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旅游热点 查看内容

去年接待254万人次,今年一周2000条差评,深圳最美海岸线“塌房”? ... ... ...

2025-4-28 14:01|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深圳十区,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如今的多元面貌。在“经济奇迹”“深圳速度”这些发展称号之外,最能体现山海连城自然景观特色的,莫过于大鹏。这里三面环海,森林覆盖率超77%,拥有48个自然沙滩,还是国家生态文明 ...

深圳十区,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如今的多元面貌。

在“经济奇迹”“深圳速度”这些发展称号之外,最能体现山海连城自然景观特色的,莫过于大鹏。

这里三面环海,森林覆盖率超77%,拥有48个自然沙滩,还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当之无愧的深圳旅游名片。

然而近日,这张“生态王牌”却因环境治理问题引发关注。

面朝大海,垃圾成灾

4月的第一周,多位网友发帖表示在大鹏东西涌游玩时,发现遍地都是垃圾,越靠近天文台打卡点和西涌沙滩就越多。

沿途的垃圾桶已经满溢,礁石缝隙、步道、灌木丛也被各种塑料瓶、纸屑、零食袋填满,俨然像个“垃圾场”。

图源:奥一新闻

在平台继续检索,发现去年10月就已经有类似的吐槽帖,粗略统计几条热门帖的评论区,约有2000多条关于东西涌垃圾爆满的“差评”


日前,大鹏新区回应称,已启动海陆协同清理,常态化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开展海岸线清理工作。

3月28日-4月7日期间,组织了140多人次,清运了3.9吨垃圾,后续将计划结合无人机巡查、志愿者劝导等形式加强治理。

图源:大鹏文旅通

近年来,国内户外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徒步、穿越不再是“孤勇者”的专属,而是大众寻找健康生活,打工人与钢筋水泥写字楼剥离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户外运动精彩分享的带动下,东西涌、望郎归、牛奶排大环线、十大名山都是众多“驴友”心中的徒步圣地。

2005年,东西涌所在的大鹏半岛海岸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随后逐渐走红。这条全长约7.5公里的海岸线,目前是大鹏半岛最经典的徒步线路。


据大鹏新区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东涌、西涌两处景点共接待游客254万人次。今年3月,东西涌-天文台片区累计接待游客20.04万人次,同比增长7.45%。

4月初因清明假期游客激增,他们多为短期体验,没遇到垃圾桶或者环保意识不足就随手丢弃,景区自身的清洁设施和人员配置也不足,诸多因素叠加,及时有效清理垃圾就成了难题。

2014年国庆假期头三天,大梅沙海滨公园迎来了44万人次的游客,产生了超300吨垃圾。同期,大鹏较场尾沙滩的游客一觉醒来,感觉像在垃圾堆上过了一夜。

再看梧桐山,数据显示梧桐山一年能产生垃圾1700吨,其中平时约1000吨,节假日700吨,夜爬产生的垃圾约占35%。

图源:梧桐山风景区

尽管旅游过后留下一地垃圾在国内已经不算新闻,但多年来给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给工作人员带来的负担却从未减轻。

好在近年来,国内环保意识在整体上有所提升。不少志愿者团队开始践行LNT(无痕山林)环保守则

LNT是Leave No Trace的缩写。2011年由自然之友引入中国,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与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其中一条重要准则就是妥善处理废弃物

目前在深圳各大景区,都有不少官方、公益团队或志愿者组织的清野活动,有环保意识的个人也会边玩边捡。


就在吐槽帖爆发的同一时期,有网友表示在3月中旬,一支20人的队伍在东西涌清理了22袋垃圾。4月21日去的网友反馈,已经干净了不少。


大鹏与世界级滨海度假区的距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借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写出了大鹏乘风直上的气势,暗含豪情壮志。

尽管二者和深圳“鹏城”的由来并无直接关联,但诗中大鹏代指的远大抱负,以及对事物蓬勃生命力和无限发展潜力的隐喻,在精神内核上还是与深圳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

根据大鹏新区的规划,202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2035年则是高质量建成,成为世界知名的滨海生态旅游目的地。


从资源来看,这一目标是实事求是,当之无愧:600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海域面积就占了一半,海岸线也占全市的一半。

杨梅坑、天文台、鹿嘴山庄、桔钓沙、七娘山等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地标都在这里。乐高乐园度假区、深圳海洋博物馆、中信金沙湾项目等重大工程也落地大鹏,正加速建设。

但交通是短板,“进岛难”成了制约大鹏发展的一大痛点。这几年只要发布关于大鹏通地铁的消息,都能引得不少人围观。

最新的消息是8号线三期有望今年通车,连通龙岗和大鹏的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预计明年通车,距离问题或将得到缓解。

但交通突破的是物理距离,生态旅游中的“文明距离”又该如何重构?

东西涌选择保护环境,捡垃圾的人群
图源@wendy

在此次爆料垃圾的帖子中,有博主表示同行的有外地人和外国人,面对垃圾遍地的情形,一边觉得心痛,一边觉得“丢人”。

这一情形让人联想到这些年的网红城市,当承载力跟不上汹涌的人潮,热闹过后就只剩下一地的烂摊子,留给当地花大量精力去消化。

游客来来往往,总有新的风景可以奔赴,但大鹏这片山海始终在这里。

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让文明与美景同框,这不仅是有关部门需要启动的“环境治理+文明培育”行动,更是每一个走向户外的人应有的文明自觉。

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永远是先有磁极,后有容器”,意为城市必须先有吸引人的条件,才能慢慢扩大。

大鹏作为深圳生态旅游版图中的核心支点,其绵延的海岸线与丰富的自然禀赋就是吸引游人的“天然磁极”,但这还不够。

2022年的一份文件提到,大鹏要率先创建“无废城市”。当海滩没有垃圾堆积、山林不见废弃物踪影,游客才能来得舒心,居民才能住得安心,深圳也才能从经济强市升级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容器”。

2024年五一期间,大鹏共接待了44.27万人次的游客。今年的五一假期又将临近,大鹏能否经受住考验?

来源:深圳之窗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