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新华网
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手段都使出了,消费者是爽了,但“巨头们”的财报,在年底能不能迎来一个“爽”字呢?
早在7月25日,北京物美大卖场就将6家店改成折扣超市,而且也确实卖出了“折扣价”,一盘鸡蛋30个,价格竟然为13.9元,只需花7.8元就可以买到一大瓶容量为950毫升的牛奶。

图源:网络
除了“老牌”转型,专业的折扣超市品牌也不少,如超盒算NB、奥乐齐、乐尔乐、折扣牛、爱折扣等。

图源:网络
现在又有了快乐猴、京东折扣超市也入局了。
零售“巨头们”
纷纷开折扣超市

本以为沃尔玛集团关闭多家沃尔玛大卖场,一心扶持“顶梁柱”山姆会员店,但事实却不是,沃尔玛并没有放弃大卖场。
沃尔玛在深圳开了4家社区折扣店,自有品牌近一半,而且九块九的产品非常多,什么果汁、糕点等,九块九就能带到家里的冰箱。

折扣店成为了现在的零售巨头都心照不宣的商业秘密!
盒马的X会员店已经全被关掉了,但盒马并没有放弃,而是把盒马NB改成超盒算NB,疯狂开新店,截至2025年9月底,超盒算NB的门店数量已经有200多家了。

改名后的“超盒算NB”,不管是品类还是价格,其实跟之前的“盒马NB”没啥两样。
就拿上海青浦万达茂店的“超盒算NB”来说,350g内酯豆腐的价格还是0.79元,950ml鲜牛奶的价格为7.5元,1L的茉莉轻茶价位为4.5元。
另一边,盒马奥莱业务也在疯狂进击,增长速度高达45%。

图源:国际金融报
阿里巴巴、美团、京东这三家企业,如果按线上零售业务的早晚顺序排位:
阿里巴巴优先,其次是京东,最后是美团;2003年,淘宝网成立,2004年1月,京东多媒体网成立,2018年,美团闪购开始有了雏形。
如果按外卖业务的早晚顺序排位,美团优先,其次是阿里,最后是京东;

2013年11月,美团外卖业务正式上线,2018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2025年2月8日京东正式上线外卖业务。
如果按线下实体超市业务的早晚顺序排位,阿里优先,其次京东,最后是美团。
2016年1月阿里巴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盒马鲜生超市,2025年8月16日,京东在河北开了第一家折扣店,2025年8月29日,美团在杭州开了第一家快乐猴折扣超市。
从电商、团购、新零售、即时零售、小时达到现在的折扣超市,这几大巨头真是个个蛋糕切一块。
折扣有两种:
硬折扣和软折扣

虽然都是开折扣店,但折扣分两种,有“硬折扣”和“软折扣”。
“硬折扣”的供应链,一定得是产地直采、源头直发,去掉中间商,产品的logo也是自家品牌,才能把很多成本省下来。
而“软折扣”则不同,多是尾货、断码、临期等的降价产品。
像很多超市常卖的“特价”品,多是纸巾、快过期的生鲜熟食等有限的品类,这些都是“软折扣”。
“硬折扣”是日期新鲜,涵盖的品类多,什么牛奶、洗护用品、米面粮油都比同行要便宜很多。

奥乐齐走的就是“硬折扣”的路线,这条路它已经走了几十年了,如今国内的零售巨头才刚开始试水。
沃尔玛大卖场的商品价格在同行中其实已经算很便宜了,但对比奥乐齐,沃尔玛卖的东西还是很贵。
现在这些学习“奥乐齐”的折扣超市,未来能撑几年还不好说。
就拿“比宜德”来说,这是从奥乐齐离职出来的高管创立的折扣超市,但最后也是以失败收场。

奥乐齐的自有品牌多到吓人,占比高达90%,所以它有低价的底气。
别的超市以某些商品破价、特价吸引顾客连带购买其他东西,但奥乐齐可以做到十件有九件是特价品。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但奥乐齐的回头客很多,而且很多并不是“穷鬼”,毕竟奥乐齐多开在一些社区,“收割”的是上海的“抠门中产”,花小钱办大事。
传统超市得“中产者”得财富,这一点山姆和开市客心里有数。
想要去山姆会员店和开市客超市,需要办理会员卡,山姆的年卡是260元和680元,开市客则是299元一张。
学不来山姆就学奥乐齐

山姆会员店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国内本土零售品牌其实都有在模仿,像永辉超市、胖东来、盒马鲜生等,在开店之前都有去山姆会员店学习。
但奇怪的是,本土超市想要拿捏住中产的钱包,反倒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如今,盒马鲜生已经关闭了国内所有的会员店,永辉超市则“易主”,现在的大股东是名创优品。

图源:TV都市圈
其实,中产客群在消费上的趋向,大多还是“崇洋媚外”。
这一招失败了,现在的本土超市品牌纷纷把重心转移,山姆学不来,那学奥乐齐总可以吧?
所以现在国内的零售行业走出了一场“折扣风”,其实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传统零食市场“鱼龙混杂”,从百货、超市到便利店,都挤满了超多生意人,不管是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有,传统超市则从之前千篇一律到现在极端化发展,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传统商超的毛利率通常在20%-25%之间,而硬折扣的毛利率则一般在10%-15%左右,能支撑硬折扣超市毛利率如此低还能赚到钱的核心是供应链。

奥乐齐虽然比山姆、开市客来华慢,但开店的速度可不慢。
从2019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折扣超市之后,现在已经开了79家了,短短不到7年的时间,开店速度已经远超山姆会员店。
如果奥乐齐只是在上海开店那还好,关键是这个“收割”抠门中产的超市,已经走出上海,往江苏开了第一家店。
奥乐齐被称为折扣超市的“鼻祖”,其也是胖东来超市还没开之前的学习对象。
即便是沃尔玛见了也要礼让三分,毕竟当年在德国零售市场,奥乐齐可是把“沃尔玛大卖场”卷出去了。
毕竟外资零售品牌在中国零售市场闷声发大财的低调品牌,那就是奥乐齐。
2024年硬折扣规模
超2000亿元

山姆会员店卖的东西其实很大份,不大适用于小家庭,而奥乐齐则相反,它的客群是普通白领、打工人、社区老人、小家庭等。
这些客群对价格很敏感,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们甚至还会计算,毕竟一个月省100元,一年就可以省1200元了。

从学山姆甚至要“争夺”国内有限的中产客群,本土超市也是走了一段弯路,山姆会员店连沃尔玛集团都摸索了二十来年,这其中也有运气的成分所在。
21世纪以来,截至2023年,国内达到中等收入的群体就高达4亿人,这其中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外资企业白领等群体,他们的消费开始和普通拉开差距,山姆会员店、奢侈品牌等正中他们的消费欲望。
但其实普通收入的群体更多,而闷声发大财的折扣超市,像奥乐齐这些,反倒没被发现,等到被发现人家已经赚够钱了。

据智研机构公开数据分析得出,2023年,我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79万亿元,预计2025年,该规模将达到2.28万亿元。
据咨询机构尼尔森IQ公开的数据分析得出:
2024年,全球的折扣产品真是在“狂飙”,销售额比起2023年增长了61.1亿美元,而对应的零售渠道的增速为8.2%,这个速度仅次于社交电商和折扣电商。
不过,折扣中的“硬折扣”则没有那么的好赚钱,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大概在1.5%到5%之间,就连零售“巨头”Costco,其“硬折扣”净利率连3%都没达到。
据《2025中国零售行业展望》公开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已经超出了2000亿元!
如此看来,折扣真是一块大蛋糕,而硬折扣的前景更大。
写在最后
硬折扣超市的痛点,出现同质化竞争。

即便如此,硬折扣还是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如供应链的稳定,不是画大饼或靠花里胡哨的营销就能吹出来,这背后是实打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者缺一不可。
以前很多外地网友都在呼喊奥乐齐开到他们的城市,同样也呼喊胖东来,但他们都喜欢呆在‘安逸’的地方。
不是不想赚钱,是时候未到!
现在的胖东来虽然没有走出河南,却曾义务帮扶多家超市,如永辉、家家悦、青海一家亲等,但被帮扶的超市虽有改善,但要达到胖东来高度却没有。
并不是胖东来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胖东来超市卖的是“名声”不是“商品”,产品好、服务好、对员工好、对同行也好。
关键是自身供应链的实力也强,胖东来是综合实力取胜,缺一都不足以成为今日的“胖东来”,而且谁也不能保证盲目扩张后的胖东来能不能跟现阶段一样,所以胖东来不扩张,还曾经缩减过店面的数量。
硬折扣超市也有痛点,那就是同质化竞争太大了,大家都卖的差不多一样的产品,实力一般的短期内就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铁的规律。
来源:品牌观察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