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我女儿穿你家内裤怀孕了”事件全网刷屏:受害者不止一个… ... ... ...

2024-8-21 09:18|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这年头,内裤也开始耍流氓了?最近,一个店铺遭到了顾客的连番投诉,客服把这个事件的帖子发到了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投诉内容相当炸裂:“我女儿穿你们家内裤怀孕了!”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这个顾客是胡搅蛮缠 ...

这年头,内裤也开始耍流氓了?

最近,一个店铺遭到了顾客的连番投诉,客服把这个事件的帖子发到了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因为投诉内容相当炸裂:“我女儿穿你们家内裤怀孕了!”


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这个顾客是胡搅蛮缠,内裤怎么可能使人怀孕呢?

但身为客服,她还是秉持着良好的职业操守,严谨认真地跟顾客分析了“内裤致怀孕”的可能性。


而且还坦白道:店铺除了老板外都是女员工,且老板早就结扎了,不具备这个能力。


此话一出,老板一下子就变成了“大红人”。

网友们纷纷喊话让他多上架些其他款式的内裤,自己要买。

但老板没有被这些网络风气影响,始终表现得无比的真诚和低调,坦言自己做的是低档产品,还奉劝大家不要冲动消费。


此商家的老板和客服都是好样的,但是,不是每个顾客都是“好样的”。

像前文这个顾客明显是想要向店家索要赔偿,讹一把。

这让我想起来近期推出的“仅退款”机制。

“仅退款”机制是否合理?

随着网购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推出了“仅退款”机制,旨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何谓“仅退款”?就是只退款不退货。


然而,这一机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审核机制的宽松,确实引发了不少商家的不满。

1.低价值商品被频繁“仅退款”

杨先生是一位在多个电商平台开店的商家。他售卖的一款9.9元的短袖频繁遭遇“仅退款”情况,而退款理由多为“商品不是纯棉材质”。然而,杨先生明确表示其商品详情页从未声称该短袖是纯棉材质。这样的“仅退款”让杨先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每次“仅退款”后,他需要卖出更多商品才能弥补这一单的损失。

为了挽回损失,杨先生选择亲自前往买家所在地进行交涉,最终双方在当地民警的协调下达成调解,买家同意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但此事仍给杨先生带来了巨大困扰,并且其店铺还因此被平台投诉并处罚。


2.高价商品因“莫须有”问题被退款

某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售出一套价值1.7万余元的宝马车配件。消费者收到货后,以配件存在刮痕为由申请退款,尽管商家补发了相关配件,消费者仍然坚持申请“仅退款”。商家提供了详细的进货凭证、品牌授权证明等,但平台最终仍判定“仅退款”申请成功。

商家以民事诉讼的方式起诉了消费者,最终双方达成谅解协议,但此过程给商家带来了较大的法律和经济成本。

3.虚假信息导致的“仅退款”

某买家在某店铺购买了一只宠物猫,并成功以“未收到货”为由申请“仅退款”。商家驱车数百公里找到买家后,发现买家为一名小学生,并非恶意欺诈,但在商家教育下,孩子的父母表示歉意,孩子也写下了不再恶意退款的保证书。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

对此,有人还总结了电商平台“仅退款”十大奇葩案例。


商家恶意利用平台漏洞骗取退款

网购平台还应加强对店铺注册和交易的审核,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就在几个月前,上海浦东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利用网购平台价格保护机制漏洞骗取平台津贴的犯罪团伙。


该团伙通过开设虚假网店,进行“自卖自买”的虚假交易,并在商品价格波动后迅速申请价格保护退款,骗取平台垫付的差价。

警方抓获了犯罪团伙成员,并追回了大量违法所得。

写在最后:

“仅退款”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薅羊毛”攻略,影响了电商平台的正常运营秩序。

在此建议电商平台能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平衡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加强监管和打击利用平台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最后,也请大家“文明”购物!

文章来源于 森清读书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