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阿里云主动求变,背后有何深意?

2023-11-28 10:11:14 20169 0

[复制链接]
不善辞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1-28 10:11:14 |阅读模式

不善辞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1-28 10:11:14

383ec603cfc7935c44c7a5b8adca36aa.png
距离宣布停止分拆云业务仅一周时间,阿里云又有新动作。11月23日消息称,阿里云宣布启动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混合云业务事业部、基础设施事业部;未来五年,阿里云将持续加大对AI技术、公共云核心产品的投入,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从而创造更大的时代增量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AI+公共云”新战略下,阿里云对所有产品和业务模式作取舍, 主动削减了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制订单,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带动利润释放超预期。据2024财年Q2财报显示,该季度利润从上个季度的3.87亿元提升至14.09亿元,环比增幅达264%,超过此前三个季度总和。

阿里云一系列求变背后,是其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以及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在业内看来,未来十年世界将发生巨大变革,不确定性与机遇将同时出现。阿里云通过主动求变重点布局“AI+公共云”,促使其在云服务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构建护城河,打赢AI时代这场硬仗。与此同时,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新一轮创新。
调整组织架构 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不断求新、求变,是阿里始终维持的一种状态。在不同阶段,阿里云有着完全不同的战略和进程。

11月23日消息显示,阿里云迎来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首次成立公共云业务事业部,以规模优先、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由刘伟光负责,向阿里云CEO吴泳铭汇报;在产研层面,成立基础设施事业部及产品架构与稳定性部,打造面向未来的软硬一体底层基础设施,分别由阿里合伙人蒋江伟和重回阿里云的唐洪负责,二人均向阿里云CTO周靖人汇报。

除组织架构调整外,阿里巴巴集团层面还成立了基础设施委员会,协调全集团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这也意味着未来阿里云与阿里巴巴集团各业务之间,在底层技术基础设施方面仍将密切联动。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阿里云开启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是其对于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策略的积极应对。其中,成立专门的公共云业务事业部以及混合云业务事业部,表明阿里云将更加注重公共云业务的发展,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打造面向未来的软硬一体底层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支撑阿里云的公共云业务,提供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

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阿里云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意味着该企业正在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和布局,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各项业务的专业度与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阿里云对未来市场发展的深思熟虑和积极备战态度。
坚持公共云优先 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

阿里云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求变背后,与其快速推进“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落地息息相关。在最新一季的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定位,即“AI驱动、公共云优先”。其中,“公共云优先”成为阿里云战略的一大重要方向。

对于这一战略,阿里云方面表示,不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还是人工智能崛起,都是源自对数据价值的无限挖掘。公共云专为处理大规模、异构、实时数据计算而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从全球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公共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营的底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多元的算力组合与灵活的服务模式,更是结合了大数据、数据中台等企业数字化中的常备工具与平台,在降低技术创新门槛的同时,提升了创新效率。

不容忽视的是,阿里云在推动公共云优先战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目前中国市场在公共云发展程度上远低于欧美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在采用云服务时更倾向于私有云,这对推动公共云优先战略形成了一定阻力。不仅如此,强调公共云优先,意味着短期内阿里云总营收或将受到影响,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赢得竞争需要在战略方向上放弃杂念,坚决做取舍,未来,阿里云将集中最大的资源,加大公共云的产品和技术投入。”吴泳铭指出,从长远来看,坚持公共云优先,能够让阿里云收获规模效应和技术红利。

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阿里云披露,通过主动削减了项目制订单,强化公共云产品和服务收入,本季度云智能集团实现收入276.48亿元,利润则大幅提高至14.09亿元,环比增幅达264%,超过此前三个季度总和,连续12个财季实现盈利。

朱克力表示,阿里云选择“公共云优先”这个方向,深意在于其看到了人工智能和公共云的深度融合将带来的巨大变革与商业价值,也是其对自身技术实力的充分体现。
加大AI技术投入 推动大模型千行百业集成落地

除加码布局公共云市场外,阿里云还将持续对AI的加注,让阿里云从云计算逐渐向“AI+云”的双轮驱动发展,这也被吴泳铭称为“时代增量机会”。

在吴泳铭看来,AI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知识迭代和社会协同的方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携带巨大的算力,帮助人类管理知识、促成协同,由此驱动的发展加速度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全面的深远影响。

因此,围绕“AI驱动”这一新战略,阿里云早已开启自我重构,在大模型领域动作频繁。今年8月,阿里云上架了开源模型通义千问70亿参数通用模型和对话模型;9月开源了通义千问140亿参数模型Qwen-14B及其对话模型Qwen-14B-Chat。11月,阿里云对外宣布即将开源一个拥有720亿参数的大模型,让更多开发者能够使用云计算技术来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

值得关注的是,千行百业都想借助大模型实现生产和服务方式的变革,但大模型的高门槛把大部分人挡在了技术浪潮之外。

在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百炼正式亮相,该平台集成了国内外主流大模型,提供模型选型、微调训练、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务。据阿里云CTO周靖人介绍,开发者可在5分钟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开发者可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应用创新。目前,央视网、朗新科技、亚信科技等企业已在阿里云百炼上开发专属模型和应用。

除了与开发者共享自研新技术外,阿里云还支持三方大模型发展。其中在阿里云魔搭社区上,百川智能、智谱AI、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IDEA研究院等玩家,都开源首发他们的核心大模型,阿里云则为开发者们“尝鲜”大模型提供免费GPU算力,截至目前已超3000万小时。

朱克力表示,随着AI技术在云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AI+公共云”战略,也是阿里云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体现,不仅可以让其在云服务市场竞争中建立护城河,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金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19

帖子222

积分1228

图文推荐

  • 湖北武汉当地10大特色美食,除了热干面,还

    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素来就有“九省通衢”的

  • 湖北值得带走的特产之五大手工艺品

    今天,婷雨给大家分享下湖北值得带走的五大手工

  • 盘点!青海知名特产大全

    青海特产丰富多样,涵盖了食品、饮品、药材以及手

  • 来苏州就买这8种当地特产小吃,都是当地人

    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不仅以其秀丽的园林和悠

  • 2024年“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出炉,你吃

      浙江省第三届乡村美食大会暨2024“寻鲜舟山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