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发现越来越多人又开始在聊「能不能买房」、「广州买哪里」了,这很好;当大家又开始热衷于这个老话题了,就说明,广州市场的热度回来了。但在这样的回暖阶段,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楼市利好消息,叠加之下,问题来了: 很多人买房,开始有情绪冲动。 01 眼下的广州楼市,在信息面层面,有点眼花缭乱了。比如前两天(3月7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会刷到各大中介朋友们发的花都放松购房门槛的消息。现在开始,外地人去花都买房,无需社保5年,只需要提供一份在花都企业上班的劳动合同,即可买一套房产。 但前提是,全国范围内不能有2套房在供,且在花都无房!公司注册地址也必须在花都。而还不到半天,又有不少媒体出来辟谣,解释这仅仅只是旧闻新读。是不是有点类似前几天的南沙松绑。反反复复,搞到购房者都有点分不清哪个真,哪个假。 同样扯不清楚的,还有最近一直被聊到的广州楼市小阳春的话题。 LPR下调,广州四大行同步下调房贷利率,广州限价实质上放松,广州一手房价格止跌回升……这一系列操作,让市场逐渐出现摆脱冰点的迹象,市场交投氛围有所好转。 如此一来,对于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来说,在中介和渠道的朋友圈持续刷屏中,无论是南沙和花都的放松传闻,还是广州楼市小阳春消息,看到的,都是楼市欣欣向荣的字眼。 汇总起来,只想告诉你一件事:再不买就迟了。 02 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些消息,很容易造成购房者的情绪冲动。 怎样的情绪冲动? 楼市回暖,对很多买家来说,在中介的热销氛围渲染下,很容易有焦虑感,然后就盲目入市。但,盲目从众,不再坚守自己原有的买房原则,最容易出错。比如上一周,我们就去看了一个刚刚开盘的白云项目。 看完之后,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的整体价值判断其实并不高,但这并不影响现场确实有挺多的买家在算价甚至下定。再讲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前两天,他找了我们,说想在增城投资一套房子,让我们给点建议。 理由也很简单: 感觉市场又开始回暖了,没啥资产配置的选择,手里有点余钱,能买的起的也就是增城这些区域。这样的咨询,一时之间,让我们以为回到了曾经广州楼市高位阶段相同的十字路口。甚至,我们还有外地的朋友,也在问广州楼市是不是又被炒热起来了。这几种情况,不多,但也不少。盘叔想说,真没必要。 03 更复杂的回暖行情下,认知与逻辑,就要更严谨。 首先,广州楼市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欣欣向荣。 从广州市场本身来看,过去两个月的同比数据,其实并不乐观,距离曾经的高位,还有漫长的区间。要不,看看你之前加过的中介,最近是不是还会一直在骚扰你,即便你并没有透露出太多的买房意向。换做小阳春阶段,这样的客户,往往第二个被中介所放弃。第一个是假装买房的同行。广州楼市回暖与真正意义上的小阳春,还有漫长的距离,不妨继续观察。 其次,对楼市别太悲观,也不要太过于乐观。 从最高层面来看,整个楼市氛围依然没有完全放松,房住不炒依然是基调。这几天,高层对于楼市的定调,大家也都看到了。核心点有三个。 一,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二,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三,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鼓励的,是合理住房需求,而且继续因城施策。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要做的事很简单: 敬畏当下的广州调控政策,以自住心态去入市淘房,才是正道。 最后,在过滤完信息源之后,从自身需求出发做选择。 实际上,当下的广州楼市,产品做得最极致、产品综合性价比最高的项目,会更有优势。一旦产品力不足,项目板块又刚好处于内卷的尴尬位置,这样的项目,危险成分很高。同理,即便花都和南沙接下来的限购政策放松会被坐实,这两个区域,也不见得都适合所有人。 而即便是看上去稳赚的核心区域,同样也有跑输大盘的项目。所以,尽量往下看透底层逻辑,然后谨慎乐观入场。是的,不是劝大家不要买。 相反,关于现在能不能入市,这个问题反倒会比买哪里、怎么买更为清晰一点。至少我们觉得,是个好时机了。 来源:网易号/地产少年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