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高校假学历风波再度引爆社会关注。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披露,本学年内,校方共截获数百宗非本地生涉嫌提交假学历申请入学的案件,且其中大多数涉事学生来自内地。数字之惊人,远远超出去年仅10宗的记录,令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为之震动。

这场假学历风暴不仅揭示了高校招生审核的严峻挑战,更引发了前特首、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强烈反应。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声,直指假学历问题严重损害香港的诚信体系和国际声誉,呼吁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假文书买卖,誓言绝不姑息。 据中大入学及学生资助处长王家彻透露,今年中大共录取近900名非本地生,其中大部分为内地生。在审核过程中,校方发现并成功阻止了数百宗来自不同国家的假学历申请,较去年同期的10宗案件激增数十倍。王家彻坦言:“内地学生涉及的假学历案件占比明显偏高。” 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学生通过伪造成绩单、文凭及推荐信等手段,试图绕过严格的入学审核门槛,谋求香港高校的录取资格。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造假行为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出一定规模的系统性问题。 
梁振英怒斥:假文书祸害不下伪钞,香港诚信岌岌可危面对假学历事件的升级,梁振英于10月12日晚在Facebook发文,措辞严厉,形容此事为“关系香港未来的大事”。他指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专业服务等领域,赖以生存的正是法治和诚信。假文书的泛滥,严重侵蚀了香港的信誉基础,香港的诚信受损,香港就不是香港。” 梁振英进一步强调,假学历不仅影响高校正常招生秩序,更是对整个香港社会声誉的巨大打击。“这锅粥一旦坏了,受害的将是所有守法守信的香港人。”他呼吁执法部门必须严厉出击,不论买家还是卖家,都要依法严惩。他更直言:“假文书的祸害不下伪钞,必须零容忍。” 
梁振英还特别提到,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感情和合作基础,极其依赖双方的诚信与信任。“对外,我们不能让十四亿中国人的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在国际社会面前受损;对内,更不能让假学历事件成为破坏两地感情的导火索。” 他指出,商誉是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何造假行为都会阻碍这一进程。假学历事件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形象和社会诚信的严峻考验。 假学历风暴能否引发彻底整顿?目前,中大已加强入学审核程序,力求堵住造假漏洞。而其他香港高校是否也面临类似问题?相关部门会否推出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 此外,假学历背后的利益链条是否会被彻底揭开?卖假文书的黑市网络是否存在更大规模的运作?这些悬念尚未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有关部门和高校的态度已极为坚决,誓将假学历问题彻底根除。 假学历事件的爆发,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香港社会对诚信危机的警觉。社会各界期待,香港能够以此为契机,推动一场教育诚信的大整顿,让“假学历”成为过去式,让香港的明天更加光明、可信。 来源:港闻港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