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深珠通道,迎来新进展。 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程技术方案和支撑性专题研究)项目招标文件征求意见的公告,标志着深珠通道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这次招标公告的核心内容是针对深珠通道前期研究项目的征求意见,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方案和支撑性专题研究,项目预算总金额2080万元。公告中提到,作为跨江重大工程,深珠通道设计方案复杂、路线通道资源稀缺、建设周期长,如何客观分析跨江通行需求、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线路布局和实施策略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结合跨江需求预测,深入论证深珠通道规模及功能需求,明确线站位方案和工程建设方案,分析工程跨珠江对通航条件、水环境的影响等,并开展关键性专题前期研究工作,为深珠通道纳入国家上位规划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内容包括对珠江口通道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工程建设方案,即对公铁合建、分建方案,公铁平层、分层方案及跨海段的敷设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跨海桥梁关键技术,对航道桥型式方案、非航道桥跨度比选、桥梁结构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探讨人工岛选址及规模等。此次招标的前期研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线路走廊及两侧接线方案研究、运输组织的优化、跨海大桥的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的多种方案。研究通过分析项目的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特征、区域运输需求现状及预测,提出相应的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由此,深珠通道将更好地满足未来交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深珠通道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今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口交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纳入支出预算。同时,深珠通道前期工作被纳入深圳、珠海两地2025年度工作部署:
深珠通道,又称“伶仃洋通道”,东起深圳市前海,跨越珠江口,西至珠海高新区,位于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之间,距深中通道约12公里,距港珠澳大桥约20公里。深珠通道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兼具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连接深圳前海与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深珠高铁部分,线路始于深圳西丽站,跨越伶仃洋至珠海,于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鹤洲),线路全长约8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深珠城际部分,线路始于深圳前海站,于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设站,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线路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自去年以来,深圳、珠海两市均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具体细节和推进计划逐渐明朗。目前,深珠通道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了空间预留。
深珠通道作为公铁复合型跨江通道,将填补珠江口现有交通网络的结构性空缺,与深中通道形成互补,完善珠江东西岸跨江通道体系。通道内规划的深珠城际铁路将可望实现深圳到珠海30分钟直达,进一步推动“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建设,深圳作为大湾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在经济辐射力方面,通过连接深圳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珠江西岸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将形成“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产业协作模式,加速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整合,加快形成黄金内湾的“1小时经济圈”。 来源|深视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