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房产动态 查看内容

重磅!惠阳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力争2025年GDP破千亿!

2021-4-25 08:58| 发布者: 暮而归

摘要: 日前,惠州市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下达了惠阳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文件指出,到2025年,惠阳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规划显示,要形成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协同的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建设六大产业集群,以及形 ...
日前,惠州市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下达了惠阳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文件指出,到2025年,惠阳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规划显示,要形成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协同的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建设六大产业集群,以及形成一城引领、两区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


文件涵盖秋月湖生态智慧城、南站高铁新城、淡水活力老城、新圩城轨新城四大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各大产业园的基本情况等重点内容。


文件多达94页,房叔摘取文件重点内容,一起来看看:


01.
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协同的产业体系


坚持“制造立区、服务兴区”相结合,聚焦“锻长板、补短板、抓未来”;


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以培育新增长点为目标的健康经济、空港经济、现代农业等三大未来产业,构建“1+1+3”的现代产业体系。


02.
一城引领、两区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

秉承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理念,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一城引领、两区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总体布局;


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速产业集聚。



  一城引领

依托临深发展主城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生”融合发展试验区,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与深圳广泛合作、深度融合,汇聚各类科技产业资源,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城市产业、文旅产业以及健康经济,打造支撑引领惠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区。

重点围绕G228建设,同步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大力度改善园区周边交通微循环、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深入推进产业用地整理、闲置用地盘活、低效用地改造,建设一批现代化产业园区、产业廊道, 提升产业项目综合承载能力,引领全区产业经济跨越发展。


  两区协同

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协调发展区、空港经济协调发展区, 依托交通轴线建设,强化与临深发展主城区联动,加强与东莞、仲恺、惠州湾新城等区域的合作,构建全域组团化、集约化、协同化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惠阳区未来产业增长的战略拓展空间。


—人工智能产业协调发展区依托惠阳(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强化与东莞、仲恺片区协同发展,聚集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创业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下一代移动通信、 绿色智能汽车等,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区域智能制造、 智能服务、智能场景、智能应用、智能治理开放合作发展, 建设智能应用场景,培育智能经济,支撑引领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建设广东重要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空港经济协调发展区依托平潭镇、良井镇、永湖 镇镇街资源优势和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机场和北部门户的综合优势,结合良好的农业农村资源,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和对接,重塑空间 发展布局,重点发展航空服务、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配 套、现代供应链、现代农业等,引领带动乡村振兴特色化精 品化发展,支撑惠州湾产业新城建设。


  多点支撑

以产业平台建设为抓手,按照“产城村人”融合理念来 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强化科学规划引领,推动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配置、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落户、同类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现代化、创新型的专业化或综合性产业平台,打造产业发展集中承载区。


探索“产业园区+ 产业链+创新平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园区为载体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期着重推动惠阳(象岭)智慧 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制造平台建设, 加大推进南站新城综合开发建设促进土地、资金、项目等资源倾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面向中长期发展,及早谋划,规划建设一批发展载体。


1、着力建设六大智造平台:系统规划、错位协同、梯次推进、滚动发展,谋划六大 战略平台,打造智造产业集中承载区。



六大制造平台内容如下: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


发挥三和省级开发区品牌效应,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智 慧安防、下一代移动通信、机器人等,打造成惠阳区首个千亿级高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惠阳区打造“智造高地”核心承载区。


A.基本情况:


园区规划面积 21.33 平方公里(一园四区),计划总投资达 473 亿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编制并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正在编制中。



B.产业发展重点:


构建以智慧物联为特色、以智能硬件为主导、以高技术服务为创新、以配套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生态。 


—智慧物联。重点发展芯片、传感器、无线模组、自 控系统等领域。


—智能硬件。主要发展智慧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照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发展数字经济、物联平台、AI 技术服务、产业金融等领域。 


—配套服务业。主要发展休闲旅游、商务服务和生活 服务等领域。



C.产业空间布局:


构建“一园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包括象岭智慧产业区、智能制造产业区、创新科技产业区、产业升级集聚区等4大片区。 


—象岭智慧产业区。规划面积6.74平方公里,发展智慧安防、下一代移动通信、智慧物联、智能终端等,打造成产业高端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


—智能制造产业区。规划面积0.43平方公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打造集智能装备、环保装置、精密机械等设备产品制造与研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


—创新科技产业区。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打造集创新孵化、科技研发、中试制造、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


—产业升级集聚区。规划面积13.28平方公里,以三和伯恩高新科技公司为依托,促进片区产业转型升级。


D.实施计划:


加快推进区域空间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及项目招商工作,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新引进企业形成产能。积极推进湾东智谷、凯中精密、百家益、普盛旺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华夏顺泽、智微智能、阳天科技、苏州恒铭达、联东 U 谷、维尔 科技、创荣发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现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企业自主升级、引进优质企业合作运营、二级市场股权转让升级等方式, 推动产业升级集聚区逐批转型升级。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为园区争取更多规模和指标,将规模、指标资源向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


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与深圳对接,重点发展智能终端、 智能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示范区。


A.基本情况:


规划面积33.84平方公里(一园三区),正在编制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前期产业规划论证工作。优先发展梅龙湖智能制造片区,计划总投资300亿元,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新标杆、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智能制造新高地。



B.产业发展重点:


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科技等。 —智能装备:主要侧重于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侧重于智能终端、工业云、工业互联网、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 


—金融科技:主要侧重于区块链、科技金融等领域。 


C.产业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三大片区”,主要包括梅龙湖智能制造片区、 新圩金融科技片区、花果金融科技片区。 


—梅龙湖智能制造片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器人、芯片、智能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


—新圩金融科技片区和花果金融科技片区。以金融科技产业为核心,发展智能装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中心及创新基地。


D.实施计划:优先发展梅龙湖智能制造片区,采取“分期规划、分期投资、分期实施”的模式开发建设。 


—推进已有项目开发建设。加快首开区一期工程建设用地 180亩的开发建设,推进和利时集团、飞德利照明科技公司、威洛博机器人公司、肯特智能公司等签约企业项目建设。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滚动发展。加强对接上级部门,积极推进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用地报批,全力保障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惠阳(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


利用仲恺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与仲恺高新区的产业合作和分工;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深度参与“广东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


A.基本情况:

位于镇隆镇西北部,紧邻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 总规划面积约45.77平方公里,净工业用地8.68平方公里, 重点包括龙翔智能制造产业园、源兴电子信息与新能源产业58 园以及镇隆 TOD 产业新城等


B.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电子科技和智能硬件、新能源和新材料,以及 智慧交通、5G 和互联网、机器人零部件和云计算等产业。


C.产业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三大空间载体”,主要包括龙翔智能制造产业园、源兴电子信息与新能源产业园、TOD 综合服务新城。


—龙翔智能制造产业园。总规模18.2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规模3.9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产业。 


—源兴电子信息与新能源产业园。总规模10.90平方 公里,产业用地规模2.6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TOD²综合服务新城。总规模3.56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规模1.08平方公里,依托镇隆站轨道站点的优势,重点发展直播社群、数字创意等产业。


D.实施计划:积极对接仲恺片区产业园规划、惠阳区国土空间规划等,同步开展用地整理和道路建设等工作,加强与仲恺高新区合作,推动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扩容,推动重点项目的落地,积极引进产业上下游企业。 

—完善相关规划,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尽快完成惠阳 (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综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挖潜产业 空间(远期工业扩园规模 2.5 平方公里,近期可落实工业用 地 1 平方公里),引进高质量智能制造企业进驻,并积极争 取上级优惠政策支持。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诺智慧谷数码 城、网新智慧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大产业 上下游的企业引入,推进与区域内企业的协同发展

中韩(惠州)产业园惠阳空港片区


发挥惠阳区位和空港优势,全面落实惠州市空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临空服务、高端制造、大健康、国际贸易、 创意创新产业等,打造临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区。

A.基本情况:

规划总面积约11.46平方公里,其中平潭中部片区7.26平方公里,土地可开发利用面积有一定规模,未来将通过规划调整、土地置换等方式,加快空港高端产业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B.产业发展重点:


推进中韩产业重点领域深度合作,汇聚全球产业高端要素资源,引进以韩国企业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大力发展临空服务、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国际贸易、文化创意等产业, 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空港产业集群。



C.产业空间布局:遵循业态类别聚合互动、分工有序理念,构建创意创新 产业带、国际贸易保税区、高端制造产业园、临空服务产业 园、大健康产业园,形成“一带、一区、三园”的功能区空 间布局。 



—创意创新产业带。沿平潭公路布局文化创意、科技 研发机构、科技服务、专业服务业。 


—国际贸易保税区。吸引中韩外贸进出口加工企业, 重点布局国际贸易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公司的国 际营销功能总部、跨境电商总部。


—高端制造产业园。重点引进航空电子与材料制造企 业。


 —临空服务产业园。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现代物流和航 空服务企业,布局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产业,配套建设金融 保险服务机构、仓储配送和分拨中心。 


—大健康产业园。重点引进智慧医疗器械(材)及相 关设备制造,美容美体、健康理疗、青春恢复、未病防治、 康复养生等健康产业。


D.实施计划:


—完善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征地收储等前期工作。重 点开发建设平潭中部片区东部区域,加快公共交通、公共绿 化、厂房楼宇以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硬环境建设,制定新一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谋划启动韩国专项招商引资工作,打造珠三角一流营商环境。 


—启动平潭中部片区西部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瞄准韩国先进企业和世界500强,加强点对点招商,形成高端企业进驻、高端人才集聚发展态势。实施“增外力、强内 核”行动计划,完善现代化城市附城经济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功能,吸引先进现代服务业进驻,逐步集聚高端产业集群。 


—进一步优化提升园区的功能配套。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与世界空港互联互通特色资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形成高度开放的产业发展格局, 使其成为具有更强集聚力和更大辐射力的粤东空港经济之城。


惠阳(良井)智慧互联科技园


 A.基本情况:位于良井镇,总投资约350亿元,规划用地2.3平方公 里,其中首期意向用地0.3平方公里,依托伯恩集团,通过整合研发、制造等优势资源,打造集下一代移动通信与智能制造基地、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基地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B.产业发展重点:以智能终端为核心,重点发展手机通信芯片、操作系统、 手机新材料研发、整机组装,智能穿戴设备、下一代移动通信设备等产业。


C.实施计划:签署惠阳(良井)智慧互联科技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推进项目落地,积极申报省重点项目工作。按照项目需求分批供地,同时配套建设商业、生活服务设施。


惠阳(洋纳)信息科技产业园


对接惠州南站新城、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打造惠阳区东部产业拓展重要节点,实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A.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洋纳工业园东部和沙田镇西部片区,建设用地规模约11.6平方公里,正对该片区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B.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电子零配件、下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打造集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生产、创新研发、智慧城市等功能于一体的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走廊,争取成为国际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创新先导区。 


C.实施计划:未来通过统筹开发,分步实施,整合提质,发挥联动和协作效应,推进片区内存量产业用地转型升级和未利用产业空间拓展,集聚发展智能制造、下一代移动通信制造、信息服务等产业。 


2、积极谋划一批活力平台:以一流标准推进新城建设,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推进秋月湖生态智慧城、南站高铁新城、淡水活力老城、新圩城轨新城等片区的高水平建设,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活化文旅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活力惠阳”核心承载区。



四大片区内容如下:


秋月湖生态智慧城


 A.基本情况: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片区生态基底良好,土地开发强度较低。落户投产的项目有伯恩光学、华叶家博园等, 已签约的项目有黄金珠宝小镇。区位条件十分优越,随着高速公路出口调整、“丰”字交通轴线建设,区域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B.产业发展重点:以城市组团的视野谋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城市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创意、健康经济等。 


C.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四大产业片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秋月湖智港片区、环湖未来产业集聚片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等4大产业片区。



—秋月湖智港片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聚焦创新研发、会议会展、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区域科创客厅。 


—环湖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数字创意、设计、研发等,积极引入教育资源,优化本地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水平,为本地产业技术人才提供培养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9平方 公里,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云计算等,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 以惠阳地区制造业为基础,通过和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与制造业高端智能化发展。


南站高铁新城


A.基本情况:南站高铁新城位于淡水街道新桥片区,占地面积16.39平方公里,总投资 78.89亿元,是惠州南部门户副中心,是服务惠阳区、大亚湾区和深圳东部地区的惠阳新中心区。


B.产业发展重点:突出总部、研发、设计、服务,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软件和电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供应链、生命健康等产业。

C.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三带一区三核心”空间联结布局,按照“优先布局、集聚发展、适度弹性”原则,积极推进七大板块发展。


“三带一区三核心”:城市服务带、商务服务带、创新 产业带;生态旅游区;高铁商务核心、都市文化休闲核心、 城市商业核心。



“七大板块”:商务总部、软件和电子信息、供应链、 文化创意、都市商贸服务、生命健康、生态旅游休闲等。 



—商务总部板块。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树立现代商务集聚区新典范。 


—软件和电子信息板块。与深圳高端软件服务业协同发展,引入高端创新要素,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供应链板块。集聚供应链的高端管理和创新服务功能,引入供应链龙头企业,整合区域产业上下游资源,加快融入国际分工合作体系,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


—文化创意板块。对标深圳欢乐海岸,华侨城 LOFT 创意产业园,集聚文化创意元素,打造高品质的综合性文化、 休闲、体验中心。 


—都市商贸服务板块。完善配套服务和都市休闲消费 空间,打造繁华都市生活的滨水休闲街区。 


—生命健康板块。依托南站新城中西部自然环境资源,引入生命健康龙头企业,培育尖端的生物医疗技术,为城市提供医疗健康配套服务。 


—生态旅游休闲板块。以亚公顶森林公园为核心,丰富生态旅游休闲功能,成为沿海旅游休闲的重要功能节点。


D.实施计划:—建设基础,改善环境。建成电子商务园区,完成供应链总部与供应链金融基地一期、第三方医学检测中心、生物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可穿戴设备研创中心、惠州南站文化创意园等标志性建筑建设。成立招商引资中心,设立企业引 进与发展基金,吸引深圳龙头企业入驻。 


—引入企业,打造品牌。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完成移动医疗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设计创意节、美食节、电竞大赛等文化活动,实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挂牌。 


—构建生态,引领发展。举办标准化论坛、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承办国际和国家级创意设计、生命健康类展示展览等。加大企业孵化能力,辅导企业包装上市,持续吸引企业落地。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培育产业品牌企业。


淡水活力老城


 A.基本情况:淡水活力老城片区规划范围约为10平方公里,是惠阳中心区传统的商贸中心,既保留有“米街”“大鱼街”“灯笼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同时集聚了各类酒店、娱乐场所商业设施。



B.产业发展重点:依托现有商贸基础,结合未来规划的商圈布局,整合现有的商业街区、酒店、娱乐场所、特色集市等传统商业业态, 积极发展电竞体验、高端消费、商业服务、室内运动、夜间经济等业态,培育金融服务、广告咨询、会计法律、营销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


C.实施计划 :—通过优化文旅资源布局,推动淡水古城复兴、重塑两河四岸休闲文化产业带,树立“客家百楼”围屋品牌,策划多样化节事体验、全方位提升惠阳中心城区文化软实力,打响惠阳区文旅休闲名片。 


—提升商圈发展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 通过“新业态+旧建筑”模式,力推街区转型,导入休闲业态,激发老城活力,构建融合商务休闲、商业购物、特色文化、体验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消费商圈。 


—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大厦,搭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汇集科技创新资源,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 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生产服务。 


—强化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加快推进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区-街道-片区-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优化教育医疗基础配套,完善城市应急管理。


新圩城轨新城


前瞻谋划,充分利用深惠城际轨道建设契机,借鉴日本新横滨高铁枢纽、多摩高铁新城、深圳北站商务区等发达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建设先进经验。


运用TOD开发模式,积极打造新圩站客运枢纽,推进商业、酒店、会议、休闲等设施建设,重点引进商业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专业 服务等产业,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活力的“深惠门户、生态宜居新城”。


03.
集中力量建设六大产业集群

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围绕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关键零部件的创新能力,加强对缺失链条的引进和研发,加快进伯恩智能终端、中诺智能终端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1、产业链分析:智能终端产业包括上游的芯片、传感器、电池、屏幕/ 面板、其他元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中游的移动终端、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企业、智能照明、智能医疗等各类智能终端产品,


以及研发/设计、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系统平台、语音控制和图像技术、解决方案等各类专业服务。



惠阳区主要侧重于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偏弱,产业层级不高。



2、发展建议:

(1)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围绕智能终端、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伯恩、中诺、科信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电子、集成电路、高端元器件等,积极布局云计算、物联网服务等。 


(2)加大创新能力扶持力度:加强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的科研支撑能力,引导科研机 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扶持力度。 


(3)加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检验检测、科技检索、科技服务、教育培训、产品设计等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提供研发、中试及配套化服务。推进企业与深圳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推动行业间技术创新和应34 用创新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4)加大各类资源支持力度:强化部门统筹协调,在建设用地指标、审批程序上对智 能终端项目给予倾斜。


智慧安防产业集群


 依托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千亿级产业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安防各产业链环节研发与生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智慧安防产业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医疗等领域推广应用。


1、产业链分析:智慧安防行业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其中,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光学镜头、传感 器、AI 算法、以及芯片等关键零部件;


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摄像头、门禁、智能锁、对讲机、报警器以及集成系统等安防产品;下游终端应用领域落地到政府、具体行业和居民家庭。



惠阳区智慧安防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安防终端产品、上游零部件制造环节,应用场景比较丰富。


2、发展建议 :


(1)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加快推进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紧密对接深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吸引产业化项目落户,构建“深圳研发+惠阳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加强高清技术、视频结构化技术、安防集成平台技术、 基础技术、高端产品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智慧应用产品,打造大湾区重要的智慧安防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搭建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优势科技服务资源,建立安防行业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3)加大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才发展分类指导。探索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同创建特色专科学院,培养智慧安防专业技术人才。


(4)加大智慧安防产业的应用推广力度:加快智慧安防及相关智能装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以产需匹配为基础,重点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实施一批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形成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在其行业领域 实现有效推广。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和产业资源,加强与广东 (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联动,依托惠阳(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核心关键零部件和人工智能产品,推进人工智能在经济、民生、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1、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有三个核心层:在智能底座方面,主要是新信息技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提供基础的后台保障;

人工智能新基建的技术层,主要有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层面,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交通、便民服务、金融、零售等领域。


惠阳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总体上处于人工智能硬件的周边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发展建议:

(1)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诺电子科技产业园、至精移动终端产业园等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传感器、智能芯片及相关配套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推进智能终端、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消费级终端产品生产制造,逐步拓展到核心关键技术层和智能应用层。

(2)加快协同创新载体建设:持续深入产学研合作,主动对接深圳高科技企业、高校、 科研机构,加强与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联动,搭建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桥梁。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加快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搭建高质量标准数 据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力度,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 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 的集成应用。

空港综合产业集群

 借力建设千万级新干线机场的契机,全面落实惠州市空港经济发展规划,重塑空间发展格局,加强对外交流和对接,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资源,发展港口服务、临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等临空产业,打造临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区。

 1、产业体系分析:空港产业集聚区主要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空港周边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包括空港服务、高端制造、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产业领域。


惠阳区临空产业主要依托惠州机场,主要以空港服务为主,随着千万级新干线机场的建设,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发展建议 :


(1)推进与韩国全方位合作:发挥中韩(惠州)产业园惠阳空港片区优势,全面推进 与韩国各领域合作,重点推进综合性保税区建设,全方位引进高端要素。


加强中韩企业“双创”合作,推动与韩国“未来创造型经济”的有效对接,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国际人才引进制度,提供中韩产业合作国际人才来惠工作签证便利,对急需人才开通绿色引进通道。积极参与、承办、协办中韩经贸合作交流会、博览会,推动会议、展览联动。 


(2)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对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加快机场商业发展, 建立通达、通畅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积极引进航空公司总部集聚以及金融、咨询、培训等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在航空电子、航空零部件等领域组建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


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积极引进大 型航空物流企业、航空货运公司,鼓励民营快递企业组建航空货运公司,大力发展临空冷链物流,完善仓储、运输、中 转、配送、包装和物流加工等航空物流服务功能,推动珠三 角国际快递枢纽站点建设。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更高水平发展需要,依托惠州南站、秋月湖生态智慧城、新圩城轨新城等产业新空间建设, 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

1、产业体系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惠阳区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不足,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总体处于价值链低端。


2、发展建议:


(1)对接和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资源:发挥惠州南站优势,积极推进新圩城轨规划建设,把握深圳东进战略机遇,积极引进供应链管理、金融、信息技术 等龙头企业,鼓励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及研发机构。


(2)汇聚专业技术人才:营造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引进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人才,出台政策解决人才就业、购房、落户、医疗、养 老、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需求,集聚创新人才。 


(3)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持商业转型升级,推动零售业转变和创新经营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第三产业新增长点。引导各物流企业在惠阳区建立粤东片区物流集散中心,独立结算,打造功能完善、辐射范围广、集聚效应明显的深莞惠经济圈物流枢纽。优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规划布局,引导行业适度集中。


(4)加大政府政策资源倾斜:支持产业平台运营商结合工改,引入一批高科技产业 上下游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制造与服务 融合的现代产业园区。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名人名城名果名楼资源优势,把叶挺将军纪念园、淡水老街、惠 阳客家围屋、客侨之乡、生态田园、山河湖泉等旅游资源与文化体验和生态度假的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提供特色文化、 生态、休闲旅居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服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1、产业体系分析: 一般来说,旅游产业是指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 购、娱”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对于惠阳区而言,结合实际情况和特色,总体上可以分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新业态等,具备较好资源条件,取得一定发展,。


但总体上存在公共服务滞后、产品供给失衡等发展瓶颈。



2、发展建议:


(1)加大旅游项目宣传,提升知名度: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传统广告投放、热门娱乐节目投放软广告、塑造“网红”产品等方式集中宣传,成立旅游行业协会统筹惠阳区全域旅游品牌推广,提升惠阳区全域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甚至全球知名品牌。 


(2)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全区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 用,为全区旅游经营主体提供协商合作、信息交流的平台。二是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结合旅游资源分布,合理规划统一的旅游线路。


三是推进“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商 务+旅游”“研学+旅游”“交通+旅游”系统融合计划,积极发展“以商带旅,以旅促商”的新模式。四是结合绿道、 碧道、服务区建设,发展休闲旅游新业态。 


(3)加强招商引资:树立“选商意识”,设定严格的挑选机制,重点引进实力雄厚、有成功案例、品牌名气大、信誉度高、最具契合度的市场合作伙伴,更好助推惠阳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在招商类型上,重点引进高端旅游投资商、健康医疗集团、特色酒店运营集团、大型餐饮服务企业、专业文化传媒运营商、智慧旅游信息技术企业、高端旅游服务企业等。 


(4)完善旅游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便捷的交通体系建设。在机场、高铁、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搭建游客服务中心体系。完善公共交通管理, 完善各景点新能源充电桩、公厕、基础通信设施、购物商店、 服务中心、停车场、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的布置。搭建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全面采集、整合全区涉旅信息,为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5)加快实施一批品牌项目:一是打造以“香港秘密大营救”为核心的红色主题线路, 统筹推进建设项目实施,带动沿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冷杉花海影视基地建设,加强统一规划,整合秋长北部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综合体


三是加快推进“吉他小镇” 建设,建立吉他文化创意园,打造集吉他文化、吉他研发、 创意设计、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大型主题景点。四是活化淡水老街、惠阳客家围屋等资源,充分运用“两山夹一河”的山水空间载体,积极布局电子竞技、文化创意、动漫、演艺、 吉他嘉年华等新业态。


五是打造“山顶村荔枝小镇”,推动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荔枝产业、生态林业、乡村旅游有效 对接,培育镇隆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来源于惠州发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后台联系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