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高温日持续,上海市民去哪纳凉消暑?社区的各类服务场所成为不少市民的新选择。在社区服务中心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健身活动、读书办公、参加公益课程等各类社区服务。而为了满足市民需求,上海的一些社区从去年年底起还陆续推出了“延时服务”,即工作日的晚上延时开放,周末白天也“不打烊”,让上班族们也能享受到社区公共服务。
“延时服务推出后很受欢迎,但怎么才半年就取消了?”近日,松江区广富林街道上林社区的居民赵女士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解放夏令行动”反映,称孩子暑假一开始,她就晚上下班后带孩子去社区图书馆待一会。可去了没两天,7月4日起,图书馆突然贴出一纸通知,称“延时服务暂停”,关门时间又恢复到了往日的下午5时。
社区服务延时开放难持续,难点究竟在哪?
在最需要的时候取消了
赵女士所说的图书馆,位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去年12月31日,“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推送中提及:“本月月初,上林居民区延时服务试运行,各活动室工作日开放时间延时至20时”,其中就包括了图书馆。也即,图书馆从去年12月初起为居民提供了延时服务。
延时服务受欢迎吗?8月8日,记者来到文翔路上的上尚缘小区调查。沿着小区大门口的指引,进入小区后直走到底,就是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个两层楼石库门风格装饰的建筑,除了圆弧形结构的主体楼之外,两侧还连有翼楼,面积不小。楼内除了图书馆外,还有多功能活动室、剧场、健身房、老年活动室、儿童之家等等。底楼平面图上的字样显示,这里也挂牌是“广富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图为居民反映的图书馆,相关消息显示,图书馆从去年12月初起为居民提供延时服务。
底楼东侧就是图书馆,7月4日起暂停延时服务恢复到下午5时关门的“通知”还贴在玻璃门上,下方落款为“广富林街道社区服务办”。下午4时不到,图书馆的玻璃门时不时被推开,几名小朋友进进出出,来到图书馆外的底楼大厅嬉戏。此时距离图书馆关门还有1个多小时,记者推门而入,前台登记信息后被允许入内。8月8日当天,登记表上已经写上了16位居民的名字,从幼稚的笔迹来判断,绝大多数应都是放暑假的孩子。再数了数,图书馆里还有9个孩子和4名成人。
△图书馆玻璃门上还张贴着“通知”,称7月4日起暂停延时服务,恢复到下午5时关门。
对于暑期的孩子们来说,图书馆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中间走廊的沙发上,3个孩子正在安静地看书;右手侧,书架围起来的3块空间里摆了桌椅,成了孩子们做作业的地方。“这里安静有空调,带孩子到这做作业效率要高一些”,“孩子多,互相之间也有个伴”,几个大人一问得知是陪孩子来的家长。居民韩先生则称是隔壁文翔名苑小区特意过来的,他说,“孩子放暑假后家里太吵,所以选择来图书馆办公。”
△图书馆中间走廊的沙发上,3个孩子正在安静地看书。
下午4时30分,图书馆管理员开始打扫收拾,也陆续开始有家长前来将孩子领走。4时55分,管理员开始提醒“关门时间到了”,几名孩子才依依不舍地背上书包离开。下午5时,管理员准时关闭照明,将玻璃门上锁后离开,党群服务中心一下子变得冷清了。
“平日里孩子白天上学晚上要做作业,暑假正是需要延时服务的时候,怎么取消了?”赵女士对于图书馆的此举表示了不解。延时服务取消后,居民们纷纷询问图书馆管理员取消的缘由。图书馆管理员并不知情,被问烦了,索性在玻璃门的“通知”上写了一串电话号码,让居民直接致电广富林街道表达诉求。
△居民们认为,暑期正是需要图书馆提供延时服务的时候。延时服务取消后,居民们意见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