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10月底至今,八成爆发个案集中在幼稚园和小学。有传染病医生提醒,目前感染个案仍处上升阶段,呼吁市民保持个人卫生。 每年5至7月及10至12月,是手足口病高峰期,患者会出现发烧、喉咙痛、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亦会出现皮疹、水泡等。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监测数据,从10月底至上周四,共录得78宗爆发个案,当中八成个案出现在幼儿中心、幼稚园和小学。有幼稚园指已加强清洁,如有爆发会减少集体活动。 荃湾商会朱昌幼稚园校长林翠玲说:“小朋友一直以来进入校园要探热,要去洗手间洗干净手才能进入课室。每周我们会用1比99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小朋友玩具、浸洗玩具,每天我们会恒常用1比99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洗课室桌椅。如果发现有个案出现,我们会深入加强消毒程序,例如每周多次浸洗玩具。” 有传染病专家指,手足口病一般由肠病毒引起,经飞沫传播,潮湿和暖天气会加剧,目前个案仍在上升中,预计到圣诞才会回落。他提醒,如果患者持续高烧要马上求医。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指出:“例如超过了三天,平均都有(发烧)39度以上,还有经常睡觉没有精神,还有你发觉他的颈部有点僵硬,还有四肢都好像乏力,如果你发现他小便排尿比较少的时候,就要尽快去见医生。” 他又指,一般病毒潜伏期3至7天,发病期7至10天,可自行痊愈。 来源:TVB事事关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