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旅游攻略] 去山西看古建筑前一定要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2024-5-11 16:27:39 3343 0

[复制链接]
谁为谁的冷漠黯然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5-11 16:27:39 |阅读模式

谁为谁的冷漠黯然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5-11 16:27:39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不仅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而且论木构建筑的精美,国内无出其右。

从唐代到民国,山西拥有中国建筑最完整的谱系。宋辽金之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5%,元代的木构建筑占全国的80%,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则全部位于山西,山西堪称“中国古建筑宝库”。

三晋大地,文物荟萃。这里有全靠榫和卯咬合、不用一铁一钉的纯木塔——应县木塔,拥有30余座单体建筑的辽金寺庙建筑群——华严寺,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永乐宫,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的佛光寺……即使对古建筑的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你也会被纯粹的美所打动。

但我们还是建议在开始古建之旅前,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点,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列出了三种古建结构:屋顶、斗拱、柱础,分别对应古建筑的三个基础部分:屋顶、屋身、台基。

看完你就能从屋顶判断出建筑的尊卑等级,知道屋面是如何把压力分散给柱子再传到柱础,你一定会感叹咱们老祖宗的智慧~

文末有山西古建筑地图和相关好书推荐,可一键购买。
北宋都料匠喻皓在《木经》里提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屋顶即为上分。就像看人的第一眼是看头部一样,我们看古建筑时第一眼注意到的往往也是它的头部——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不仅起着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而且造型多样,体积庞大,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屋顶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所以从屋顶的不同可以看出建筑主人的尊卑之别,比如:宫殿与寺庙常采用多脊多檐和色彩华丽的屋顶,而普通百姓的民居则使用少脊少檐且颜色素雅的屋顶。

中国古代屋顶形式颇多,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又分为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顶悬山顶两种,四坡顶又分为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除此之外,根据大脊的不同处理、垂脊的不同数量,又分为很多屋顶形式。

如果从朝代角度来看,汉代民居的屋顶形式颇多;唐宋以后,封建制度日趋严格,民间所用的屋顶样式受到限制,华丽而复杂的屋顶遂渐式微;到了明清时期,屋顶形式则发展成熟。

我们把主要的屋顶形式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整理如下:

1. 庑殿顶:古代传统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个建筑坡面组成。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所以又称四阿殿、五脊殿。
89e7ed0d853ef0e54e77d18501d07bd7.jpeg
图源万图路|庑殿顶

庑殿顶外观简洁大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往往只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并视整个建筑组群的尊贵程度而做成重檐或单檐,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民间不允许使用。

庑殿式建筑举例: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山西大同善化寺等。

2. 歇山顶:歇山顶的级别仅低于庑殿顶,它由上半部硬山或悬山、下半部庑殿所组成,共有九条脊所以也叫九脊顶,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66c22a6468f70d514985ff27522f92c7.jpeg
图源万图路|歇山顶

歇山顶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一直在不断发展。隋朝时期歇山顶大为流行;宋代成为中原地区的官方建筑里的重要建筑样式;到了明代,歇山顶正立面的宽度加大,坡度更陡,在外观和构造上都有变化;而清代的官式歇山顶建筑为横贯稍间使用顺扒梁或者是顺挑尖梁。

从等级上来说,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歇山顶建筑举例: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天安门,故宫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山西芮城永乐宫、山西五台山龙泉寺柿子脊等。

3. 悬山顶:悬山顶的等级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它由前后两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组成,和庑殿顶的五条脊不同的是,它的垂脊垂直于正脊,且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由檩子承托,屋面被高高挑起,有悬空之感,也叫“挑山顶”。
5b984694637526a78636925d323355f7.jpeg
图源万图路|悬山顶

悬山顶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因为早年制砖业不很发达,墙垣用土,为保护山墙免遭风雨浸蚀就需将屋面挑出墙外,因此大量被用于普通民居,在唐朝以前几乎没有见到悬山顶建筑用于较重要的建筑上。

悬山顶建筑举例:山西阳曲不二寺等。

4. 硬山顶: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结构与悬山顶大致相同,都有两坡面、五条脊组成,但是硬山顶的山墙直接承托两坡屋面,坡面不突出于山墙。常用于中国传统民居
b066b611cfe28539c41ee8463046fc32.jpeg
图源万图路|硬山顶

硬山顶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硬山顶和悬山顶虽相似,却各有特点。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从建筑风格来说,悬山顶也比硬山顶建筑更活泼一些。

上文列举的四种屋顶形式,庑殿顶和歇山顶美在其屋脊;悬山顶侧面的博风板与悬鱼、惹草是装饰焦点;硬山顶则表现其坚实的山墙,广东及福建盛行弓形山墙,曲直线条并用,刚柔相济;而长江流域最多马头墙,山墙如五岳朝天,岗峦起伏,兼有防火、防风作用。

屋顶除了形式与色彩之外,最考验技术含量的还属坡度调节。中国古代先民为了适应不同各地的气候环境,会不断调整建筑屋顶坡度,以维持建筑安全并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维修成本。整体上,唐宋时屋坡较缓,明清时较陡

这种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两者虽然最后所得结果大致相同,但其基本观念和原理则完全不同。

“举折”是先确定举高,然后自上而下以作图法调整每一段坡度的折率,“举架”则是从下而起,每一步增加曲度,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也就是《周礼·考工记》里所写的“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
3d51a02c8266cf000184f08d6a9bb6a8.jpeg
古建中的中分是指屋身,如:木构架、斗拱、墙体。在此我们以斗拱为例,因为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独有的一种结构,也是最奇妙、最引人注目的构造,是数千年建筑发展史的关键,梁思成等一众建筑学家耗费了大量力气来探究斗拱的奥秘。

中国古建筑使用许多梁柱和复杂斗拱的目的,就是要撑起一座大屋顶,一座庞大的建筑,斗拱数量可达到数千个之多。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压力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传到基础,所以斗拱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4bd6058acee654535e85f47ca3ff1458.jpeg
图源万图路|屋顶结构

斗拱把受力的梁柱分解成数百个小构件,再将小构件通用榫卯组合成一个大构件,于是产生许多节点,化解外力及传递重量。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增大距离、装饰和抗震的作用。

一组斗拱由五部分构成:斗、拱、昂、枋、其他类构件。“斗”有大小之分,“拱”有长短之分,“昂”有真假之别,“枋”也有长短粗细之区隔。以下我们将略讲这五大主要构件。
c4570b4789cac12a53b744bee198627b.jpeg
图源万图路|斗拱结构

1. :斗是一块方形木块,用作拱和枋之间的垫木,上有槽可容纳枋木,起传递荷载及装饰作用。根据不同位置,“斗”有栌斗、齐心斗、交互斗、散斗等。

2. :拱是一块弓形短木,是斗拱中的横向构件,形如手肘,起传递荷载及装饰作用。根据不同位置,“拱”有华拱、瓜拱、令拱、厢拱及单杪、双杪等。

3. :昂是斗拱中的纵向构件,起加大屋檐出挑、传递荷载和装饰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根据不同位置,“昂”有上昂、下昂与真昂、假昂。

4. :是斗栱中的横向构件,起传递荷载及相关拉结作用。根据不同位置,“枋”有正心枋、罗汉枋、井口枋等。

5. 其他类构件:包括挑檐桁、正心桁、盖斗板、斜斗板、垫栱板。

古建筑利用斗与拱的多种组合,并加入昂、枋等部件,将屋顶的重量层层往下分散在柱上,也可挑出屋顶的屋檐,形成屋顶曲线,减轻沉重感,强化抗震,也起到装饰的作用,比如华丽的藻井。斗和拱都有多种样式,常用的有栌斗和华拱(又称抄)。

从装饰美观角度来看,有的斗仍有“皿斗”的线条;昂可砍成“劈竹昂”、“琴面昂”;拱头可以雕成蚂蚱形,汉代的拱身常呈现流畅的曲线,在今天的华南地区仍可见到龙、凤、象等造型的拱身,而辽金时期盛行斜拱,把斗拱编织成交叉图形,构成可提高刚性的三角形。

从地方建筑角度来看,太原天龙山石窟可见到六朝时期的“一斗三升”;福州华林寺可见到五代时期斗拱,用一等材,至为硕大;大同善化寺可见到像花朵般绽放的斜拱;应县木塔可看到五十多种斗拱,各就各位,美不胜收;浙闽一带常用的插拱多为“偷心造”,曾在宋代东传至日本,奈良东大寺南大门的插拱多达十余层,层层出挑,至为壮观,是斗拱融合美学和力学的明证。
古建中的下分是指基础、台基和地面,这一小节我们以柱础为例。柱础其实就是一块石墩,位于柱子与台基之间,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也是柱下的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几乎柱柱皆有柱础,缺一不可。

除了传递重量的作用,也有防潮和防摩擦的考虑。在中国木结构建筑中,木柱一般不直接插地,而是立在柱础上,柱础隔离了柱脚和地坪,隔断了地下潮气,也防止立柱底端遭硬物碰擦,可以达到延长木构架使用年限的作用。因此,柱础也是木建筑中唯一非木的结构

中国南北各地气候差异大,防潮需求也不一样。北方相对干燥,柱础普遍比较低矮;南方潮湿多雨,柱础通常较高,而且花式丰富,形状如鼓或花篮。

不同地区柱础的花纹喜好也不同。山西交城天宁寺的柱础雕出龙龟兽、赑屃,象征其可负重;广东、福建两地的柱础最为细致,这一地区盛产坚硬的花岗石,易于精雕细琢。福建多雕瓜瓣形,圆鼓柱础雕瓜楞形;广东陈氏书院则雕细腰花篮,造型优雅。

不同朝代的纹饰风格也不一样,宋代多雕莲花、海石榴花、宝相花、牡丹花或云纹;到了明清,宫殿的柱础化繁为简,多采用“古镜”式,整块石材雕成上圆下方的形状。

柱础举例:山西解州关帝庙柱础,雕狮虎装饰、山西静升王宅可见礩磉、山西交城天宁寺赑屃柱础,取其负重之象征、山西静升王宅鼓形柱础、山西襄汾丁村民居柱础带鼓形礩,可有效防潮(礩后来演化成柱础石和木柱之间的过渡构件)

除此之外,关于古建筑的构建还有很多,这里再列举三个显而易见,且具有装饰和等级区分作用的构件:即屋顶上面的蹲兽、垂兽和鸱吻。

蹲兽:又称走兽,垂脊下端的兽形装饰构件。依据不同建筑的形制、规模和封建等级限制,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最前面的叫骑凤仙人,后面一般最多跟着9个蹲兽,只有故宫的太和殿上是10个,表示规格最高。

垂兽:垂脊近下端兽头形雕饰,通常后面排列有蹲兽,内有铁钉,作用是防止垂脊上的瓦件下滑。

鸱吻:也被称为“鸱尾”或“龙吻”,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也是中国古建筑屋脊的重要装饰。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其演变大致有三个过程:即带有鱼鳍或者鱼鳞的鸱鱼—带有羽毛的鸟尾——突出尾部的鸱吻或者说龙吻。最早的鸱鱼相传来自南海,激浪成雨,可压祝融,寄托防火的美好愿望。

文章来源于万图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新手路上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

帖子2

积分14

图文推荐

  • 中老年人为什么要旅行?这是最好的答案!

    1/15旅行会改变心态,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 丽江旅游攻略最值得去的7个景点

    丽江,一片融入了自然与文化的仙境,静待你的探索

  • 【春日好风光】—山西旅游景点推荐之长治、

    山西旅游景点推荐 出发永远比向往有意义 春季是

  • 向山野出发 | 徒步旅行的多种好处

    即使是冬季气温下降、草木枯萎,徒步旅行依然是

  • 澳门特产大揭秘:这些伴手礼,让你把“澳门

    澳门,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璀璨明珠,每个角落都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