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又承载了极高的关注度。
“有房的人肯定都希望房价上涨,意味着我的财富要增值。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没房的人、想买房的人,就希望房价不能太高。当然我们从国家方面来说,还是希望整个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稳定的良性发展,合理需求要能够释放出来。”
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明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此次公报将房地产相关表述置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部分。
10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举措,这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蕴含巨大内需空间。
“这体现了中央对房地产的重视,也为未来房地产锚定了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此目标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好房子’建设、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等均有望出现在即将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
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存量商品房、存量闲置土地的高质量盘活和有效利用预计也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预计“十五五”规划会有更加详细的房地产工作部署。
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债务违约风险出清已在加快推进过程中。尽管部分房企仍面临销售现金流承压、已展期贷款陆续到期、债券集中兑付的情况,要继续关注和防范债务违约风险。但总体上看,新增出险房企的数量已收敛,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有重要进展。
一些房企通过债转股、资产处置等方式成功实现境内、境外债务重组,大幅削债、压降杠杆,恢复资本结构的稳健性。
同时,司法重整进程也加快推进,有的房企通过司法重整有效化解债务、引入投资、推动企业转型。
目前,这些房企风险化解提速将带动整个行业风险出清进程加快、“轻装上阵”,为房企实现持续经营、转型发展赢得了时间窗口,提振了市场信心。
事实上,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中长期趋势性调整,这是在房地产发展阶段从增量为主向增存并重阶段转换的一个供求关系再平衡的过程。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改变,存量房规模已较大,刚需普遍通过购买二手房解决居住问题,而新房则转向满足改善性需求。”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分析指出,控制增量、精细化运营与聚焦核心城市是房企破局关键。
央视记者曾提问,现在人们渐渐对房地产有一个预期,好像它只能是稳,甚至它有可能降。如果这个预期长期存在,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黄汉权对此表示,房地产确实是国民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它关联的行业非常多,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
房地产近几年处于调整时期,从2021年高点调整到现在也有几年时间了,但我们的房地产还是有发展空间的。目前我们的城镇化率,常住人口是67%,户籍人口不到50%。城镇化率提高,意味着还要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到城镇里来,肯定有住房方面的需求。
此外,市场还有改善型需求。过去住房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就说,我的生活达到了一定程度了,我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要更宽敞的、更好的房子。这些都是支撑我们房地产未来的需求。
对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黄汉权认为,这其实导致一部分本来是正常的需求后延了,或者是被抑制。怎么能够通过政策的出台,使得正常的需求能够被释放出来,使房地产的供求回归常态运行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高端市场表现亮眼。
以上海为例,今年上半年已经诞生超25个“日光盘”,其中大多数都是均价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项目,比如绿城潮鸣东方、融创上海壹号院等。
与此同时,1~8月,北京1000万~2000万元总价段新房成交同比增长67%,成都千万元级项目成交同比提升51%,杭州千万元级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27%,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需求释放明显。
“高端需求的成交量总体较为有限,持续释放后或造成一定需求透支压力。”曹晶晶强调,叠加房企产品供应豪宅化趋同,市场竞争加剧,需关注后续市场持续性。
“企业必须更精准地洞察住房需求趋势,才能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曹晶晶表示,随着更多高品质项目入市,消费者在购房时将拥有更丰富、更优质的选择,这也有助于推动市场进入“供给升级—需求改善”良性循环。
来源: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