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今日大暑丨“上蒸下煮”之时,要做这些事!

2025-7-22 10:36|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大暑至,夏正浓7月22日迎来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此时节正值三伏天酷热多雨、高温高湿“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大暑下劳作汗流浃背是常态在这“热 ...

大暑至,夏正浓

7月22日

迎来大暑节气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此时节正值三伏天
酷热多雨、高温高湿
“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
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


大暑下劳作

汗流浃背是常态

在这“热情似火”的时节里

人们为了解暑也是“绞尽脑汁”

喝伏茶

是传承至今的方法之一


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
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伏茶

生津止渴,提神醒脑

可以说是为正值“三伏天”的大暑

量身打造的



在南方

人们偏爱吃仙草

有这样一句谚语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又名凉粉草

清热消暑之功效


乌黑Q弹的仙草冻

点缀上红豆、薏仁和水果

堪称夏日“仙品”

心烦气躁间,一口冰凉吃食

瞬间抚慰燥热的心房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

消完了暑

可别忘了祛湿


“伏季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在鲁南地区

流行大暑“喝暑羊”


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

可谓酣畅淋漓

排出湿热和毒素

祛寒补气,强身健体

蕴藏着古人“以热制热”的智慧



荔枝也常与羊肉一道

在大暑之日,赠与亲友

在福建

这被称之为“过大暑”


大暑时节的荔枝

成熟、饱满且多汁

无时无刻不搅动着人们的味蕾

苏轼曾在《食荔枝》中感叹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们从唇齿间的满足中

品尝“大暑的味道”

也在锣鼓喧天的仪式中

留下独属于大暑的记忆


















大暑时节

也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论

“冬病”指冬天容易出现或加重的疾病

常见的有风湿、哮病、喘证、咳嗽等

“夏治”指在天气比较炎热时

采取措施提升阳气、驱除寒邪

达到扶正固本、祛邪养生、治未病的目的



大暑时节养生重点

大暑时节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高温和潮湿,因此,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 如何健脾

中医认为,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应,此时节可以多吃山药、茯苓、冬瓜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少量多次喝水,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 如何祛湿

夏季天气潮湿、雨水多,再加上经常喝冷饮、吹空调等,很容易造成寒湿之邪侵袭人体,相对来说,一年四季中,夏季更需要祛湿。

医生推荐按揉丰隆穴、足三里、脾俞穴,3个穴位祛除湿气↓↓↓


这4件事不建议做

1、不要剧烈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会趁着三伏天加强运动。医生提醒: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很有可能造成中暑(阳暑)。

夏季运动,医生给出3个小建议:

  • 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在早上10点之前、傍晚5点以后进行运动;

  • 户外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不要过猛喝水,以免导致心脑血管或肠胃不适;

  • 运动量不宜过大,要量力而行,可以选择快步走、瑜伽、太极拳等。


2、不要过分贪凉

吃雪糕、喝冷饮、把空调温度调很低,也容易引发中暑(阴暑),导致咽喉不舒服、四肢酸软、呕吐、腹泻等。


3、不要熬夜

吹空调+熬夜追剧,看似一时爽,实际上容易使免疫力下降。

医生提醒:夏天出汗多,身体损耗大,营养、睡眠不足时,损大于补。


4、不要洗凉水澡

夏季炎热易出汗,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此时洗冷水澡用冷水洗脚,会使寒气借机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不仅不利于养生,还可能对血管造成刺激,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

医生建议:不要在大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即使是热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风、避寒。

大暑
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但不是夏天的终结

在这“上蒸下煮”之时

愿你平心静气,不浮不躁

为自己觅得一份清凉



来源丨文汇报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央视财经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