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前日接获两宗“公检法”骗案,一男一女澳门大学生被“澳门出入境部门人员”指其名下电话发放大量诈骗讯息,两人信以为真向香港银行转账合共160万港元,直至近日发现被骗,向司警报案,案件有待警方调查。 司警前日接获两人报案,案中内地女事主及香港男事主于7月11日、8月16日分别收到“澳门出入境部门”电话,对方称其名下电话在内地涉及电话诈骗,并将电话转接至“昆明公安”。对方要求事主透过Telegram视像办案,对方说出事主个人资料及出示“拘捕令”。两名事主信以为真,按指示同屏对话,期间输入网上银行账号、密码及验证码,骗徒亦要求事主提供“保证金”,强调完成调查后退还。 其中,内地女事主因无钱,在骗徒教唆下向家人讹称到外国交流。事主取得款项后,于上月17日向对方指定的香港银行账户转账70万港元,对方上月29日以同样理由再次索款,事主怀疑被骗,向司警报案。而香港男事主则在上月22及24日分别转账71万及19万港元,至本月1日与家人讨论期间发现被骗,随即向司警局报案。两案涉及金额合共160万港元,警方正对两案展开调查。
报称学生的内地女青年疑堕“公检法”骗局,因接获自称本澳及内地执法人员的来电指其涉及诈骗案,并导致他人自杀身亡,须配合调查并要转账“保证金”,最终合共被骗去88万澳门元。司警接手调查案件。 案情显示,事主今年5月20日接获一名自称“澳门出入境警察局”的男子来电,对方声称事主涉嫌在网上发放大量诈骗讯息,须转介至内地“公安”处理。随后,对方将电话转驳至一名自称是“昆明市公安局的公安”接听,“公安”即指事主涉及庞大的国际洗黑钱集团,怀疑事主的个人资料被盗用,要求配合调查。期间,“公安”要求事主每日报到,并拍摄一些照片和影片作为定期报到措施,事主信以为真照办。 至5月22日,“公安”再联络事主声称目前已有17名受害人在内地报案求助,当中两人更自杀身亡。此时,“公安”要求事主转账61万澳门元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事主于是按指示将上述金额款项转账到香港指定的银行账户。 至6月底,“公安”再次联络事主,指“法院”要求提高“取保候审”的“保证金”,要求再次转账。事主不虞有诈,再按指示在6月底至8月4日期间,多次合共转账27万澳门元到多个香港银行账户。至上月28日,事主将上述“案件”通知家人,才知悉自己疑受骗,本月5日向司警及到内地报案求助。
本地男青年疑堕网上借贷骗局,原本想借3万澳门元,但反被诈骗48.1万澳门元,向警方报案求助。司警接手调查案件。 案情显示,事主今年8月中旬在网上社交平台看到一则借贷帖文,因有意借款,根据帖文链接与发帖者联络,要求借款3万澳门元。经协商,发帖者要求事主先交付5,000澳门元并登记个人资料作为借贷手续和条件。 事主信以为真,按指示转账并办理手续,但发帖者收款后即讹称根据法规规定,因其转账令有关账户被“冻结”,要求转账3万澳门元“解冻”有关账户。事主于是向朋友借得3万澳门元“解冻费”并转账。 发帖者收款后,向事主称可提高其借贷金额至5万澳门元,事主相信后,发帖者即多次以上述理由要求事主不断转账。事主向多名亲朋好友借款共44.6万澳门元并转账到指定银行账户。最终,事主仍未收到分毫贷款,知悉自己疑受骗,本月7日向司警报案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