索和水流呈倾斜状态,让落水者顺着绳索滑到岸边。

如果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也可以将绳索的一端解绑,由施救者从单侧往礁石上拉,如此或许还有最后的获救机会。

同时,即使过河者已经被冲进激流,旁边的队友仍然一手拉着绳子,一手拿着烟。石头上的那位还猛吸了一口,继续左手拿着烟,右手拉着绳子。

毫不专业,毫无敬畏之心的救援,最终导致落水者被冲下悬崖。    

这队人,从组织者到落水者,在户外自救知识方面的严重匮乏。多个环节的失误与疏忽层层叠加,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不专业”三个字。

最终,引发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悲剧的背后,实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轻视与傲慢。

这些年户外探险活动实有危险发生。2023年8月,一个十余人共九辆车的车队,因擅闯罗布泊无人区探险,造成4人遇难。

整个探险过程中队员和领队的不专业,与今日的情形在伯仲之间。

我们总是在他人的经历里看到唏嘘,却看不到痛彻心扉。无数本不该逝去的生命,都在提醒我们:大自然,是让人敬畏的,而不是用来征服的。

自然面前,人类渺小如尘埃。不要心存侥幸,更别用宝贵的生命去赌那一份不确定性。

无论你是谁,都请珍爱生命,敬畏大自然!

文章来源于燕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