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又瞄准了一个香港千亿级赚钱生意,正在“招兵买马”!
年薪64万起,要求5年以上香港保险经验。最近香港招聘市场上的一则京东岗位需求,揭开了刘强东的新动作。
10月24日,香港保监局官网显示,京东旗下“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已正式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可经营一般及长期保险业务,牌照有效期至2028年。从密集放出的10余个核心岗位到牌照落地,京东进军香港保险业的布局已从传闻变为实锤。
牌照到手,招兵买马
从电商一下子到保险,这个步子会不会迈得有点大?从招聘清单也可看出其“野心”。
在招聘平台上,“京东保险”主体下的岗位涵盖整个业务开展落地的条线。合规负责人需统筹日常运营、对接保监局及保险公司,直接对经营绩效负责。其余岗位如保险营销推动岗要求持有香港保险资质,熟悉高净值客户服务。
此外,京东或有意发展资管或基金业务,与保险形成联动,其正在香港招聘运营总监、金融业务经理,要求应聘人负责香港证监会1号和9号牌的营运管理工作。
这张新鲜出炉的保险牌照,由京东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京东集团副总裁章力出任董事,从股权架构到管理配置,都侧面体现出集团层面的战略重视。
这也并非京东首次在香港涉足金融领域。早在2010年代,京东就通过收购君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京东证券有限公司”,曾持有证监会1、4、9号牌照。
千亿蛋糕诱人
刘强东为什么会瞄准香港保险业务?当然是有足够的赚钱诱惑力。
据香港保监局10月24日数据,2025年上半年,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4234亿港元。其中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新造保单保费达1737亿元,较去年同期飙升50%。长期业务方面,新造保单保费1737亿元主要包括非相连个人业务1666亿元,按年上升49.7%。
作为市场龙头的友邦保险,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25.34亿美元,总资产规模突破3280亿美元,其香港市场贡献了全球新业务价值的35%,足见香港保险市场的盈利厚度。
更关键的是香港保险的“高附加值”特性:友邦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已升至57.7%,意味着每100元保费能创造近58元的价值回报。
友邦保险新业务表现
对于京东而言,保险业务的高附加值能为其创造增量收益,又能与电商、物流等传统低毛利业务形成盈利互补。
不过,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截至9月30日,香港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已达799家,另外14家全球20强保险巨头汇聚于此。在保险巨头和本地其他品牌面前,京东作为新锐成员,压力可不小。
资料来源:香港保监局
京东全面加速布局香港
进军保险业,只是京东香港布局的最新落子。从电商、物流到实体零售,刘强东早已在香港展开全域布局,足见其对这座城市的战略重视。
在电商与物流领域,京东的渗透已相当深入。今年初,京东自营全品类实现“满188元包邮到港”,物流端在观塘、葵青等区域建立4个自营运营中心,创下“香港最快4小时送达”、“揽派至22时”的行业纪录。
而在近期的双十一活动期间,京东更是推出99元全港包邮送货上门。
实体零售战场更是动作频频。8月完成对香港老牌连锁商超佳宝的收购后,京东将其90余家门店纳入体系,拓展香港本地线下零售。
9月又与华润隆地达成合作,宣布京东MALL香港首店落户湾仔,定位“潮流+科技+中高端”,计划设置电竞、智能家居体验专区,贴合本地消费习惯。

京东的密集动作,是内地巨头看好香港市场的缩影。阿里、蚂蚁在10月斥资9.25亿美元(约合66亿元人民币),购置铜锣湾写字楼作为香港总部;小红书今年6月在香港开设办公室,加速本地化运营并探索内容社交平台的出海路径。
这些布局背后,是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价值——低关税政策、全球化物流网络、开放的金融环境,成为企业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核心枢纽。
不过,京东在香港保险市场能否成功,仍需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京东此次进军香港保险市场,再次证明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展现了内地企业对于香港市场的高度信心。
来源:香港直通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