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从短视频热潮爆发以来,各种素人博主纷纷拿起手机寻找身边能够蹿红的拍摄素材。 为了能够从一众视频中脱颖而出,一些短视频博主不惜以捐助的名义消费贫困人群,为自己的“作品”赚取流量。 而且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下,一些博主为了获取猎奇素材,已经开始出国吃“人血馒头”了。 最近一些旅行博主,纷纷前往大阪拍摄旅行视频。 他们镜头对准的不是心斋桥、通天阁等著名景点,而是可以前往贫民窟拍摄那里流浪汉的“惨状”。 在大阪最著名的贫民窟釜崎地区,聚集了大批无业流浪者。 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在日本经济繁荣时期拥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拥有自己的住宅和产业,大部分维持着中产阶级不错的生活状态。 但随着90年代泡沫经济的到来,这些背负着房贷车贷的上班族在失业后,不仅断了生计还要为下个月账单发愁。 为了不给家人一同背上换不清的贷款,很多人选择离婚远走。 一个人在外乡背负债务,慢慢偿还。 也有一些人,原本是黑社会团伙成员。 随着日本法律的不断细化,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缩小。 而以往黑社会的经历,让他们没办法再次就业,只能沦为落魄的流浪汉。 釜崎聚集的流浪汉平均年龄都超过65岁以上,岁月带给他们的除了衰老还有获取技能的学习能力。 想要再奔七的年纪再去学门手艺重回社会,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天方夜谭。 他们只能依靠最低的生活标准,维持着一日三餐将就度日。 这些人聚集在釜崎,住在自己搭建的铁皮临建房中,靠着不稳定的日结工作,或是捡废品变卖来糊口。 政府也会发放一定补贴,公益组织也常会来这里接济食物。 所以,在外人看来破败不堪又脏乱无序的釜崎,在他们眼中却是最后的避风港。 这里物价便宜,一般单价100日元的饮料在这里都是50日元左右。 本来就以低价出名的“玉出超市”,在这里更是推出了大量1日元起的低价食物。 各处淘来的二手衣服甚至散装药物,在这里的黑市上也是流浪汉们的宝藏。 在这里他们不用担心生计压力,也不去思考生活品质。 最重要的是,釜崎作为公认的贫民窟,在这里蜗居度日他们不会受到歧视。 这也是为什么釜崎流浪汉越聚越多的主要原因。 但栖居在城市的夹缝里的美梦,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热潮被打破。 不知从何时开始,日本流浪汉成为海外热议话题。 在很多人眼中,日本就应该是处处都是原宿涩谷。环境干净整洁,路人文质彬彬。 贫民窟的破败和流浪汉的凄惨,吸引了海外观众的兴趣。 釜崎也成为了国内众多旅游博主打卡的网红景点。 他们的拍摄内容主要以展示贫民窟物价之低,生活品质之落后为爆点。 一些拍摄者为了搜集素材,还会拿上一瓶酒和流浪汉们套近乎,深度挖掘他们在这里生活的艰辛和曾经受到的歧视故事。 用作视频卖点,甚至打着流浪汉的幌子接受网友的打赏。 带着伪善的面具,以送温暖的名在别人的伤口撒盐。 在他们的镜头中,每个落魄的流浪汉都是一个盲盒,拆开就能收获不少的点赞关注三连。 因此各种无底线的直播方式,层出不穷。 一些视频博主,还会在晚上直播去抢玉出超市的廉价便当,给大家展示这里的捡漏方式。 或者去公园探访流浪汉搭建的窝棚,甚至去附近公厕给观众讲解他们如何利用自来水洗澡。 仗着语言不通的优势,在直播中除了暗讽釜崎的破落,就是拉踩流浪汉的邋遢。 最后还不忘,收割一批猎奇韭菜。 殊不知他们口中又脏又臭的角落,是另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家。 作为拍摄者,视频博主们自然获利不菲。 但贫民窟vlog的火爆,并没有给流浪汉们带来转机,反而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地上愈加困难。 为了迎接来自全球的vlog“探秘者”,大阪贫民窟的廉价房摇身一变成为了民宿酒店,越来越多的免税店也替代了廉价小餐馆,二手交易市场也被查封。 在釜崎,短短两三年里已经改造了大片贫民窟,开设了超过150家专为游客准备的娱乐餐饮店。 流浪汉聚集的西城区,也在去年规划将这里改成中华商业街,打开怀抱迎接全球游客。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釜崎从贫民窟转型成为了旅游网红景点。 而居住在这里的流浪汉,上涨的物价却让生活压力暴增。为了生存,他们只能离开这片生活数十年的避风港,寻找下一个蜗居地。 但其他贫民窟也被蜂拥而来的网红所掩盖,留给他们度过残年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其实对于这些“探秘博主”来说,作为观众的我们并不在意他们因此获利。 在钢筋水泥现代化的日本都市中,栖息在皱褶中的流浪汉已然失去了一切,包括尊严。 但他们努力活下去的样子,却值得尊重。 作为看客,我们关心在意的是拍摄过程避免用镜头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和如何不打扰这些无处可躲的可怜人。 这也是需要各短视频网站如何正确引导,和视频博主们应该反思的问题。 |
据深圳铁路消息今年五一假期铁路运输期为4月29日
五一假期临近抢购车票、预定门票成为大家出行攻略
32岁女子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肺部结节经诊断竟是肺癌
4月26日,华大基因(300676.SZ)发布2024年年度报
为进一步降低吸烟率、保障公众健康,香港特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