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知名电商平台出事了!大批用户投诉、创始人成老赖……

2024-7-15 14:15|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长期负面消息缠身的寺库,对消费者贴脸开大。7月3日,有消费者向媒体爆料称,去年8月他在寺库买了一双某奢侈品牌鞋,价值3000多元,但下单接近一年,该商品不仅没有发货还无法申请退款。派代发现 ... ...


长期负面消息缠身的寺库,对消费者贴脸开大。

7月3日,有消费者向媒体爆料称,去年8月他在寺库买了一双某奢侈品牌鞋,价值3000多元,但下单接近一年,该商品不仅没有发 货还无法申请退款。

派代发现,何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在社交媒体上,众多消费者曝光了自己的“受害经历”,甚至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拿到法院判决书后,平台还是不予退款。

作为国内“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于2017年登陆纳斯达克,后因业务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质疑,导致股价日渐式微,已经从最高点的15美元跌至0.3美元。

按照接下来的剧本,寺库应该是退市,甚至是破产清算。但寺库硬是活出了另一番姿态,在公司创始人已经成为“老赖”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在APP上进行各类促销活动。

只不过,上述的虚假繁荣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奢侈品电商第一股,落下神坛

“不发货不退款”事件出现后,电商人重新关注到了这个曾经的“奢侈品电商第一股”上。

“要不是出了这种事情,我还以为(寺库)早就没了,原来一直都在啊。”有着近十年海外代购经历的王静(化名)对派代表示,早期自己还会经常关注类似寺库这样的奢侈品电商,忌惮奢侈品电商平台会影响自己的代购生意。

在电商业内人士看来,寺库早就光芒不再。派代查询发现,2021年以后,寺库的负面信息不断,至今在舆论场上也很难有正面消息传来。

去年,寺库就收到了纳斯达克退市通知。2021年12月,寺库曾公告称,由于连续30个工作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美元,公司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2023年11月,寺库再度发布公告称,其于2023年11月14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并计划请求听证。

不止如此,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日学已被列为“老赖”,公司涉诉案件超过上百条,案由大多为买卖合同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3757.6万元,其中有74.8%的金额未履行。

把目光放到最近一个月内,寺库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将近200条投诉,没有一条已完成解决。这些投诉大部分都是关于寺库不发货不退款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也经常会爆出寺库拖欠员工公司、断缴社保等信息。

即使如此,寺库APP目前仍在运行中,且在进行各类促销活动。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公司经营状况,另一边是APP上的歌舞升平。消费者在不明真相的状况下进行购物,最后深陷纠纷。至今,“不发货不退款”事件也未得到妥善解决。

|奢侈品电商成了伪命题

在经济下行周期,整个奢侈品行业遭遇当头一棒。

一方面,品牌方集体出现业绩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LVMH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2%,包含路易威登和迪奥的时装皮具部门下跌2%。巴宝莉2024财年收入下跌4%至29.68亿英镑,经调整后的经营利润大跌34%,从2023财年同期的6.34亿英镑降至4.18亿英镑,毛利下跌8%至20亿英镑,毛利率为67.7%。

另一方面,奢侈品电商平台陷入经营危机,业绩下滑、破产清算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寺库外,今年2月,奢侈品电商发发奇以5亿美元的低价格卖给了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今年6月,奢侈品电商平台Net-a-Porter的中国业务在也被爆出将进行清算。

对比来看,奢侈品品牌的经营情况要比平台方好过得多。这是因为类似LV这样的奢侈品历经上百年的品牌耕耘,在全球范围内有着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即便是遭遇经济下行周期,也有着基本盘来“保命”。

有分析师指出,占人口数量5%的顶级高净值人群,贡献了奢侈品行业4成的销售额。这群人正好是重奢品牌最核心的用户,由于资产雄厚,市场萧条对他们购买力的影响相对有限。

但奢侈品电商平台则没有这么幸运。拿寺库来说,倘若长期得到类似LV这种级别的奢侈品保驾护航,也能维持住基本盘,事实层面却是奢侈品牌对渠道控制权的日益加强,寺库作为第三方平台的议价能力大幅减弱,导致货源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

无奈之下,寺库只能通过吸引轻奢和小众独立品牌来留住消费者。这样一来,构成奢侈品电商平台的主力消费人群就成为了城市中产,近年来,降薪裁员、缩水以及消失的年终奖,都在挤压城市中产手中的预算。

除了议价能力被品牌削弱外,平替经济的盛行,更是对平台直接来了致命一击。根据尼尔森IQ发布的《2024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消费者趋向于寻找更低价的产品,降低整体开支,并转换购买渠道或品牌。

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类似“月薪三万的我不敢花钱”、“月薪两万吃不起海底捞”这样的话题频上热搜,城市中产们以消费降级的方式来对待目前的经济下行周期。

可以说,城市中产在消费能力上的式微,让寺库失去了基本盘。

|旧伤未愈,再添新伤

不发货也不退款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寺库出现了供应链危机。

很早之前,寺库就出现过因资金短缺,被供应商、消费者声讨,被品牌方申请冻结资产的情况。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曾指出,大部分垂直电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打造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较弱。

关于优化供应链,寺库也尝试过自救。根据相关媒体披露,寺库曾试图利用资本杠杆来改善供应链。2022年11月,寺库与济南善再成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后者预计未来投入约5亿元资金用于双方在奢侈品供应链的合作。

以后续的事态进展来看,上述对于供应链的投入并未达到预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寺库”就能发现有超过2万多条投诉,大多数是关于“下单不发货不退款”等问题。

寺库长期带着供应链上的伤痕来运营,试图去博一个转机。可惜,即将到来的税改,将直接绞杀掉寺库的最后幻想。

6月,《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四大税种中,消费税是唯一尚未实行央地共享的税种,因此在新一轮改革中被给予厚望。

扩大征收范围、后移征收环节、稳步下划地方是未来消费税改革的三大看点。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监管条件成熟的品目可能会率先试点。而这也正是寺库平台的主力销售类目。

中信证券商社团队表示,若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基抬升将导致税额增加。对于具备定价权的高端品牌,这将拉大有税和免税渠道间的价差。

王静坦言,税改让寺库日后都难有价格上的优势,加上原本就存在的供应链恶疾,属于遭遇到价格与货源上的“双杀”。

这样一来,寺库基本无力继续坚持在奢侈品的赛道上,而转型至其他领域又要直接面对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些电商大佬的联合围剿。业内不少人士都对其未来表示不看好。

根据行业人士的预判,以目前的股价表现,寺库甚至都难以进入一些资本和机构的并购清单当中,落得一个“打也打不过,退也退不掉”的窘境。曾经的“奢侈品电商第一股”,沦落至此实在令人唏嘘。

文章来源于派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