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官媒都开始胡编乱造、歪曲事实,为博眼球毫无底线,那还有什么是真的?
8月12日,一则保安和外卖员冲突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这种冲突本来时有发生,也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但看了热搜标题,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平心而论,都是底层老百姓,都不容易。
但仗着手里丁点的权利最大程度的为难人,甚至逼迫人下跪,这谁看的下去?
不管哪个平台,评论区一水儿全是攻击保安的:
“你这保安拿着三千的工资,干出了黑老大的做派。”
“都是打工的,当个保安还当出优越感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以百度热搜为例,点开之后排在新闻最上方的,是大河报报道的内容。
新闻正文写道:
有网友爆料称,杭州绿城西溪世纪中心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疑似保安要求外卖骑手下跪,引发关注。
首先,说的是有网友爆料,其次后面用是疑似。
那么问题来了,爆料人是谁?
疑似,是不是说明 “保安要求外卖骑手下跪”这一事件并不确定?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确定的事,标题居然省略“疑似”,加上了一个“网传”,换成了肯定句。
冲上热搜后,热搜标题把“网传”也省略了,直接成了:
“保安让外卖员下跪,多名骑手现场维权。”

另外,大河报的新闻中,还引用了第一财经的报道:
报道中指出,该外卖员是女性,因为没有看到小区停车的地方,才把电动车停在路边从绿化带穿过去的。
从小区出来时,女外卖员不小心踩到了围栏。
保安看到后,当即拔下她的电动车钥匙,并表示要罚款200元。
女外卖员手里还有订单,心急之下,竟是直接下跪,希望保安能把车钥匙还给她。

警方通报写得很明白:
事件中的外卖员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保安也没有要求外卖员下跪,而是外卖员担心影响其他订单派送,自己下跪道德绑架。

大热天的,外卖小哥送个外卖不容易。
但就事论事,外卖员抄近道践踏了草坪,还踩歪了小区护栏,属于责任方。
而保安也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拦下外卖员要求给个说法,也是职责所在。
试想一下,如果保安没有阻拦,那赔偿责任是不是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都是打工的,没有谁比谁更容易。
但“女骑手”、“保安”、“被逼下跪”、“被罚款”这些元素堆叠在一起,被这些官媒一报道,保安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就想问,那叫罚款吗?那叫赔偿!
这不妥妥的胡编乱造、歪曲事实,为博眼球毫无底线吗?
攻击的岂止是当事保安?
整个保安行业都跟着被抹黑。
这样的事件,真的不用负任何责任吗?
“杭州警方通报外卖骑手下跪”事件,让我想到了前两天发生在四川的一个新闻:

一男子带6岁女儿出来旅游,途中女儿突然想尿尿。
可上个厕所都需要买票,男子给自己买了票,没给孩子买票,被保安拦着不让如厕,孩子还哭着说:
“爸爸,咱么不去上厕所了,下次不来了...”
这一幕,任谁看了都心疼。
又是保安,又是作威作福。
看完报道,整个保安行业又跟着被网民咒骂了一遍。
当时我就纳闷,什么年代了厕所还收费?
甚至还有保安看守?不可能吧?
后续出来后果不其然:
该男子带着孩子去的厕所,哪是什么路边公共厕所?
是收费景区里面的厕所!
景区规定,超过1.2米的孩子进入需要买门票。
该男子只买了一张票然后非要进入,保安一路追赶追到厕所位置要求补票。
补的是景区门票,哪是什么厕所门票!
就是这么个事,被某些媒体一顿避重就轻,直接淡化了景区,起了个标题《男子带女儿上厕所被保安拦截买票》,就发了出来...

果不其然,冲上热搜后网友纷纷指责保安没有人性,连狗都不如。
可当事保安比窦娥还冤啊。
你可以说他古板、没有人情味,但站在他的立场上,也只是在恪守工作罢了。
每天来景区的游客不计其数,如果都以带孩子上厕所为由只买一张票,缺失的票谁来补?
乍一看标题,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男子带孩子去公共厕所,结果被拦截买票。视频中,更是凸显出了小女孩上不到厕所的可怜,完全没有想过,保安也不过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身为媒体工作者,却没有保持一个中立立场,这本就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我就想说,为了流量刻意歪曲事实制造阶层对立,某些媒体你们还有底线吗!
真是脸都不要了!
我之前的文章中还写过这样一件事,简直是一毛一样。
两年前疫情期间,云南文山市。
一辆正常行驶的宝马车,在红绿灯处己方绿灯时间驶出路口,但刚驶出就被横向而来的救护车撞了。

宝马没什么事,但救护车翻了好几圈,车上大约六七位医护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地受伤。

据目击者表示,该救护车当时并未拉响警报,而且也不是什么救人的救护车,车上坐的仅仅是几位准备去市中心做核酸检测的医护...
我们要礼让特权车不假,但礼让的前提是特权车有紧急任务。
并且就算有紧急任务,通行时也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不是可以肆无忌惮闯红灯。
这辆救护车并未拉响警报,而且车上坐的也只是要去市中心做核酸的医护人员,闯红灯还不减速,这种行为其实已经是违法了。
但更离谱的是一些官媒的报道:
“宝马车车速太快撞翻抗疫救护车!”





明明宝马车是正常行驶,却变成了宝马主动撞翻抗疫救护车。
这不是跟“保安要求外卖骑手下跪”异曲同工之妙吗?
因为官媒的断章取义,宝马车主被网友骂了个狗血淋头。
官媒的不实报道,确实吸引了眼球,但却丧失了作为新闻人要遵守的真实报道原则,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类似文中的官媒翻车事件,网上层出不穷。
这些官媒最起码还加个疑似,有些更离谱的官媒,甚至连疑似消息都没有,直接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比如南京晨报。
2012年10月,南京晨报的南京新闻版报道《江宁一鹿场长假每天有人排队喝鹿血》。
记者称国庆期间,南京梅花鹿养殖场一大早便挤满了人。
经打听,全都是排队喝鹿血补身子的。
有的人因为没喝到鹿血,直接与养殖场老板吵了起来。
同时,还有记者拍到一男子在梅花鹿前拿着鹿角吮吸血的血腥场面片。

这一幕上了热搜后,网友纷纷指责南京人太过残忍。
然而央视一调查才发现,只是有几个人到养殖场询问出售鹿茸的事情,顺便看看梅花鹿。
其中一个人只是拿着鹿茸照个相而已,谁知却成了南京人排队喝鹿血。
实在荒唐。
更有过分的官媒,甚至键盘都懒得用了,直接把内容交给AI采集器。
就在今年初,河南方城县一所私立学校发生火灾,导致13名学生死亡,1名受伤。
这本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谁知“金华交警”竟挂着这个悲剧话题,发了一个岁月静好的文案。
更令人感到愤怒的是,他还配上了一个色彩鲜艳的蛋糕图片。

阿克陶县法院的官媒,也发出了风淡云轻的鸡汤感言。

还有在一个大一女生校内坠楼的热搜下面,白水法院也发出了生活和美好的感叹。

同样的热搜下面,陇南成县则在女大学生死亡的新闻热搜上感叹“难得周六!”

在悲痛的新闻下方发这种岁月静好的文案,但凡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干出来这种事。
很明显,这些文案都是AI自动采集发送的。
这番操作,为的就是既不想付出努力,又不想放弃流量。
这种连账号都懒得运营的官方,对得起“官方”两个字吗?曾经的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在社会中的权威度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的媒体没有公信力了?
这是因为,旧媒体具有客观真实性,多数是扛着摄像机深入事发地获取的准确消息。
报道事件的时候也无需考虑某方面影响,可以说是真正坚守了用事实说话。
而如今的媒体呢?
走出了纸媒时代,步入了互联网时代。
一张图片上配上几个闪烁夺目的大字,外加气氛紧张的背景音乐,一条看似权威的新闻报道就成了。
紧接着,其他大大小小的各地媒体像苍蝇见了血一样疯狂转发,一个比一个封面、音乐配得夸张。
互联网的效率是快,可互联网的流量来得快,走得也快。
为了撬动流量,某些媒体不惜以讹传讹、甚至胡编乱造,只要标题够炸裂,传播速度照样可以非常快。
真假消息满天飞,公信力自然大不如前。
公信力的丧失,就是从官媒学会歪曲事实、标题党开始的。
为什么现在的互联网事件动不动就会出现两极反转?
这些官媒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而我更想说的是:
作为国家的传话筒,不管是各地报社还是融媒体,某种程度上代表的就是各地政府。
他们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丧失的不是自己的权威,而是国家的权威。
被流量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一点点在透支政府的公信力。
狼来了的事情演多了,大家还会相信吗?
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曾说:
“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
希望每一个媒体人,都能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让媒体回归本位,让传播回归本真。
如果逾越了这条线,你们和那些靠着震惊党存活的三流小报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