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广州市第5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罗汀现场讲述了驻点广州入境隔离酒店的工作情况。从抗非典到战新冠肺炎,她说:“入境隔离人员的一声声感谢,让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以下内容为罗汀口述) 我叫罗汀,是一名护士,1991年参加工作,曾经先后在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工作,目前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参加2003年非典抗疫,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我和万千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再次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在防控工作初期,我参加由辖区民警、社区干部、社区医院医生组成的“三人工作小组”对湖北来穗人员排查和健康关爱工作。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境外疫情不断升级,为应对境外来穗返穗人员的涌入,天河区储备多家医学隔离观察酒店,全区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酒店的驻点任务。 “走完一圈酒店3小时,不敢多喝水吃东西” 作为社区中心一名护士接到任务立即赶往酒店,我根据防控要求进行环境布局、防护物资准备及医学观察登记和监测表格整理,同时和其他驻点人员一起承担酒店工作人员培训、防控设施设备检查、酒店消杀监督和指导等工作。 某天接到通知,有一辆载着几十位境外来穗返穗人员的大巴在赶往酒店的路上,全部工作人员都立即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彼此检查二级防护是否到位,有序开展登记、测体温、流行病学调查,办理入住,采样名单准备,和驻点医生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接待,并交代入住人员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每天两次的体温监测是作为护士的我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敲开每一间房门,在住着七八十人的酒店楼上楼下走完一圈,需要3个多小时,怕中途上卫生间,浪费防护服,不敢多喝水吃东西,完成体温测量防护服内的汗水让内衣都湿透了。 每一批境外人员都要当天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采样管编码及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地录入,由于采样量大,我和同事一直连续奋战,送样4小时后查询检查结果第一时间送到各住客手上,看到阴性结果的住客会心一笑,相互道声珍重,安心隔离。 “只要隔离人员配合,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些工作要求我必须要细心、耐心,更要有爱心。 3月16日那天陆续送来很多留学生和旅游回家的境外返穗人员,不少人有居家隔离条件,他们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急切盼望着尽快归家,可是按照政策,需要街道派车交接后才能离开回家,如何尽快衔接是一个问题,看着滞留在酒店大堂的人,作为驻点护士,深知人员密集和滞留加上长途跋涉旅行使人们抵抗力下降,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根据境外返穗人员登记情况联系街道转运,帮助他们早点回家。上了转运车的他们再三说谢谢,感谢政府、感谢我们医务人员给他们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的安慰,会好好在家隔离,这一声声感谢,让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某天在酒店测体温,发现有一名游客体温37.3℃,再用水银体温计测37.5℃,伴有发热和轻微咳嗽症状。立即交代对方戴好口罩,不要紧张,我尽快联系好转运车辆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反复告诉他不要担心,认真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旅客由焦虑紧张慢慢放松下来。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被送去定点医院诊治。后来游客还专门打电话到酒店感谢我,当时收到这个信息,心情特别激动、眼泪直在眼圈打转,是开心的泪水。 从抗非典到战新冠肺炎:“为奋战一线自豪” 同飞机有人确诊,需要立即核查座位号,接到CDC通知后,我立即打电话核查,按CDC要求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转运到密接人员健康观察隔离场所。很多突发事情发生,需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要时刻关注旅客的情绪波动。安慰关爱他们,降低防控风险,排除隐患,多个不眠之夜,都是为了疫情的早日结束。 无论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2003年的非典,我都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同事们并肩作战,我为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虽然医务人员非常辛苦、非常危险,但有我们的付出及国家、政府的支持,疫情一定会很快结束,我们静待春暖花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