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4日,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北方局地降温可超10℃,中东部其余地区晴朗天气持续。此外,25日至27日以及29日前后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气温将频繁波动。
11月23日,冷空气将影响西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4℃至10℃的降温。中东部多地还会持续偏暖,长江以南将普遍接近或超过20℃,部分地区温暖程度堪比常年10月下旬。
25日开始,又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有4℃至8℃降温,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0℃至12℃。这股冷空气过后,29日前后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

中山未来一周天气情况。
至于中山,受冷空气影响,11月25日起,我市气温将逐渐下降,26日至29日,最高气温保持在21-23℃,最低气温将跌至12-13℃。目前,天气持续干燥,我市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仍在生效。
秋冬一到,你是否有这样的养生困惑:一方面皮肤起皮,嘴唇干裂,鼻咽干痒;另一方面又时常身体发沉,觉得浑身不清爽。这可能是岭南秋冬常见的“外燥内湿”。
燥伤常见表现:
• 口干舌燥、皮肤干燥脱屑
• 咽痒干咳、痰少或无痰
• 大便前干后溏、排便不畅
湿重常见表现:
•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
• 饭后困倦、头脸油腻
• 大便黏滞、排便不爽
如果你的身上同时出现了以上湿重和燥伤症状,即可初步判断为“湿燥夹击”,提示脾胃正受湿燥双邪交攻,需及时调理以平衡气机、润燥祛湿。
饮食方面如何调理,中医建议,应注意祛湿与润燥并举,调和脾胃气机。以下两粥、两汤不妨一试。
材料:大米半杯、铁棍山药1根、炒薏米30克、干百合15克。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至粥变得软糯黏稠。关火前加入适量盐或冰糖调味即可。
点评:健脾祛湿,润肺安神。炒薏米祛湿不伤阴,山药兼具健脾与滋阴,百合清润润燥,搭配大米中和性质,既能缓解肤干、口干,又能改善大便黏腻,食材平和易消化,日常食用无负担。
材料:山药30克、小米5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5克南杏仁(或10克干百合)。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浓稠。
点评:陈皮化湿理气,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渗湿安神,小米护胃养阴,此粥祛湿不伤津,健脾不燥热。
材料:瘦肉30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茯苓2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生姜2~3片。
做法:干货材料洗净,稍浸泡;瘦肉切块焯水备用;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调味即可。
点评:健脾祛湿,滋阴润燥,补而不燥,利湿不伤阴。四神(山药、莲子、茯苓、芡实)是岭南健脾祛湿经典组合,尤其适合内湿偏重、外燥较轻(如仅轻微口干)的人群。
材料:猪肺约500克,瘦肉200克,无花果干4~5颗,南杏、北杏各10克,生姜2~3片。
做法:猪肺洗净切块,焯烫3分钟;瘦肉切块,用焯烫1分钟;干无花果泡软,对半切开;南、北杏洗净,浸泡10分钟;蜜枣(或红枣)去核。热锅不放油,将猪肺与几片生姜一起翻炒,至猪肺表面微黄,将其余材料放入汤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润燥止咳,健脾益气,尤其适合外燥症状突出,且内湿较轻的人群。