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上海阿姨坐拥3600万豪宅被举报,一开门邻居看懵了:比“没苦硬吃”更可怕的是这个…… ...

2025-7-30 15:47|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很多老人捡拾囤积废品,深层原因值得思考。先来看几张照片。塑料袋,蛇皮袋层层叠叠。烂扫帚,烂拖把横七竖八。垃圾成山,凌乱不堪,挤满一堆。这样的场面跃然眼前,你的第一印象这会是哪里?垃圾场?废品收购站?正 ...


很多老人捡拾囤积废品,深层原因值得思考。

先来看几张照片


塑料袋,蛇皮袋层层叠叠。



烂扫帚,烂拖把横七竖八。



垃圾成山,凌乱不堪,挤满一堆。



这样的场面跃然眼前,你的第一印象这会是哪里?


垃圾场?


废品收购站?


正确答案,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这“地狱”般的景象,竟是在一个价值3600万的豪宅内,记录下的真实画面。


制造出如此场面的始作俑者,正是豪宅的主人,一位沪上独居老太。


坐标魔都上海,住着大房子。


如此物质基础,多少人只盼着静心安享晚年,这位阿姨,却不走“寻常路”。


每天三趟“狩猎”,早出晚归,看到垃圾桶,路边被丢的任何东西,阿姨都如获至宝,忍不住把它们统统带回家。


很快,不仅自家157米的大房子被垃圾塞满。



客厅里那个意大利进口的,价值20多万的沙发,都被垃圾污渍掩埋:邻居打开门看到这一幕,直接都懵了。



关上她家房门,来到走廊,公共电梯间,


吃剩的外卖,喝剩的咖啡,发霉的衣物,也堆积一地,拦住行人去路。



天一热,整栋楼都弥散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腥臭。


最无法忍受的是,各种小动物,都闻着味儿赶来了。


蟑螂肆意横行,苍蝇嗡嗡乱舞,老鼠横尸楼道。



最倒霉的,还是同住这个小区的业主们。


3年以来,邻居叫苦不迭。


举报投诉了一次次,情况好不了几天。


原本应该好好安放疲惫的家,现在一踏进来就叫人满腔怒火不知何处发。


老人住16层,楼下一对小夫妻实在无法忍受,只能选择了卖房搬家。


无论好言相劝,还是上门怒骂,老人都充耳不闻,沉浸在自己收集垃圾的“快乐”中。



高达23万一平的房子,就算不卖掉,租出去每月租金也能拿到4万块。


邻居们实在想不通,可想不通的又岂止他们。


这样的豪宅,为何非要用来安置腐臭的垃圾?


这样的条件,为何非要把快乐寄托于肮脏的废物?


看见能卖钱的就往家里捡。


用烂用坏的东西也永远舍不得丢。


这样的老人或长辈,很多家庭里都有。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眼,和很多人一样。


脑海中,不由蹦出四个字:没苦硬吃。


明明不差钱,却沉迷拾荒。


明明可以住干净大房子,却把家变成垃圾场。


可静下心来。


才恍然背后被所有人忽略的,或许,还有比“穷怕了”和“没苦硬吃”更可怕更沉重的一种“病”。


北京,有每月退休金9000多的老人,囤物十年,把家变成“垃圾山”。



山东,有六旬老人痴迷捡垃圾,床都没地儿放,自己只能站着坐着睡觉。



翻看了许多同类型老人们的故事后,才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特征。


第一,独居。


老伴儿去世,或不在一起生活,子女也不常回家。


上海这位“垃圾女王”,丈夫因为忍受不了妻子的“癖好”,早就分居搬离。


她的儿女也都在国外。


社区工作人员为了处理垃圾问题,曾联系上老人的女儿。


女儿一开始很配合,在最后工作人员要上门的时候,却只在电话里留下了一句:


“我妈的事儿我不管了,以后不要再联系我了。”


第二,执迷长期积累。


和上海这位阿姨一样,许多老人捡回家的不止是可以卖钱的纸壳,各种无用的生活垃圾,他们也控制不住往家里囤。


不是捡一点卖一点,他们都是近乎疯狂的模式。


直到把沙发,把床,把柜子都让给垃圾,直到自己睡在脏乱差的垃圾堆里,被恶臭紧紧包围。



第三,极度抗拒丢弃。


有人把安全感寄托在家人,寄托于金钱,他们的安全感却在那些垃圾上。


不管有用没用,都舍不得丢掉。


想起日本一档节目里,一位曾看哭过全世界的老人。


68岁的老人,一辈子只工作了两年,靠着遗产,每天住在垃圾场一样肮脏凌乱的家里度日。


以为是懒惰,邋遢,不讲卫生,不求上进让他变成这幅模样。


当老人小心翼翼捧起家里唯一一张干干净净的全家福时,才知道是极致的独孤的杀伤力。


父亲,母亲,妹妹,甚至邻居都离自己而去。


唯一还活在世上的老人,只剩下“等死”的执念。



而家里不愿清理,也无法清理的,每一张废纸,每一个旧衣服,每一个破罐子。


都是他逐渐老去世界里,唯一可以控制,唯一可以寄托依赖,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


都是他用以对抗巨大精神空洞的唯一武器。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症,叫做第欧根尼综合症。


由于太过冷门,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


我们却在越来越多老年人和独居者群体身上,看到它的影子。


极端的自我忽视。


习惯极度脏乱的居住环境。


病态的囤积欲望。


原来不只是简单的没苦硬吃,不只是简单的懒惰成性。


而是因为海马体萎缩。


前额叶功能下降。


这些衰老让他们的判断力逐渐缺失。


他们分不清物品的价值,他们不觉得包围自己的是垃圾,他们也完全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这些常人眼中的“无法理解”,他们很多时候根本不可控。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任何人辩驳。


任何群体的不正常行为,影响到生活,影响到别人,都需要干预,甚至强制干预。



明天,老太就会被带到医院检查。


老人丈夫也承诺一定把垃圾清理干净。


真正的解药从不是简单批判指责。


如果只看得见表面。


那么我们永远无法从更深层次,从根源把问题解决。


当我们看到这些喜欢住在垃圾堆里老人的“离谱奇葩”故事。


更需要被看见的,或许,还有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控制住他们的不是垃圾,而是孤独。


他们捡回家的不只是垃圾,还有自己。


家人的缺位,情感和陪伴是缺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太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上的疾病。


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别让我们的父母,在等待中一个人活成了精神的拾荒者。


再多的钱与物质,都比不上爱和陪伴的治愈。


来源|家长必读

如有侵权请联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