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上演了一出当代生活大戏:
一位大妈自带电饭煲,蹲在铜锣湾时代广场商场户外排插旁淡定煲粥。
更搞笑的是,等到商场保安赶到劝阻时,大妈已经烹饪近半个小时了。
据现场网友描述,当时大妈直接就在排插旁掏出自己带的电饭煲以及食品盒和水,就开始“偷电煲粥”。
两名商场保安上前劝阻,大妈还很高冷地不予理会。
即使是有围观群众过来,大妈也豪气地表示“拍就拍呗”。
更有意思的是,电饭煲里煲的其实是西米露!且已经煲了半个小时。(通仔真是大为震撼!)
从现场照片来看,大妈身旁还跟有一个约10岁的小孩子,不确定是不是要煮给小朋友吃。
此事一经发生就引起港民们的热议:
有网友爆笑称:“半个小时还没煮好,以为是在打边炉!”
也有不少网友对大妈的行为啧啧称奇:
“海皇粥店東山再起版!”
“以为是煲电话粥没想到是真的煲粥。”
还有热心港民“建议”说:“其实育婴室也有插座,带着小孩去都好过在路边煮。”
当然,通仔跟大多数网友一样,最好奇的是最后的西米露有没有煮好?
有在现场的目击者回复称:“大妈等开锅了才走的!煮了半个多小时应该是熟了,闻到味了都!”
但是笑归笑,这样在商场外偷电的行为到底合不合法呢?
香港《电力条例》白纸黑字写得清楚:
未经许可擅用他人电力,最高可罚款20万港元+12个月监禁(针对造成供电事故的严重违规)
即使只是“借用”插座充手机,理论上业主也有权追讨电费。
像大妈这样用大功率电器煮食,商场若认真追究,绝对够格报警。
但话说回来,香港的电费有这么贵吗?让大妈不惜“偷电煲西米露”?
说到香港的电费,那可真是让不少港漂们闻风丧胆的存在。(通仔每次从信箱拿出账单,都得深吸一口气...)
香港电费分段计价,用得越多越贵。
九龙、新界、长洲等区域由中电供电;港岛、鸭脷洲和南丫岛则由港灯(香港电灯)供电。
自2025年1月1日起,香港中华电力(中电)的平均净电价为每度电1.443港元,香港电灯(港灯)的平均净电价为每度电1.67港元。
一度电最高1.67港元的价格,让多少港漂看着电费单直接怀疑人生!
曾有一港女在社交平台晒出两个月的电费账单!
两个月竟然用了4766度电,要缴纳高达9177港币的电费!(这要是通仔估计直接泪洒现场...)
评论区也瞬间炸锅:这是开矿场了吧?
不,可能只是每天开了12小时空调。
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入港圈”的港漂来说,香港电费称得上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普通家庭月均1000港元的电费支出,逼得精打细算的香港人连风扇都要算着用,还得小心别被一些“电费刺客”背刺!
去年10月就有一港男被家里的电热水器“暗算”
据了解,该男子家的热水器一直处于漏水状态!且一直在反复加热!导致该男子收到了近五位数的电费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虽然大妈勇闯商场“偷电煲粥”的行为让人“匪夷所思”,但作为职场的“牛马”打工人,谁没有偷偷摸摸蹭过公司的电呢?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许多大爷大妈为了省空调费,纷纷选择去“逛商场”避暑。
事实上,不止大爷大妈们会“精打细算”,在外的打工人们也会!
写字楼格子间里,打工人们早已将“薅公司羊毛”发展成行为艺术!
曾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职场省钱秘籍”:
把公司当免费电站是基操,将家里的电子产品平板、电脑、耳机甚至Switch游戏机等都带到公司充,工位秒变数码产品托儿所。
甚至还有在公司收废品回去卖的,简直是职场循环经济第一人!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但是这些操作也让不免让人提出疑问:这种行为算不算盗窃?
针对这个问题,评论区也是分裂成两派:
一边是理直气壮的至少我为公司付出了劳动!这是我应得的!
一边是痛心疾首的这届年轻人怎么活得这么抠搜,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光彩,公司应该严查严禁!
还有人小声嘀咕:“其实知道不太光彩...但生活成本实在太高了。”
所以各位打工人,你们有没有过职场薅羊毛经历呢
摘自扎堆儿在香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