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强调,公众无需担心“X疾病”。但是,由于“X疾病”具有未知性,流行初期可能存在传染源或传播途径成谜的情况,第一时间就确定最适当的个人防护方法是相对困难的。
正如王贺胜局长所说,应该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疾控部门要强化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的能力。作为公众,可以及时关注疾控部门的公告,一旦发生“X疾病”,按照相关指引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早期感染。
赵卫表示,“X疾病”的病原体具有未知性,增加了预防和治疗的难度。因此,疾控机构首先需要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包括建立未知病原的检测技术,形成更敏感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储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其次,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应对突发的医疗需求激增的情况;最后,提升新疫苗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能够在“X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快速建立免疫屏障。
3月9日,王贺胜局长也介绍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所有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都具备了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的能力。
这个系统可以使传染病监测预警更加灵敏,相关数据上报得更及时,实现传染病防控的早发现、早控制,降低传染病对公众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