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家具、家电 “旧三样” 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新三样”…… 随着“深圳制造” 向“深圳智造”转型升级 深圳“土特产”越来越高端
如今,这只“土特产”菜篮子里的种类更是新品迭出,创新药、医疗器械、3D打印等技术过硬、含新量高的产品加入其中。这些响当当的深圳科技“土特产”正“出海”走向全球,共同在国际市场掀起“深圳热”。 今年前8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达2.96万亿元,进出口同比增长0.3%。广大深圳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扩展多元市场,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赢得全球青睐。
技术够硬 产品够新 出海才有“竞争力” 当前 许多新行业不断涌入出口行列
图片来源:开立医疗
前8个月,深圳医疗器械出口增长6.4%。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场在战略深化和本土化运营方面成果颇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人员本土化及海外分公司设立,智慧内镜平台和“凌珠”4K3D荧光三合一腔镜影像平台等高端新品推出后,海外注册力度增强,为未来一两年海外放量奠定基础。
深企在创新药海外授权方面表现突出。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借助国际药企的资源与渠道,让创新药快速触达全球患者。在深圳,自2022年起,微芯生物、康泰生物、再极医药等企业就开始探索药物许可交易替代“实体药品”出海。

晶泰科技是国内AI制药企业的先行者。今年8月,该公司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达成管线合作协议,总订单规模高达470亿港元,刷新中国AI制药领域出海订单的最高纪录。
3D打印这一小众赛道,深圳也悄然坐上“第一把”交椅,初步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3D打印全产业链。今年前8个月,深圳3D打印机出口增长10.7%。“目前,深圳企业已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让“深圳造”3D打印机在全球市场中凭借高性价比和技术创新性占据重要地位。”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常务会长喻波说。

今年前8个月 深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 “新三样”产品 出口740.4亿元 同比增长23.1% 成为出口增长的“强引擎”

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1-8月出口量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与技术创新优势,在全球多个国家成为新能源汽车热销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随着相关行业发展,我们的无人机电池、模型电池、充电器等产品都卖得很好!”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芃告诉记者,今年1—8月,公司出口额达4235万美元,主要出口到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新三样’出口维持高速增长,凸显出深圳出口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领域的深度转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说。
面对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 多元化布局成为 深圳外贸的“稳定器” 通过深耕传统市场 开拓新兴市场 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 守住“外贸基本盘”

前8个月,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31万亿元,增长2.8%,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至78.1%。
随着运动理念的普及,高品质、创新型运动装备成为欧盟诸多国家“香饽饽”。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邱昇介绍,在欧盟地区,该公司的Waydoo Flyer系列电动水翼冲浪板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水上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在德国、法国等地成为市场新宠。

服务贸易也在“踏浪出海”。“去年我跟着展会出海后,重点布局东南亚、迪拜等新兴市场,刚刚‘拿下’马来西亚市场。”深圳市九学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国介绍,目前,很多海外国家对中国、中文重视程度高,公司希望推动海外中文教育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品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