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香港身份续签常见12大误区

2025-10-23 08:52|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许多申请人认为,只要满足:有工作(受雇或创业)且薪资达市场水平有住址证(租房/买房合同、水电费单)有纳税(薪俸税或利得税税单)·······等基本条件,香港身份续签就水到渠成。然而,入境处在审核时更注 ...

许多申请人认为,只要满足:

有工作(受雇或创业)薪资达市场水平

有住址证(租房/买房合同、水电费单)

有纳税(薪俸税或利得税税单)

·······等基本条件,香港身份续签就水到渠成。


然而,入境处在审核时更注重申请人在港生活与发展的真实性、持续性及贡献度。


以下常见误区,恰恰是许多人续签失败的真正原因:


误区1:有工作就能续签?

入境处不仅看你是否有工作,还关注工作是否真实、稳定,且与签证类型匹配。如果工作内容与背景不符、长期不在港,或公司业务不实,即使有雇佣合同也可能被拒。


误区2:换工作不影响续签?

换工作需谨慎!如新岗位与原有签证类型不符(例如从技术岗转为销售岗),或新公司业务不稳定、无法提供强积金及税单记录,续签可能受阻。每次更换雇主都应提前向入境处报备,确保符合签证条件。



误区3:强积金漏缴无影响?

强积金是判断雇佣真实性的关键依据。漏缴或断缴可能被认定为“虚假雇佣”,即使有工资流水或税单也难以自证。连续、完整的强积金记录是续签必备。


误区4:只要公司注册完成,就算“开了公司”?

仅完成工商注册不等于有效运营。入境处会核查实际办公场地、稳定团队和真实业务(如合同、银行流水)。若缺少这些要素,公司可能被视为空壳,影响续签。


误区5:公司有运营就算“创业成功”?

基础业务运营仅达到“合规”标准。入境处评估“成功”的核心包括:清晰商业计划、稳定客户与营收、对香港经济的贡献(如创造就业)。若仅为维持续签而勉强运营,仍无法通过审核。



误区6:卖保险也能轻松续签?

保险行业续签难度极高。入境处会审查收入是否以佣金为主且波动大、客户是否真实(自购或亲属保单无效)。即使获批,也可能仅获短期签证(如半年),而非标准的2-3年。


误区7:有真实住址证明就能续签?

住址证明仅是基础,入境处更关注居住稳定性与合理性。若住址不符合法律要求(如租约未打厘印、二房东转租等)、居住空间明显不足、缺乏水电费等高频生活账单、也可能会被拒签。


误区8:依法纳税就不会拒签?

就算税交对了,也可能因税务相关问题拒签:

薪资远低于市场或行业标准;

岗位和学历背景差太多;

公司长期亏损没合理解释;

税务结构不合理(比如用离岸架构故意避税)

仍有可能因税务问题被拒签。


误区9:临时突击准备材料也行?

入境处重视“持续性与稳定性”。临时补缴强积金、补税、制造流水等行为易被识别,可能导致仅获短期签证、频繁补件、申请被拒,甚至因“断签”导致七年永居时间被清零。



误区10:人才签证互转续签可行?

港府规定,若持有多个人才签证,需同时满足新签证申请条件及旧签证续签条件,互转续签已行不通。


误区11:续签和雇佣合同有效期无关紧要?

续签时,入境处会参考雇佣合同剩余期限,若合同有效期只剩9个月,续期批复可能仅为9个月,建议提前更换长期合同(大于3年)。


误区12:续签成功就能拿永居?

续签仅是保持香港身份的方式,获得永居还需要满足“连续通常居住7年”的要求。即使成功续签,如果在这7年内没有满足连续居住的条件,或者与香港的社会和生活联系不够深,最终也无法顺利转永居。


总而言之,香港身份续签的底层逻辑,是要求申请人通过持续、真实的生活、工作及社会参与,证明自身与香港的紧密联系。与其在误区中试探,不如从拿到身份的第一天起就做好长远规划。


建议你建立个人“续签档案库”,定期整理居住、工作和消费记录,确保各项材料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情况,主动查阅入境处官方指引或咨询专业人士,能让你的留港之路更加平稳顺畅。

来源:香港直通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